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新时代,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正面临着极大困难与挑战。积极引导师范类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成为特定时代背景下解决师范生就业难的最佳途径。因此,通过对师范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发展的必要性及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于激励师范类大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其创新精神,鼓舞其创业勇气,提高其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师范类大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丁伟民 《考试周刊》2010,(15):203-204
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基本条件.创业素质包括创造性思维素质、经济与管理素质、法律意识和素质及修养与心理素质等。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途径: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和突破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公益创业有利于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培育科学认识不足、专业教育不够、社会资源驱动不及等问题,高校既要依托校院两级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公益型学生社团开展公益创业活动,又要完善公益创业教育机制,更要整合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知公益创业、参与公益创业。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个性特征、创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经验证,该模型假设的理论模型与观测数据有很高的拟合度,具备素质测评、定位培养、素质强化和差异比较等方面的功能。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路径,一是科学认识创业教育的作用;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三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四是构建多元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育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以及创业环境和条件的支撑.对于要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必须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优秀的创业品质、良好的创业心理、很强的创业能力以及扎实的创业知识.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相似文献   

6.
刘晓旭 《教师》2022,(33):96-9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态势。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其为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应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奠定基础。然而,目前高等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将在阐述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内涵与时代意义的基础上,总结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有效路径,以期引领大学生掌握就业的规则与方法,切实提升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一些高校招生计划也在不断的扩张当中,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而很多高材生自信满满的进入了社会以为有更好的工作,可是社会发展与就业现状导致普通大学生和高材生面临失业,我们必须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进行重视。目前大学生的创新环境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意识不强,缺乏高校的师资力量,实践能力也比较单薄,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创新难题,加强创新师资队伍进,培养大量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这可以让大学生走向创业就业道路更加顺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放大学生的录取门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这对于我国提高国民素质非常有利。但与此同时,高校大学毕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社会竞争压力日趋增大,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日益严峻。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究其原因,高校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力度不够成为问题的根结所在。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多变、快变、迭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继续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创业精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明确宗旨、创新起点、培养方式、价值导向和支持条件等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首先,创新源于提问,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要从敢于质疑、大胆想象的思维突破开始;其次,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需要着力推行崇商重义的价值观念,积极创设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最后,还要从实践引导、四轮驱动的支持体系入手,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强大合力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主动适应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实要求。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并不断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注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能力的路径,以期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从构建教育体系、融合专创课程、突出个性帮扶、强化师资联动、外部资源协同等方面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难题,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缓解这一难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教学工作的重点。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的意义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才能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当前高校音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存在着创新意识淡薄、帮扶力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学科体系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创业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创业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卓越的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应用型高校需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心理指导,深化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助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心理角度探查了女性学生党员创业心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女性学生占比较大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女性大学生创业心理,分析了影响女性大学生党员创业的心理因素之后,建议通过构建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创业心理素质,开展创业实践体验活动等途径来帮助大学生做好创业准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而且,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要使命,应不断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努力,同时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会提升自身的经济收入。当然,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需要高校的支持,更需要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越的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17.
18.
新时代亟须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相对滞后,存在相关政策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锻炼平台不完备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结合国内外经验,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推进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搭建实践平台,探索校企对接新模式;强化创新创业导师配备;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等路径,以期形成全社会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在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院校需要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大幅度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体系。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应当不断激发和鼓励企业家的精神,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保证更多社会主体投入创新创业。基于此,探究了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机制,介绍了协同创新的内涵和机制,结合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分析了基于协同创新条件培育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性,最终详细地提出了协同创新模式下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以期能够提供更可靠、多样化的支持,提升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促进了艺术市场全面健康发展,并为艺术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艺术市场重在"商",艺术教育重在"艺",而艺术人才进入艺术市场,其生存发展又靠"商"。文章从某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调查出发,分析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以艺商衔接视角阐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