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应当把教学当作自己的生活,这是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主要的存在空间,教师是学生主要的社会交往对象,因此,教学虽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但学生在上学阶段主要过的是教学生活。所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2.
教师应当把教学当作自己的生活,这是当前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他们主要的存在空间,教师是学生主要的社会交往对象,因此,教学虽然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但学生在上学阶段主要过的是教学生活。所以,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3.
我们大多数人对高中思想政治的印象是抽象、枯燥、乏味。其实,自新课改以来一直强调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感受学生生活,教师也一直在做,但现状是,教师总认为自己已经联系生活,而学生却认为教师很少联系生活。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指出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数学知识乏味无兴趣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是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当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返潮的现象严重。学生除了学校开设的课程要必学外,课外的补习也热火。学生整天在教室里、家庭里周而复始地来回移动,连一些起码的生活常识不知道,导致学生生活世界的异化。最近许多学者呼吁教育要回归生活,但回归的是书本的生活知识,而不是本真的生活经验。本文就是从学生生活世界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教育回归本真生活世界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理解与教育意义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教育作为人类有意义的活动,在整体上是怎样与学生的生活和人生发生意义关联的?教育是怎样与学生沟通的? 接受教育虽然是属于学生的人生过程中的,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总是有距离的,教育意义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经验总是有距离的。正是这种距离保证了教育对学生生活的  相似文献   

7.
作文应是对生活的反映,是个体思想情感的体现。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可我们的学生写出的作文却往往是千篇一律。究其原因,受班级授课教学的制约,学生积累不够丰富,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不强,而缺乏个性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就应重视个性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感到写作文非常困难,渐渐地对作文产生了惧怕心理。其实,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但小学生因为生活  相似文献   

9.
不少学生感到作文没材料写,作文写了多年但是提高甚少。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学生缺乏生活。但学生本来就在生活之中,怎么会缺乏生活呢?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当然,现在学生日常活动大多局限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生活确实单调,但就是学校和家庭两个点也该有多少事情可以写啊。  相似文献   

10.
张闽 《教育》2010,(7):36-37
对于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而言,学生考试失败即意味着生活可能就失败了。但对于素质教育而言,考试可能会失败,但生活不会失败——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生活,而不是仅盯着眼前分数的教育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1.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本质联系。让德育回归生活,回归教育的本质,是当前我们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要对学生实施生活德育,促进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以不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一、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感悟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新课程把经济常识的提法改为经济生活,体现了对生活的关注。面对新课程,教师教学需要根据新课程的呈现特点转变教学方式,即让生活走进课堂。有人也许会说:以往我们上课时也引用生活中的事例,也是在关注生活。但这种看似关注生活的教学,更多的仅仅是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印证教材中的知识、观点是正确的,常常不可避免地以成人的世界来取代学生的世界,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成为一种强加给学生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工作是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方法多种多样,但爱心是管理学生的基础,用爱心去关爱学生能改变学生对生活与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生活是"写真话,吐真情"的基础,习作是学生喜怒哀乐畅所欲言的殿堂。但一提到习作,很多学生就头痛。究其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导致小学生习作出现了"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把习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入手,指导小学生的习作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语文的原型和资源,语文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离开语文将黯然失色,语文离开生活将枯燥无味。随着课改的深入.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生生活,已成为诸多教师的共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在不少语文课堂上,生活引进不少.但生活与学生语文学习的联系不紧,显得不伦不类:语文活动开展不少。但活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向不明,显得就事论事。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16.
白炽灯的灯丝烧断现象是生活中的常见物理现象,是贴近学生生活、激法学生兴趣的好题材。在教材和教学中虽有所涉及,但不够全面和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一、联系生活,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但它们与生活实际都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必须联系生活,使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到数学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18.
杨梅 《学周刊C版》2010,(9):176-176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但现行德育的困境在于与生活疏离。职业高中英语课程的德育教育要想走出困境则需做到:关注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德性,把学生带进生活,发展学生个性,发掘课程德育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鼓励小学生习作要表达生活,但现实的状况是他们的生活圈子是两点一线式的:家庭与学校。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写出的作文没有新意、生活气息、童趣。这种状况令语文老师们很无奈。如何让学生的习作融入生活?一、尊重学生,感知生活小学生习作内容缺少生活气息,行文空洞无物,见闻简单,素材匮乏,缺少真情流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不能只停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隔岸观火",一种是"身临其境"。"隔岸观火"具体表现是:说的都是真实的事,但那都是别人的事,因为与自己不相干,所以学生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