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内蒙古的哈德哈勒附近,有一口会模仿歌唱的清泉,每当游人唱一首歌曲,约间隔两分钟,泉眼便引吭高歌,重复一遍、泉水发出的声音和游人所唱毫无二致、恰似录音机。据传,当泉水模仿人们歌唱时,泉水的喷涌量要比停唱休息时大得多,实属天下一奇。  相似文献   

2.
王伟平 《天中学刊》2004,19(4):122-123
模仿是人的本能,艺术教学中存在模仿,声乐教学中也有模仿歌唱,模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模唱能改善发声状态,积累丰富音色形象,积累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方法。但模唱不当会破坏声带健康,阻碍声乐训练的进展。模唱者应用其利,去其弊,发挥模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欣赏一首好的声乐作品,会使人耳目一新、身心愉悦,给人以震撼或鼓舞。学会唱好一首歌曲,对学习声乐的同学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专生在学习歌唱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气息不够,唱高音时声音干涩、苍白无力,正确掌握歌唱的呼吸与发声练习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没有好的呼吸,也没有好的歌唱。一般说来歌唱时的声音没有力度(即声音的穿透力不够)、音色暗淡单薄、高音干涩苍白,都是因为歌唱中的呼吸与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学生最直接接触和聆听的是教师的演唱及课堂上的示范。每一痊具有歌唱示范能力的声乐教师其平时的演唱及课堂上的范唱对学习者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学习者在模仿教师的演唱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自己的先天条件去冷静分析教师的声音并有目的地模仿,绝不能盲目崇拜,不假思索的模仿教师所有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稿源采珠     
江苏朱琦谈默唱就是把歌唱在心里,不出声地唱,它是演唱的一种形式。老师在教会一首歌曲后,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唱得并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歌唱活动最忌讳反复练习,机械学唱,因为这会失去歌唱活动传情达意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孩子只要意识到要反复练唱时,他们好奇好动的天性就会把歌唱降格成无趣无奈的被迫学习,他们会用东倒西歪和东张西望表达自己无声的抗议。  相似文献   

7.
提起“歌唱”一词,很多人认为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事实上,歌唱不仅是很少人的专门职业,它更是全社会大众的一种文化活动,或者是一种娱乐活动,甚至是社会大众的一种政治活动。大家都知道,几乎会说话的人就会唱歌,无论是学唱的,还是听会的,总之,都会唱一、二首歌。随着人们音乐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不断变化,人们的歌唱兴趣越来越广泛,歌唱活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群众性的合唱、小组唱、重唱、独唱音乐会,繁花似锦,全民讴歌。  相似文献   

8.
在歌唱中,音乐浸化着语言,而语言又溶解着音乐。语言的读音与咬字的清晰是歌唱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歌唱时母音唱得好,就能把声音唱的美丽,子音唱得好就能将字唱的生动,使听众理解。  相似文献   

9.
喜欢声乐的人都愿意对听到歌声进行模仿,认为声音模仿得像,音准节奏可以跟唱片里一样,是他们评价歌唱水平的重要标准。如今,很多喜欢声乐的学生都希望到高等音乐院校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以便提高自己的声乐演唱水平。那么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法大概就是“模仿”了。现在的学生由于从小就会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接触不同的音乐,所以模仿能力很强。特别是那些声音条件较好的孩子,在刚刚进行过几堂声乐课的学习之后,就会发出比较明亮高亢的声音。不过他们往往会发现刚开始进步很快,但是唱到后来,如果继续用“模仿”这一学习方法来唱歌,就再也找不到最初学唱时那种美好的感觉了,然后就逐渐对唱歌失去了信心。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一、注重教师的范样作用在唱歌示范时,用幼儿喜欢的声音和能接受的音频范唱,而且尽量清唱,给幼儿一个好的范唱榜样。幼儿在学唱时也会模仿老师,保持轻松、喉部放松,经常这样幼儿就自然形成了良好的发声习惯。  相似文献   

