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儒家和谐观     
刘亮 《华夏文化》2006,(2):11-14
在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深层次的结构体系,一种内在的、本质的、一以贯之的精神,一种崇高而又现实的人生理想与社会模式,它就是“和”,或曰“和谐”。儒家把上下内外的高度和谐作为真善美的最高境界、生活的最佳状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儒家和谐观正是一种以正确  相似文献   

2.
庙会作为一种传统民俗的表现形式,是地方性宗教精神、区域特色、生活习惯、人文传承和经济活动等要素融合的产物。目前,庙会民俗在传统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尚未获得应有的挖掘、利用。挖掘和创新庙会的文化内涵,强化庙会的综合文化与经济功能,打造一批大型传统庙会,可为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重要平台,对于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易老和谐思想共以自然为本质,源于万事万物的丰富多彩性,以阴阳和谐为架构,归于道与太极的最高和谐思维。在现实中,易老构造社会和谐思想,以自然和谐为前提,社会和谐在本质上体现自然和谐。当今世界,生存环境日益危机,社会问题越发严重,科学技术难于两全,易老和谐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和自然理念,是挽救人类危机与灾难的有益选项。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一种关系的平衡,是一种关系的有序状态和境界。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画是讲究与探讨和谐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从古到今人类所创建的一切文化,都是引导人类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的一种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样态,应该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文化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启迪了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引导着人类文明的希望和理想。文化是指导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灵魂。人类要进步发展就必须求真崇善、除邪斗恶。我们一是要认识到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二是要遵循"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正确指向,牢记环保使命;三要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具有五千年明史和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里,和平、统一历来是国人为之努力奋斗的大主题,而和谐则是达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桥梁。和谐是一种化。和谐是社会明进步的标志。和谐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保证。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世界经济迅猛发展.化渗透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在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不但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更是国民所需,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7.
周丽 《滇中文化》2007,(1):12-14
广场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一种,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时期涌现的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广场文化活动具有三个要素”,即广场、群众、自娱自乐。其特征是参与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的持久性。广场文化活动强烈地吸引和凝聚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的广大群众,是一项健康向上、有利于社会和谐文明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刘宝才 《华夏文化》2010,(2):13-15,22
<正>《菜根谭》是一本以人生处世为主题的格言式文集。书中的论恩格言,提倡受人恩惠要感恩报恩,给人恩惠不图报答,并认为施恩感恩出于人性中固有的善。这种性善论的恩论与契约论的恩论可以共存互补,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心理基础。一、一本引人向上的格言式文集《菜根谭》的编著者洪应明,明代嘉靖、万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曾经根据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概括指出:“理论自然科学把自己的自然观尽可能地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到了20世纪以后,科学家越来越相信,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自然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不同事物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制约性,是和谐的、对称的。所谓和谐,是指物质过程内部各种差异的部分、要素、因素在协调一致时的一种联系状态或属性。  相似文献   

10.
张余 《文化市场》2007,(1):18-19
随着我国入世的五年将至.经济上的全球化竞争与进入,正在快速地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和策略.强化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制定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和谐机制与政策正越来越被重视。面对走向国际化的进程,近几年在文化市场发展机制上.也正在形成新的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普丽 《滇中文化》2006,(1):14-15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目标,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适时提出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又一次重大深化。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和事业发展要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应该包含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根本选择,这不仅是一种没有战争的状态,还包括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寻求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吸取人类历史和文化中的和平智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把中国文化所孕育的和平价值和理想界定为东方和平主义,中国文化的复兴首先在于它对和平与发展道路的不懈追求,也可以说,从世界和平的意义上来理解,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人类走出战争的藩篱是同步的。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世界意义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文化”就是你、我、他,众人之间有序的和谐关系之体现,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在三五好友休闲的片刻,总之,在有人的地方都必须讲文化。一个社会如果做到文化无处不在,这个社会必然是公正、公平、和谐、有序的。在大城市建设各种博物馆、剧院、电影院,这些固然是文化的主要标志,但这些代替不了文化的方方面面,让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更加值得提倡。人与人交往,要通过语言来沟通思想感情。三朋四友相聚议事,总要有人说话。即或是亲戚朋友们相见,总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在这中间就有文化问题,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讨论文化怎样…  相似文献   

14.
刘畅 《世界文化》2010,(11):4-7
人类社会,分工复杂;人际交往,时有摩擦,摩擦又可演变为冲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冲突是一种人际对立状态,表现为当事双方的不理解、认识错位、不和谐、紧张甚至敌视状态,亦可表现为言语和肢体冲突,形成侵犯和伤害。道歉,则是事发后缓解这种紧张和敌视状态的"润滑剂",是"亡羊补牢"式的心理慰藉。道歉,小可到人际摩擦,大可至军国外交。道歉,凝聚社会万象,也折射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上,引申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并把它作为大学生工作的指导方针,就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明确的定位,实践中也能起到提纲挈领、有的放矢的作用。高校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历史责任。和谐校园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它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累,要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而发展。本文主要想从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和理论视角,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民族深层理念的外在展现;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政治的集中反映。现代的文化.也必须体现现代的需求。弘扬和谐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和理解和谐文化的现代理论内涵.对于我们弘扬和谐文化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杨二奎 《寻根》2010,(2):24-28
<正>说到宗法思想,当今很多人往往以轻蔑或否定的态度对待之。其实,封建宗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产物,它既有使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一面,也有影响社会进步的一面;既有使社会和谐、家族团结、凝聚人心的一面,也有自私、狭隘、排外和禁锢人们思想的一面。但无论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宗法文明、宗法文化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推动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向纵深发展,各国在贸易、环境、安全等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不断加强,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之间和谐共处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时,特别强调了不同文化、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加强对话和加深理解的迫切性,提出要以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的倡议。在构建和谐世界中,语言、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和谐世界离不开语言和谐与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的原则与精义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家庭和谐的实现有赖于家庭美德建设,而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建设必须吸收传统家庭道德的精华,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都是无庸置疑的浅显道理。然而,在人们一方面称赞诸如孝道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又批判其局限性的研究模式中,  相似文献   

20.
杨洪贵 《世界文化》2006,(10):40-41
一个国家的法定纪念日是这个国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日子。对其进行纪念既是对过去的回顾,又是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增进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培育和强化民族或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莫不予以重视。澳大利亚是一个由英国殖民地发展而来的历史并不悠久的国家。现代的澳大利亚始于1788年1月26日英国殖民者登上澳洲。此后殖民者不断扩展,占领了整个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并相继建立起新南维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塔斯马尼亚和西澳六个殖民地。1901年,这六个殖民地联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