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已于4月29日全面启动。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时晓莉 《新体育》2014,(4):94-95
青少年代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是衡量人才标准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孩子体测不达标,小胖墩、“玻璃瓶”、“药罐子”、近视眼越来越普遍严重。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各地学校也在摸索尝试。那么,当前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究竟怎样呢?记者来到江苏无锡,走访崇安区具有体育教学特色的中小学校,对当地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改革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健康中国2030”大环境下的“体医融合”是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学科交叉,通过多层设计对体育领域与医疗领域在不同主体方面进行内容融合,相互合作构建成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服务的重要架构。当下我国“体医融合”青少年健康存在应试压力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体医专业标准对青少年健康划分缺乏认同;医院辐射范围难以满足青少年健康需求等现实困难。完善体医学科健康促进判断标准、建立体医双向资质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体医融合”健康促进路径规划,以期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在“体医融合”的学科交互下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4.
“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国家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此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效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阳光体育”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下一代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基于以体育为重要手段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时代需求,对青少年近视防控中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的概念解析、效用表现及潜在机制进行梳理,明确了户外环境与体育锻炼的效用要素及效用归因。结果显示:融合户外活动与体育锻炼的户外体育锻炼,将“户外”与“锻炼”2种效用因素同置于“体育”的微观与宏观场景之中,使环境调控与身体训练在促进青少年近视改善的同时,将环境的嵌入与身体的在场延伸为人对世界的认知与理解,由此确证了户外体育锻炼防控青少年近视的综合效用。未来研究应在内化户外体育锻炼微观与宏观内涵的基础上,依据具身认知的效用机制对青少年健康认知及体育理念进行引导,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保障"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有序开展,对吕梁市两所中学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制约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别是课业负担、学校体育政策、自身运动技能与兴趣、场地、健身指导缺失、家庭条件限制、父母影响。建议学校转变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指导思想,践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足量保障体育课课时,在青少年体育锻炼中引入家庭、社区参与,推动青少年体育健身生活化;政府加大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服务设施的投入,利用供给侧思维调控青少年体育锻炼的资源;各责任主体要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和质量,遵循"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对问题学生进行"专项帮扶"。  相似文献   

7.
有人曾这样描述中国社会群体的体育锻炼现状:“老年人奋起,中年人觉醒,青少年睡觉”。本文旨在对中年人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让中年人这一社会的中坚力量真正觉醒,积极参与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行动中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方法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5年的数据,采用面板分层线性模型考察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影响,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KHB法检验可能存在的中介机制。结果青少年每天的体育锻炼投入时间对其学业表现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效应,每天体育锻炼时间45.6 min对学生文化课平均成绩的提升作用最大;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体育锻炼可通过降低负面情绪、增强同学间的互动、促进同学的积极行为、增强自信心等4种渠道提升青少年学业表现。结论结果支持了前人提出的“积极效应说”,并非体育锻炼时间最多或极力压缩体育锻炼时间对学业表现收益最大,每天坚持合适剂量运动对青少年学业表现的促进效应最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因子、同学积极行为、同学关系、对自己未来的信心是体育锻炼影响学业表现的重要中介机制,青少年BMI、每天睡眠时间等生理健康的中介机制效应未得到统计验证。  相似文献   

9.
苏文玲 《精武》2012,(15):86-87
2007年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通过阳光体育的启动,促进各级各真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固体育饭炼氛围。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     
G806,G804.21 9701801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刊,中,I]/孙中水//安徽体育科技.-1997(1).-69-71 图2 表2(SML)体育锻炼//青少年//生长//发育//影响利用13-17岁中学生的健康卡片及达标资料数据,研究和分析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特别是“突增期”阶段,体育锻炼的影响特别显著.  相似文献   

11.
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昌盛和祖国的富强,心理问题已成为他们健康、成材的一只“拦路虎”。如果不能将这一问题处理好,那直接会影响青少年时期乃至成年后的身心健康发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事在必行。通过体育锻炼的手段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就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Jamie  Hale  黄子麟编译 《网球天地》2010,(12):102-102
长期以来,力量训练对于青少年似乎都是一个禁忌。肯定很多人听过“力量训练妨碍孩子生长”这一说法,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力量训练会对关节有损害。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一条真理,事实上,力量训练的风险甚至要远远小于足球、长跑、短跑、篮球等运动项目。本文要探讨的就是根据针对青少年力量训练的观察和运动科学研究,看看怎样做对孩子们更有益。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是青少年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参加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我国的学校体育应该向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延伸,才能适应终身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要求之一.”其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在此背景下,以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为核心取向的,基于社会生态观的个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健康促进理论为我们建立“三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参与适时、适量、适宜的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成长都极为有利.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如果在炎热的夏季里依然能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青少年的体质、促进健康,还能提高机体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热应激能力,非常有利于青少年阶段的身心发展.但是在炎热的夏季,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如何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从而避免中暑、热疾病等不良反应的产生呢?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构建最小二乘线性(OLS)回归模型、系数集束化分析等方法,分析同伴群体对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影响,结果显示:①青少年体育锻炼中存在很强的同伴效应,该效应约为个体影响的80%,并大大超过家庭、班级和学校的影响;②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是男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最强影响因素,但对女生体育锻炼时间的影响弱于个体、班级和学校效应;③异性好友对青少年、特别是男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提升作用更大,对女生而言,独生子女相对非独生子女的体育锻炼时间显著增加。提出:相关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计划应充分考虑以上因素,通过对同伴群体的干预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营养、环境、卫生、体育锻炼等。而其中最积极而又最容易调控的因素就是体育锻炼。学生阶段是施行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学校体育在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对健康的新认识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为孩子花钱,家长们相当慷慨。据统计显示,全国0至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但体育消费寥寥无几。只有少数家长从孩子的健康出发,为孩子买体育器械、旱冰鞋等体育用品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比如在健身俱乐部健身的人群中,我们很难会发现孩子的身影,不仅如此,在中国普及较好的篮球和足球运动当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北京较受青少年欢迎的东单体育场,很难见到12岁以下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锻炼。众所周知,在中国,老年人才是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热点,但老年人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大都开…  相似文献   

18.
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时间不达标是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滑的重要因素,原因之一是许多人认为参加体育锻炼占用学习时间、拖分数的“后腿”。然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至少花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不会对学业成绩造成负面影响。但目前仍有不少人对这个结论产生怀疑,需要将视野扩展到神经科学领域予以阐明。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对脑形态结构和功能、大脑表观遗传学调控、神经营养因子释放和表达、大脑皮层活动模式、认知功能以及学习相关心理因素产生有益影响,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业表现。研究结论可为“体育能够提升学业成绩”命题的合理性提供有效解释框架,对破解青少年学生“要健康,还是要分数”的两难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体制薄弱问题一直是阻碍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青少年人群中主要存在肥胖问题、近视问题、自信心欠缺问题、身材瘦小(酷似“豆芽菜”)等问题。上一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重点分析了“青少年肥胖现象”,收到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反馈,本期在此基础上与大家共同探讨“青少年近视”问题,并引领大家对体质健康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