11.
王淑娟 《山东教育》2003,(13):58-59
一、轻声唱是合唱初期训练的重要手段儿童唱歌不像成人那样善于控制声音,天真的儿童歌唱时多数是大喊大叫,而喊叫只会破坏合唱的统一,损坏学生的嗓子。针对这一现实,我就启发孩子们用轻声的方法唱歌,轻声唱是合唱初期训练的重要手段。首先让儿童学会用正确的呼吸轻声歌唱。在轻声唱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充分注意到声音、音准、节奏、乐感的准确,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地歌唱,然后引导孩子们在优美的意境中以情带声,体会声音运用的感觉,以唱得轻松自然流畅为好,同时培养运用正确的呼吸进行歌唱的良好习惯。在训练中尽量少用g1以下的音,应努力把声…  相似文献   

12.
模仿歌唱是歌唱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是综合知识结构的大融合,是一套较为科学的歌唱体系,只要歌唱者善于科学的加以应用,最终会产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师要求学生读文想像,体验情感。)师:同学们,听,大叶杨唱歌了(读第一小节):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刮风时唱得欢快,哗啦啦!哗啦啦!(用欢快的语调)下雨时唱得响亮。生:(受到暗示,齐声朗诵)哗啦啦!哗啦啦!(声音响亮。)师: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生:(齐)哗啦啦,哗啦啦。(声音很轻,渲染了一种情境。)师:我就是一棵大叶杨,把歌唱给学步的小宝宝:(拍手)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慢点跑,蝴蝶飞,别摔倒。(学生们笑了。师继续拍手,示意学生模仿着编唱出杨树的歌。)生: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别跑远,蝴蝶的家…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不少青年男女沉湎于“卡拉OK”,歌唱时模仿某些摇滚歌星,声嘶力竭地唱“劲歌”;有的一曲接一曲地放声歌唱,好像搞个人独唱晚会似的,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一时的痛快引来的却是:咽喉发干、灼痛,声带粘膜充血、水肿,声音嘶哑,重者声带血管破裂、生疮,发生轻度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5.
歌唱课中,教师一般会安排以学习一首歌曲为这堂课的主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教师将组织展开一系列的导入、练习甚至欣赏、演唱等等活动。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突出歌唱课的重点,解决难点?笔者的体会是:一、重点要"着重"歌唱教学中,一般会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唱准音调,准确把握旋律,有感情地唱好歌曲。如果定下了歌曲教学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最合理地把时间用到这里。  相似文献   

16.
王璐 《儿童音乐》2012,(1):52-53
初中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嗓音处于童声到成年的变声期。变声期是人体生理变化的正常反应,喉咙有暂时性的充血,分泌物过多,声带闭合差等现象出现。因此,变声期的歌唱教学,一定要注意方法。课标对初中阶段唱歌课的要求是: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会歌曲,积极参与表演,而对引领学生如何演唱却关注极少,因此,初中学生虽爱唱歌,但不会"歌唱"。学生喜欢唱一些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唱课本上的歌曲,他们用稚嫩的声音模仿明星们,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这种心态与状态非常危险,教师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作者通过总结这几年在初中唱歌课中的教学实践,试图构造一种新的唱歌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长期的歌唱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歌唱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促进作品的艺术表现,消极的歌唱心理会影响我们的歌唱状态,影响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调整歌唱的心理状态,是唱好歌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专家吴斌先生提出了“唱会歌,会唱歌,唱好歌”的课堂改革要求。歌唱教学虽不是音乐教学的全部,却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生歌唱中的音准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的音乐教师。没有音准就没有完整的歌唱,没有完整的歌唱就没有音乐的情感表达.所以音准是音乐教学的首要问题与重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一直在反思歌唱教学。现行的音乐歌唱教学已除去了往日的花哨,教师们从视唱歌谱开始歌唱教学,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歌曲。但在课堂上我发现学生歌唱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他们只是唱会了旋律,并没有用心歌  相似文献   

20.
歌唱的时候,喉头应该处于什么位置?能不能移动?这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意见,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认为在歌唱时喉头是自然地随着声音的升降而上下移动;一类是认为在歌唱时喉头应与声音的升降作反向移动,即声音升高喉头降低,声音降低喉头升高。一、反向移动论当歌唱者模仿或唱出一个男低音或女低音的时候,把手放在喉头外面,可以觉察到喉头是大大下降了,胸腔感到强烈的振动。还有,如果唱低音时,喉头是从一边向另一边摆动,脊骨被喉头所激起的抖动也是可感触到的,在这种抖动中,喉头的脊骨发生了接触c通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