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新型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广州对流动摊贩的转型治理进行全新探索,致力于构建新型治理模式,但仍存在疏导点选址欠科学、摊位租金收费非制度化、网上服务系统难覆盖、政策宣传不足等问题,从而引发了流动摊贩的不信任感和不公平感,降低了对新型治理模式的认可度与接纳度。由此,在坚持规范化、人性化的治理理念和制度内福利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立流动摊贩新型治理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北京市房山区流动摊贩存续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流动摊贩的特征,主要从年龄、文化、技能;家庭负担;经营范围及经营模式开展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流动摊贩在城市中存在的合理性,最后从城管执法与流动摊贩的行为博弈、城管执法与弱势群体生存矛盾、城管执法方式和城管形象负效应四方面存在的困境进行解析,提出流动摊贩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法与情的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效应。应从落实法律法规、弱势群体保障体系、建立摊贩行业协会、公众参与理念四方面提出治理流动摊贩的对策,供政府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占道经营的表现 走在市区街头,我们发现占道经营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部分商铺将商品摆到店铺门外,堵塞人行道:二是箩头担贩沿街"打游击",此类人员多集中在步行街、南门、河西岸、眼睛市场、皮革城等地,流动性大,难以管理;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7,(2):106-111
我国的城市摊贩治理主要有突击式、区域差别化和城市网络化三种治理模式,但这三种模式都是政府单方管理摊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摊贩治理中存在的立法、执法和守法难题。城市摊贩治理可以考虑采取分权制衡的思想理念,促使政府、社会和摊贩市场共同参与治理,实现城市摊贩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5.
街头摊贩治理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难题.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街头摊贩治理存在着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主体单一、管理机制缺乏、管理手段弱化等问题.基于协同治理内涵及其价值的考察,对街头摊贩治理应树立协同治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与多元主体治理意识,构建涉及街头摊贩管理的相关城市管理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居民以及摊贩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完善和创新协同治理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城市政府治理街头摊贩的水平,最终实现街头摊贩的“善治”.  相似文献   

6.
7.
长期以来,对马路摊贩的治理一直是我国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因此,在城市管理中寻求城市市容与民生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就成为我国治理马路摊贩的一个新路径,而从法社会学角度探讨我国马路摊贩解禁与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于我国各级政府实现城市市容与民生的“双赢”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治理商业贿赂是我国2006年反腐工作的一个重点。商业贿赂已成为我国许多行业的潜规则,它不仅严重危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扭曲市场经济对公平秩序的要求,破坏正常的交易秩序,而且会抵消我国政府的反腐败的努力,还可能损害我国的国际形象。为了建立反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我国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在法律中集刑事、民事、行政法律责任于一体,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明确惩治商业贿赂的主管机关;创设保护和奖励举报人的具体制度安排;引入污点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9.
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里上学,容易发生无学可上、不能按照正常时间入学、中途转学、辍学、升学困难和教学内容不衔接、教学方法不适应等教育不连续性的问题。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学习及其教育质量,这已经成为这个群体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需要尽快提供治理措施,以提高教育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和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形成一种行政隶属关系,教师的任用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调动,教师和学校都没有选择的自由,教师的流动也受到限制。这种模式制约了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校失去办学的活力和生机,教师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随着各种体制的改革和一些法律、法规的出台,这种状况正逐步得到改变。一方面是学校逐步取得了一定的人事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教师;另一方面是教师也可以选择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第三条对教师的职业性质作了规定:“教师是履行…  相似文献   

12.
关于货币流动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流动离不开“经济人”的行为,经济活动必然带来货币的异化,而货币异化带来信用的贫困.这些都给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货币的合理流动需要伦理的关怀,需要伦理与之整合以便发挥更好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及其各种变化形态,特别是虚拟经济中的新货币形态。以及信用机构、股票市场的发达与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人们的货币伦理观念产生了诸多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伦理,促进经济生活伦理化.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学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经营大学成为高校管理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大学不仅要树立"经营"的意识和理念,而且还要尽量提高经营水平。政府监管权力要合理归位,拓宽大学经营空间。大学要按照学术组织的特点确立大学的经营模式,以责、权、利对等原则向大学基层分权,提高经营的活力;以学术为核心促进大学发展,培养学术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成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流动党员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探讨出发,并提出加强和改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和决议,更好地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推进和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带动大量农村义务教育生源向城流动。尽管这种流动有其必然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村人口的优质教育诉求,但不可避免地派生出一系列问题。必须摒除适切性较差的城市取向治理路径,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出台彰显行政伦理特征的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进城流动商贩治理是我国城市治理的一项复杂课题。自古以来,商贩一直活跃在城市经济体系之中,不同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治理范式。商贩存在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理性,成为制订商贩治理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新时代社会治理主张的共建、共治、共享维度,本文提出在进城流动商贩治理领域采取制度控制、组织控制、自我控制等举措。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长时段里,滇越曾同隶于中央政权之下,并无疆界问题,直到进入宗藩时代始有此疆彼界之分。所谓边民跨境流动问题,对于边境地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只是一件并不存在疑问的生活琐事。跨境而居,虽然使得边民身份在政治层面发生着分化,但在社会生活层面则延续了共同的传统和习俗。何况古代国家对于疆域尽头,在管理上原本鞭长莫及,边民的跨境流动,自始便是一种自然且政治上无意识的日常内容。所谓“边民的跨境流动问题”,便是一个纯粹政治疆界视角的边境治理问题。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设想的提出,以边民跨境流动所依赖的相同、相似民族特性,恰成为这一进程在地域上推进的系统性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农村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乡村治理历来是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20世纪90年代,蔚为壮观的农村人口流动并未给乡村治理带来积极效用,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得乡村发展陷入一种治理性困境。本文对当前农村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治理困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教育投入等方面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校经营概念的阐述,分析了高校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管理工作者要树立经营理念,从经营的视角研究管理工作,这将有助于开拓高校发展的新思路,充分发挥高校的潜能,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