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何谓"同化教科书"?笔者以为,同化教科书,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表现在认知、智慧层面,教师要把握教科书的内蕴;其二,表现在人格、心灵层面,教师要认同教科书所承载的主流价值观。一、同化教科书的必要性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同化教科书"呢?教育学原理指出:教师、学生  相似文献   

2.
黄向国 《考试周刊》2014,(19):173-173
<正>人们赞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那班主任如何当好名副其实的工程师,完成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伟大使命呢?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经历,使我深深地懂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光靠一张嘴,天天唠叨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完美人格形象,形成班主任较强的人格力量,以自身的人格形象和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这是我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的体会。一、班主任高尚的人格形象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为师之道,品行为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的人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中国教师》2011,(5):1-1
<正>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师应该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具有教育智慧的学者,成为人格修养的楷模。如果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光辉之处就在于教师可以照亮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师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是作者、教师和学生三者沟通感情的过程,三者感情融为一体是激起学生内心求知欲,主动探究、感悟祖国语言文字,从而获得情感共鸣的捷径,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关键.情感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情感语文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诗化语文.这样的语文,需要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情感基调;在以情动情的引导下,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精髓,积蓄情感;在学生感情升华后,延情至课外阅读,移情于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5.
从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道德修养首先 ,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 ,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 ,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 ,因而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其次 ,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师是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 ,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 ,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 ,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古人云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第三 ,道德影响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 ,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傅开举 《班主任》2002,(5):16-16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个新世纪的新型教师,不仅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师心慈教师是塑造灵魂的长者,闻道在先者,并非居高临下的圣人。教师只有以慈母般的心灵,尊重学生人格,建立起平等、和谐、坦  相似文献   

7.
王爱军 《成才之路》2012,(11):22-22
正教师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传承与传授者,是人格的楷模,是学生们在人生的大海中航行的"灯塔"。因此,作为教师的我,每时每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作为自己的为师之道的标准来提醒自己。以身示教、无私奉献、以德立教,用高尚的师德为每一颗清纯的心灵的塑造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时刻谨记德育为先。一、用无尽的师爱,去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师爱是每位教师应该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职责。无尽的  相似文献   

8.
何会玲 《宁夏教育》2012,(7):104-104
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再恰当不过了。工程师是智慧的体现,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智慧的化身。而教育同样需要智慧。教育的根本就在于用智慧使学生形成高尚人格,用智慧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光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应该用真挚纯洁的"师爱"为学生编织并支撑起心灵依靠的保护伞,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关爱与宽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当组织全班学生集体活动时,是一位指挥官;当学生犯错误对其进行开导时,是一位贴心的朋友;当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教师职业特点看教师素质的修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道德修养 首先,教师是社会道德的代言人,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道德“成熟者”。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及道德尚未成熟,因而是道德规范的接受者、被熏陶者。其次,劳动手段的特殊性。教师的劳动最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教师是以自己的心灵去碰撞学生的心灵,以自己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以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所以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作为光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应该用自己真挚纯洁的"师爱"为学生编织并支撑起心灵依靠的保护伞,给  相似文献   

12.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苗承秀 《甘肃教育》2014,(17):24-24
正所谓"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说的就是教师唯有用自己高尚的灵魂才能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是爱与被爱的回应。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要有严而有度的民主之心在现实的教育中,有的教师将成绩好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  相似文献   

14.
谢玉梅 《中国教师》2013,(12):79-80
<正>"师爱"既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又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还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师爱"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没有"师爱",教育就无从谈起;没有"师爱",就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师爱"蕴含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感情"的引导者。在教育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老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教师的工作,应该像蜜蜂,需要博采众长,需要不断汲取书籍的营养,来增长智慧,丰富灵魂。唯其如此,才能成为学业之师,德之典范;才能成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格楷模。  相似文献   

16.
胖永霞 《成才之路》2014,(14):23-23
正人之为人,如果没有人文素养,则与动物无异。教师唯一的也是终极的使命就是提升人的素养。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机构,教育是提升人性的过程。那么,教师呢?教师是点拨学生人生智慧的"灵魂之师",是一种以"心灵召唤心灵"、以"生命点燃生命"的光辉职业。只有"人"才能培养"人",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具备更深层次的"关于人"的知识及"人所以为人"的精神内涵,才能行人文教化之功,育全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再恰当不过了。工程师是智慧的体现,灵魂的工程师更是智慧的化身。而教育同样需要智慧。教育的根本就在于用智慧使学生形成高尚人格,用智慧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教师节的早晨,我刚打开手机,祝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无痕,贵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贵在以思想孕育思想、以灵魂唤醒灵魂、以情怀陶冶情怀、以智慧培育智慧,于无形之中造就学生、成就教师、提升学校。但"无形"不等于"无为",教育是有意识的培养活动,教育必须"有为",借助合适的载体充实学生的知识行囊,并以知识武装学生的体魄、情感、智慧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南京市建邺实验小学创建于2010年9月,虽然是一所新建校,但在建邺区教育局的全力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林红英 《青海教育》2011,(11):48-48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是学生发展之根本。每位学生都有被肯定、被重视、被激励的期待、愿望和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相似文献   

20.
<正>"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呢?"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