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通过对有留守背景的高职大学生心理特征与生活现状的调查,通过分析有留守儿童经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提出了对有留守儿童背景的高职大学生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方法,以便更好创建适合有留守儿童背景的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提供一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成为大学生后,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影响如何,他们心理状况如何,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是否存在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否关注这类大学生的成长,高校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是否到位,本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了解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状况,高校干预情况,提出了今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3.
对安徽省某高校的2032名在校大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到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587人(占28.8%)。对照研究表明: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领悟及社会支持总分、情感平衡总分等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而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留守方式、性别等对其心理状况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留守经历大学生早期适应不良图式的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分离和拒绝、自主性及能力受损和未分类三大图式类别及其所包含的9个图式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留守经历大学生分属"适应不良图式组"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且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低且每次联系时长短的留守经历大学生更易归入"适应不良图式组".  相似文献   

5.
屈田 《西部素质教育》2019,(23):222-223
文章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主题活动为例,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了几点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包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需长期致力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留守学困生"即指"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普遍表现为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留守儿童特有的教育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等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而对学习感到困难,学习效率低下,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7.
“留守经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质性研究探讨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包括以下8个维度或主题: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老人、孩子被留守在家。留守在家的孩子聚集到学校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学生"。这类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与他们聚少离多,沟  相似文献   

9.
秦犹  石玉成 《教育》2012,(13):6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江苏大学机械学院3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江苏省镇江市黄墟镇中心小学,与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共同开展"我教留守儿童读好书"活动,通过向留守儿童捐赠少儿读物、制作书签等活动,引导孩子们热爱读书。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安徽省1287名曾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幸福感总体状况及特点。研究结果发现:曾留守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回家频次是影响曾留守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河南某地方高校280名有留守经历和704名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显著低于无留守经历组;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男生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上显著低于女生;城市大学生在支持利用度上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开始留守年龄、留守持续时间及父母外出情况对社会支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涌进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这类"特殊"的人群走进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还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孩子由于长时间离开父母,缺失亲情教育,导致道德意识浅淡、心理问题剧增、安全问题频出等。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1,(23):6
8月2日,辽宁省锦州市瓦子峪村王迪等3名暑假返乡大学生开办暑假"留守儿童平安之家",教育孩子们远离水、火,严禁野浴,确保留守儿童暑假平安度过。图为王迪正在给留守儿童上安全课。  相似文献   

14.
薛鹏  赵子宜  张茜  桂平 《教师》2014,(33):14-14
2012年,湖南省桃江县武潭镇八一完小(以下简称"我校")结合本校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针对"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与管理"产生的新问题,对这类儿童的培养教育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成功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申报了"创建家园式学校策略研究"这一省级科研课题。在课题中我们提出了"把学校创建为留守儿童家园,教师为留守儿童代理父母,学生为留守儿童兄弟姐妹的家园式学校"办学理念。针对我校有百余名留守儿童在校住宿的事实,创建温馨寝室,让他们住得开心也就成了其中值得研究的一个子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湛江4所高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是否曾参与过帮助留守儿童、不愿意参与的原因等,以了解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服务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愿意服务留守儿童,但大多还停留在意愿上;服务形式过于简单,服务途径单一是制约大学生服务留守儿童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校应该建立服务机构对接驻地中小学,补充教育资源不足造成的留守儿童的教育、安全及心理问题,这也是短期内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探讨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安徽某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解亚宁编制的建议应对方式问卷对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要明显地高于非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特质焦虑水平远低于非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的状态焦虑与消极应对和生活事件的其它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特质焦虑与消极应对和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它因子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对焦虑总分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因此应重视对留守经历高职大学生开展基于情绪调适、应对方式、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训练,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打工群体的日渐壮大,校园里的留守儿童也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些"留守"儿童因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中等或偏下,一些留守儿童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不专心致志听讲,课后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最让人担忧的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这类留守儿童多数缺少亲情关爱和良好的教育引导,自信心差、人际关系不融洽、自卑心  相似文献   

18.
使用人际交往困扰问卷和回溯性留守状态调查问卷对436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人际困扰上没有显著差异,人际困扰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留守总时长、留守开始年龄、留守期间父母的返乡频率和留守期间亲子联系频率以及留守期间的抚养人对留守儿童成年后的人际困扰不单独起作用,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才是影响成年后人际困扰主要原因。建议以积极心理学取向完整、发展、真实的了解留守生活各因素对儿童成长的交互影响;重视留守异质性、避免问题取向和比较取向、科学分类关怀;避免留守污名化。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湖南某大学具有留守经历的1787名大学生、具有流动经历的1160名大学生和3823名常态大学生进行测量,比较他们的心理状况,结果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在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均分显著高于流动经历和常态大学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以及与父母关系的均分显著低于流动经历和常态大学生;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其中人际关系、健康适应、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学习压力因子可有效预测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是我国八九十年代农民进城务工潮兴起后逐渐产生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留守儿童"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当中学习比较优秀的一批人,已经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对教育稍微留心的人就会知道,"留守儿童"曾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相关的研究和教育援助组织不断涌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留守儿童"已经转换了身份,这部分已步入青年期的群体发展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