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婷婷 《海南教育》2014,(16):53-5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见,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让学生能自然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从中提升言语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韩莉亚 《学子》2013,(9):24-24
茅盾曾经说过:"仿写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仿写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结合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仿写——对于作文刚入门的小学生尤其重要,是让学生从扶着"走路"到自己"走路"很好的过渡方法。仿写基于"儿童性"。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经历着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此时"模仿性"也最强。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将教材中典型片段与习作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降低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保证学生习作时兴趣的高涨。借仿写搭建桥梁。学生刚从低段的听话、写话过渡到写句成段,往往在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即使有话可写也无表达方法,而仿写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莉亚 《学子》2013,(11):24
茅盾曾经说过:"仿写可以说是创作的第一步,仿写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结合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仿写——对于作文刚入门的小学生尤其重要,是让学生从扶着"走路"到自己"走路"很好的过渡方法。仿写基于"儿童性"。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经历着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此时"模仿性"也最强。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将教材中典型片段与习作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利于降低学生习作的畏难情绪,保证学生习作时兴趣的高涨。借仿写搭建桥梁。学生刚从低段的听话、写话过渡到写句成段,往往在写作文时无话可写,即使有话可写也无表达方法,而仿写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照”之: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  相似文献   

5.
●“照”之: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嫉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  相似文献   

7.
“照葫芦画瓢”一词源于宋·魏泰《东轩笔录》中的“依样画葫芦”,用来比喻照现成的样子模仿,没有新意。姑且不说该词的褒贬,但不可否定,“照葫芦画瓢”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是信息和知识的一种迁移形式。目前在化学考试中少不了对此项的考查,有时在一份试卷中还会出现多次,往往以信息题的形式为主,不同的信息迁移题所考查的能力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途径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对课文叙述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黄晓梅 《教师》2012,(33):59-59
《青蛙看海》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这在小青蛙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只松鼠启发、鼓励了它,并且引领着青蛙跟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们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篇幅短小,但用字精炼,表意丰富,在学习时引导学生采用"替换"的方式,加以品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味作品的精妙之处,最终达到把这种语言形式"吸收内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赵则玲 《现代语文》2009,(9):133-133
时下,正是“创新”一词“摩登”的时代,再提“照葫芦画瓢”实在是不合时宜。更何况,人们对于“照葫芦画瓢”的模仿人都没有好印象,“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等等这些词语的存在就是明证。或许是受了这些词语的感染,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对于仿写这种方式,有人轻视,有人忽视。然而,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仿写训练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此不能忽视,更不能轻视,而应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高考一直强调考场优秀记叙文的写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可以学习的经典范本较少,而实际上依"葫芦"才能画"瓢",经典的名家名篇阅读对写作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使得挑选合适的文本进行有效点拨变得尤为重要。我这里所说的名家名篇更倾向于篇幅短小的散文小说作品。我们都知道作文不仅是表达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过程。离开了阅读与积累,很多的技术指导都是做的无用功。可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阅读离开指导,对写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来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亲近文本,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每位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兴趣。下面就《乌鸦喝水》这篇课文,谈谈如何进行朗读训练。 《乌鸦喝水》是篇看图学文。课文故事性强,富有儿童情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愿读、乐读,老师适时加以点拨,学生朗读水平定会逐步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文性尽管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是进行贴标签式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它追求的是无痕的、潜移默化的效果,是跟听说读写训练融为一体的。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感染与启迪。  相似文献   

16.
“情境说话”是 S 版三年级教材中出现的一种新品种,它实际上就是本册的说话教材。“情境说话”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实际的需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第五册教材主要进行“送别”“劝告”“转告”等项目的训练。每篇教材由“例话”“提示”及“练习”组成。“例话”前面是个引子,实际是引起说话的“话题”,它创设了某一种说话的情境,起到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作用。“例话”是教材为学生提供的一则说话实例,它符合“话题”规定的情境和题材,同时根据本次说话的重点训练要求编写。“提示”是说话的指导,它以简明扼  相似文献   

17.
《爬天都峰》篇幅短小,结构严谨,线条明快.我在教学中重点进行读和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一、在朗读的指导上下功夫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中的录音,初步定下课文朗读的基调,学习各段课文时,再加以指导.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指导学生读出天都峰的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教师先范读,指导学生读好“啊”、“哩”’两个语气词,读出惊叹的语气.指导学生读天都峰陡的一句,“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我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看在飞机上拍摄的天都峰,陡峭而险峻.此时再让学生读,学生读出了“笔陡”、“挂”的感觉,“发颤”一词读得声音都发抖了.  相似文献   

18.
《归类识字》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篇幅,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又显得枯燥无味。如何使枯燥无味的“归类识字”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呢?我在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方面运用常见的“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我注重在“男女生对读”、“比较朗读”、“小老师带读”等方面加以尝试。   男女生对读法。在教学以反义词归类识字的课文时,我采用男女生对读法。把男女生分为两组,开展竞赛,进行对答式对读。如“新”对“旧”组字词,男生问“新对什么”,女生答“新对旧”。这种读法不仅促使学…  相似文献   

19.
师:来,同学们,和它们一起跳。(动画显示:青蛙和松鼠一起跳台阶。)师:加油。同学们,继续跳,不要停。看,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音乐动画骤停,学生实在是累了,都喘着气停了下来。)师:同学们,你们感觉怎样?生:太渴了,能喝点水那该多好啊。生:累死了,我气都喘不过来了。师:太辛苦了。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生:(大声)不行。师:为什么呀?生:回去?那不是离山顶更远了吗?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生:回去的话,就是半途而废,就永远也看不到大海了。生: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大海。怎能无功而返!生:就像我跑400米,跑到一半时,累极了,很想休息一下…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这是我在磨这堂课时问自己最多的问题。从一开始的只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到后来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我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和提升,真正做到让学生有所习得,有所收获。结合本次公开课,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感悟较深的几点。一、对话朗读教学《青蛙看海》这篇课文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篇幅较长,特别是对话较多。怎样使学生学得明白又不显得拖沓?在教学时,采用了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