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春意  罗华玲 《文教资料》2007,(20):161-162,152
我国推行数年的新课程改革已初显成效,课程观与教学观、教师观与学生观等全新的教育理念亦渐入人心;在关注新课程改革进展的同时,更要借"慧眼"冷静看待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编写的思维方式设置、教师培训、评价制度三方面来分析新课程改革之所以遭遇困难、频频受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姚维东 《考试周刊》2011,(55):162-162
地理学科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系统性强、包容性广。地理知识的学习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归纳总结,让学生学到知识、享受乐趣、获得体验,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出现了"冲击-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说"的分歧以及"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立.实际上,这些分歧和对立根源于"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两种不同的解释模式.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之间的对立是近代中国社会"悖论"性质在思维方式上的折射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悖论"性质决定了海外中国学研究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不仅要承担着培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贫困观的使命,而且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贫困观的形成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然而当前在学生贫困观的形成过程中,学校却处于"缺位"状态,对学生的贫困观"不作为",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包括大学生的贫困观仍处于"常识"水平,消极贫困观占据着学生的思维。可见,校园贫困观教育的"归位",是学生人文主义贫困观的形成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贫困观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按照传统"教材-圣经"教材观对待统编教材,现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效果亦无法保证.这就要求转变教材观,树立"教材-材料"教材观.新教材观打破了对教材的迷信,把教材视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材料,对其进行大胆取舍.同时积极吸收与教学任务有关的其他材料,并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创造出超越统编教材的、具有独特逻辑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教案.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时时刻刻不忘从自身教学实践中提炼科学的教育观,并及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予以修改、补充、完善。结合实践提出并阐述了由德高业精的事业观、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观、积极互动的课堂角色观、辩证全面的学生观四部分组成的新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刘秀英  丁邦平 《中学教育》2020,17(1):90-100
我国关于学生科学观的已有研究多是自上而下的"应然"研究,缺少对学生科学观"实然"状况的质性研究。本文应用现象图析学的方法得到高中学生的九种科学观,结果表明学生的科学观是多样化的,不只包括科学知识观、科学探究观和科学事业观;部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将"科学"等同于"学科"或"实验";一些学生将科学看得太宽泛,将"生活"等同于"科学",带有"科学主义"的思想倾向;许多学生过多地关注科学的实用性,将"科学"与"技术"或"产品"混为一谈;还有些学生不能区分"自然"与"科学",对科学本质的思考比较欠缺。提出科学教育须关注科学本质的教学,学生的科学观不同于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科学观教育须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  相似文献   

8.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9.
在时间轴上观"事物古今之变"、察"事物变化规律"、晓"事物变化原因",是历史学的一种特质性思维,亦即司马迁所言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学"通变"思维。考古学中研究人造器物的重要方法——考古类型学,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通变"思维,具有非常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型,教育的思维方式也发生着从“非此即彼”到“亦此亦彼”的范式革命,这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是课程观向动态的、开放的和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目标要超越知识达到对学生存在的关注;二是课程内容回归生活,课程内容更加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为何要基于螺旋式上升的认知层次进行物质微粒观教学研究1.课程标准对于物质微粒观的相关要求新课程要求,化学学科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宋心琦教授亦表示:"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学生正确的,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化学观念应  相似文献   

12.
学生主体性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教师向教学对象要求的学习行为的主体,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亦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在以传递知识为基础的师生全面交往过程中,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师生之间和谐共进、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活动。本文以学生主体性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并对外贸英语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师观念的深度转变,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前提。作为小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趋势将是"教"的课堂逐步走向"学"的课堂,教师在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育观等方面都需要逐步转变。二、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是改革教师垄断课堂话语权的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从教化学教育多年,也做了多年的学生德育工作——"班主任",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化学原理教育观"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即:利用化学原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学生思想教育融于教学中。我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自信,自我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入手,通过"平衡观"、"电离观"、"活化分子观",阐述"化学原理观"在高二学生思想教育中的渗透,以实现教学、教育的统一。一、"平衡观"——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学观主张教学是真理性知识的习得。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学为学生回答问题给予支持;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现代教学观下,学生是问题的"回答者"。后现代教学观主张教学是互动对话,生成新的认识。后现代教学观下的教学为学生提问创造空间;教学过程重在引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是学生提问的协助者。后现代教学观下,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在后现代教学观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创建问题情境,开展批判性学习,践行个体性评价,让学习者敢于、易于、善于、乐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职学生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独立群体,其与本科大学生有不同的人文素养和认知水平。对高职学生的学业观、择业观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科学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取向,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学业观和择业观。本文从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入手,剖析了高职学生"学业观、择业观"现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下高职学生"学业观"和"择业观"的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职业教育思想是指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十六大至十七大期间,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言说、思想和理论观点的总称,亦即"科学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其内涵为人本论、协调论、持续论以及和谐论;分别形成了"高度的职业教育地位观"、"深度的职业教育内涵观"和"向度的职业教育导向观"的科学发展的职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班级社会学研究主要有三类传统观点:一是把班级视作保护性的因而学生应该遵从的群体,可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客位班级观,包括"参照群体"、"初级群体"及"共同体"班级观;二是把班级视作管理/控制性的、因而需要学生服从的集体/体系,可称之为管理/工具主义的客位班级观,包括"社会系统"及"集体主义"班级观;三是价值评判色彩较淡而事实分析色彩较浓的"特殊社会组织"班级观。浪漫主义班级观虽反对压制学生,主张释放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却耽溺于浪漫化的构想而未能探及学生受压抑和宰制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学生的抵抗潜能与权力;工具主义班级观则在径直投诚主流意识形态或主动领受既定秩序的前提下,把学生连同教师一起变成了社会制度的部件。  相似文献   

19.
蔡华 《考试周刊》2007,(47):127
本文从"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政治课开放式教学模式。初中政治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宗旨是将"学习是学生的生活"的旧学习观变为"生活为学生的学习"的新学习观,将"课堂是教学的世界"的旧教学观变为"世界为教学的课堂"的新教学观。  相似文献   

20.
课题背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建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评价观,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变革谈何容易?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操作难"是众多同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