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在抗日战争初期曾是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原局的所在地,是新四军二师、四师、五师的发源地和出征地之一。一批批人民子弟兵被派往皖东、豫东、豫南等抗日前线。以竹沟为中心的桐柏山游击根据地,在当时南方八省十四块红色游击区中,地处北端,离中央最近。它又处平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彭雪枫率领新四军四师游击健儿,在开创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中,把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灵活地运用于平原地区,结合黄淮平原的实际作战经验,总结出一整套关于平原游击战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对于指导第四师坚持豫皖苏边平原地区的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四一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继而又对在涡北敌后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第四师发动进攻。我军为顾全大局,遂向淮北津浦路东敌后挺进,六月初与新四军三师九旅会师于洪泽湖畔。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泗灵睢县,就是在四师挺进津浦路东一年以后的一九四二年六月创建的。初建的泗灵睢县,县委书记是李任之同志,县长是吕振球同志。全县辖境仅有原泗宿县划出的刘圩区、四山区和马厂区这三个区,并没有原灵壁、睢县辖地。之所以要由原泗宿县划出三个区以建立新的泗灵睢县,  相似文献   

4.
《黄冈师专学报》编辑部:贵刊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登载有《鄂东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地位》一文。由于作者史料不熟或占有的资料有限,史实和措辞有不准确的地方。现提出两点,共商榷.一,史实有误。其一,文中说:“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李先念重返大别山,率领和指挥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在鄂东等地。一九四○年,王震率领三五九旅一部南下,与五师会合,进一部巩固了鄂东抗日根据地。”这段史实叙述的时间不够准确。一九三九年一月,从延安到达河南竹沟  相似文献   

5.
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由开始的一些小小游击队发展到5万多人的正规部队,英勇抗击了武汉及其外围日寇3个师团、8个旅团的大部或一部及全部伪军,成为鄂豫边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并有力地配合了华北、华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斗争、同时,开辟了东起皖西之宿松、太湖及赣北之彭泽、湖口、瑞昌,西达襄西之宜昌、荆门、当阳,北自豫中之叶县、舞阳,南抵湖南之南县及鄂南之通城、通山,纵横9万多平方公里、拥有38个边区县政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新四军第五师在抗日战争中创立了如此辉煌的业绩,是李先念等五师广大指战员坚决贯彻执行中…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0,(1):15-15
新四军3师7旅19团第4连,这是一个英雄的连队。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八路军总指挥朱德称这个连队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由于在淮北刘老庄战斗中,这个连队的82名官兵全部壮烈殉国,于是被称为“刘老庄连”。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二年,蒋介石以数十万的国民党军队,并在日寇的配合下,全面进攻我豫皖边区彭雪枫将军所创建的皖北抗日根据地。我新四军第四师(原第六支队)从内线转入外线津浦路以东活动。在我军苦战的年代里,我四师特别支部(简称“特支”)领导下的一些同志,奉命打入在这一带的国民党高级军事领导机关及其部队,及时和深入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与兵运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不放弃在国民党部队的随军报纸上写社论和编副刊,来  相似文献   

8.
<正> 淮北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开创的一个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它以新四军第四师为主要军事支柱.其基本地区,位于黄河和陇海路以南,平汉路、黄泛区之东,淮河以北,运河、洪泽湖以西,津浦路两侧.本文所涉及的是津浦路以东即苏皖边区的情况.从根据地经济建没的角度看,它也可以反映淮北地区的概貌.  相似文献   

9.
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于一九四四年秋日寇发动的河南战役后,派出了一支千余人的主力部队向河南敌后发展。在十多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地建立了豫南、豫中七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主力部队扩大到四个团,地方武装也发展到八千多人,一度打通了与华北八路军的联系。这是一个值得充分肯定的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10.
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由开始的一些小小游击队发展到5万多人的正规部队,英勇抗击了武汉及其外围日寇3个师团、8个旅团的大部或一部及全部伪军,成为鄂豫边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并有力地配合了华北、华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1.
竹沟根据地是中原抗日的主阵地和战略支点。抗战初期,在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共河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竹沟根据地利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机遇,独立自主地发展卫生组织,为豫东、豫南等抗日革命根据地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卫生人才,在中原初步建立了抗日革命卫生战线。竹沟根据地卫生战线的创建,对保存革命力量、发展抗战武装、鼓舞抗战士气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38年2月至1940年9月,共产党员谷牧及"112师工委"潜伏在国民党57军112师开展了一系列地下工作,以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发展党的力量,推动57军112师官兵积极投入抗日洪流,促使57军部分官兵向革命军队转变,帮助苏北恢复、重建了地方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摇篮,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诸多新情况,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实处,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是文学人才成长的摇篮。从"五四"时期到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学校园走出了不少优秀作家。近三十年来,武汉大学校园文学活动格外活跃,大批文学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可观的群体。研究这一现象,对了解文学人才成长的规律,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部是我国传统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革命化的发源地和少数民族化的集萃地。西部民族化具有地域性、多样性以及宗教多元性等特征。合理开发利用化资源是西部地区社会主义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应该走在社会前列,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学校的师德建设、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党员干部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技能的摇篮,是高职教育显著的特点和标志。在各项教学基础建设中,实训基地建设既是建设的重点,也是建设的难点。以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背景,阐述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实训基地的功能,并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甘肃陇南是氐族中的重要一支——白马氐的摇篮,在西汉武帝开西南之前为白马氐国的政治中心。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居住在甘肃文县及邻近的四川平武山区的氐族后裔(今称白马藏族)至今完整地保存着氐族文化习俗。尤其是文县白马人傩祭舞蹈三目神面具,则是研究古代氐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对探寻白马氐族的族源、地望及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氐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甘肃陇南是氐族中的重要一支——白马氐的摇篮,在西汉武帝开西南之前为白马氐国的政治中心。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居住在甘肃文县及邻近的四川平武山区的氐族后裔(今称白马藏族)至今完整地保存着氐族文化习俗。尤其是文县白马人傩祭舞蹈三目神面具,则是研究古代氐族历史和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对探寻白马氐族的族源、地望及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五四时期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活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组成部分,与当时人文学者的科学启蒙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