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可见,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那么,如何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体现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体验生活、观察世界,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学习中蕴含着应用,应用中渗透着学习,学习和应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源于生活,又须回归生活,与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都要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自然地与生活建立"链接",才能事半功倍,学到真正有用、有价值的数学,最终形成数学素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课堂中,"为什么而教"是关乎教育价值追求的问题,是教育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堂应是思维碰撞、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课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思考,使学习的知识"活"起来。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的关键处、疑难的转折处发生,从而让课堂学习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走进生活学数学,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数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课堂  相似文献   

6.
孙陆 《教师》2012,(28):81-8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的本源和归宿归根结底便是生活,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下面谈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窦子梅 《甘肃教育》2014,(15):108-108
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新课标也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值得教师们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1.善于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数学教学。新课标要求:"从学有价值的数学到学有用的数学,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指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怎样理解"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就是对我们终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的、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必须让学生在自信心、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正常听到一些学生说:"数学太难学,进入中学,数学内容增加了,学习难度也相应加深了",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要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生活实际的联系很紧密,我们要学以致用。其实,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学教学的第一要义。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力求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富宇 《湖南教育》2006,(8):20-20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中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生活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问题,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我们合理地开发习题资源,这是实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视野,培养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实现知识课堂向人本课堂的转化,体验数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考力是小学数学学习中需要着重培养的品质之一,数学思考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放低起点,促使学生从内心萌发要思考的动力;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及时予以引导,使思考更有价值,使之成为儿童生长的无限力量。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知识,所有的学生得到共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最基本的途径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与运用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在各种体验中提升数学思维与品质.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如何实现数学生活化呢?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生活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主题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经常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信息课堂化,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一、激发学生兴趣《面积的认识》是学生对面积这一概念的入门学习。教材安排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颁发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为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不断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数学思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数学思考能力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在"问题""操作""反思"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通过动手操作,以"动"激"活","动"中有"悟",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考;通过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九年的数学学习应达到的要求.这个目标可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实现课程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是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根本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数学教学中非常有价值的行为;加强推理能力训练对于形成学生的数学思考至关重要;通过问题解决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其数学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