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4)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光学中考题分类统计二、光学中考题特点分析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以上20份有代表性的课改区中考物理试卷的基础上,发现与“光学”相关的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光学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4)知道波长、频…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②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③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4)通过探究,了解透镜对光具有会聚(或发散)作用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光学黑箱问题在物理竞赛及中考中时常出现 ,为广大师生所关注 .1 解决光学黑箱问题首先要搞清以下两个问题(1)中学阶段所接触的光学元件 (玻璃镜子 )有五种 :平面镜、凸镜、凹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前三种都是面镜 ,遵从光的反射规律 ;后两种为透镜 ,遵从光的折射规律 .光线不能穿透面镜 ,而被反射回来 ;但是 ,光线要穿过透镜 .(2 )五种玻璃镜子对光线的作用 :平面镜 :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凹透镜和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凹镜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 光学黑箱问题题型浅析2 .1 要求填一只光学…  相似文献   

6.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初中物理光学教学的难点 ,它容易跟面镜对光的作用相混淆 .怎样让学生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呢 ?一、做好演示实验 ,建立感性认识先让学生触摸凸透镜、凹透镜 ,了解到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接着将凸透镜、凹透镜先后放在划有三道窄缝的纸盒里 ,然后把窄缝对着投影仪发出的光 (可近似看做平行光 ) ,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一点 ,而通过凹透镜后发散 .接着 ,将光路图画在黑板上 ,再讨论焦点、焦距等概念 .二、理论探讨 ,加强理性认识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会聚和发散作用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重要光学性质.那么,什么是会聚和发散作用呢?会聚和发散作用如何判断?这些问题在课本中未曾说明,现在此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在学习《光学》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凸透镜成像规律难以掌握.例如,不能准确地判断物距在什么范围所成像是放大的,又在什么范围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的倒立或正立决定于什么因素?像的虚、实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了让同学们对凸透镜的光学性质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下面通过作图、列夫及有关统习,对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及其成像规律作阐述.一、凸进销的光学性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一来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它将会聚于一点.如图1所示,该点。。I焦点.用字母F表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用字…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阶段学习了透镜的定义及其透镜的性质 ,其中主要学习透镜中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对于怎样区别在光路图中应填上何种类型的的透镜 ,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 ,应从它的定义及其性质入手。一、凸透镜的性质有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会聚于焦点 (或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 ,一定平行主光轴。二、凹透镜的性质 :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 ,但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或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所以根据它们各自的性质 ,就很易区分。例 在下列光路图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相似文献   

10.
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怎样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呢?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与使光线变为会聚光线,发散光线的含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透镜"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现行教材对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求较高,难度较大."透镜"相关内容如何复习?笔者认为,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理解并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努力做到精讲精练是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正确求解习题的关键.一、理解凸、凹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正确处理相关习题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凸、凹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先让学生完成图1(a)、(b)中光经三棱镜后的折  相似文献   

12.
一、命题趋势在近几年中考中,涉及的考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对光线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3)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对于凸透镜来说,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又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如影响科学发展的望远镜与显微镜等内容,影响国民素质的眼睛视力问题,都必须适当关注.二、试题讲析例1如图1所示,请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讲析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将入射光线用虚线延长,其延长线与折射光线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就可以知道此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所要填的透镜为凸透镜.可见,…  相似文献   

13.
"透镜"是初中光学知识的重点内容,现行教材就透镜成像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要求较高,难度较大,"透镜"如何复习?笔者以为正确理解凸、凹透镜的会聚与发散;牢记凸透镜成象的特点及应用;突出知识点的探索和归纳,把握好成象的共同规律;注重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精讲精练是灵活掌握知识正确求解习题的关键.一、理解凸、凹透镜的会聚与发散,正确处理好相关习题1.正确理解凸、凹透镜的会聚与发散先让学生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完成图1中光经三棱镜折射的  相似文献   

14.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这在学生认知上已成共识 ,但在学生做练习题时往往事与愿违 ,常出差错。原因是学生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与会聚作用”、“光线发生了发散或会聚”、“光线是发散或会聚光线”三个概念认识不透、不能区别。如下例问题 :根据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情况如图 a、b、c所示 ,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透镜。  对于图 a,学生往往会因为折射光线会聚在 A点而填上凸透镜 ,然而此题的正确答案应填凹透镜。本例就属于“光线发生了发散”的问题。理由是假设入射光线没有经过任何…  相似文献   

15.
数和数的运算A 数的概念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1 想一想 ,说一说。( 1)自然数、分数、小数的意义各是什么 ?( 2 )什么叫百分数 ?它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 3)什么叫有限小数 ?什么叫循环小数 ?( 4)什么叫做整除 ?它和除尽有什么区别 ?( 5 )什么叫做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 ?( 6 )什么叫做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 7)什么是偶数、奇数、质数、合数 ?( 8)质数、质因数、互质数有什么区别 ?( 9)能被 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各是什么 ?( 10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性质各是什么 ?( 11)小数点位置移动 ,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2 基…  相似文献   

16.
第一节透镜凸透镜成像 [课标要求] 1.认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二、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1.灵活运用透镜的相关概念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透镜中有三条特殊光线.这些都是需要牢牢掌握的,是解题的基础.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采用下面的方法记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理科》2007,(9):9-15,55
三、考点分析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凹、凸透镜的判别,凸透镜焦点的确定及焦距的测量;(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运用[会作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光心、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并借助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复习课练习题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五种。1.延展法。即以某一知识为起点,把与其联系着的知识延续伸展开来,使某一方面知识的全部内容分层次、有过陧、系统化的呈现出来。这一系列题目,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线索,提纲挈领地复习数学知识。例如,复习“比的意义和性质”,上课伊始,要求学生回答问题:(1)什么叫做比?(2)什么叫做比值?(3)比的基本性质怎样?(4)怎样化简比?它与求比值有何区别?(5)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怎样?无须提供别的复习材料,学生就能抓住这部分知识的主要内容,实现知识的整理、归纳。 2.变换法。所谓变换法,就是扩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交换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复习题组可以帮助学生认清题目结构,把握前后连贯、纵向引伸的知识脉络,达到系统复习之目的。例如,复习工程问题应用题时,先让学生解答基本题:一项工程,甲  相似文献   

20.
高考物理在几何光学部分已经降低了对透镜公式的定量考察,则透镜成像作图法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为提醒高三学生的注意,特总结如下: 一、理解透镜对光路的控制作用:熟练掌握画光路图的方法及作图规则,理解同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后必相交(或反向延长线相交)于同一点(即像点),是掌握成像作图法的基础. 二、透镇的性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我们说的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及凹透镜有发散作用均指的是用光密介质(如用玻璃)做成放在光疏介质(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