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作家林·海尔-萨金特的《重返呼啸山庄》以希思克利夫出走的三年留白为起点,讲述了希思克利夫离开呼啸山庄后的经历,破解了“希思克利夫之谜”。萨金特通过改写希思克利夫的身份,展现希思克利夫人性之恶的方式,突出了希思克利夫的“他者”形象。除了重塑希思克利夫的人物形象之外,萨金特也通过重构情节的方式改写了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在《重返呼啸山庄》中,美洲成为了自由和幸福生活的象征,病重的凯瑟琳是与希思克利夫在美洲一起生活了5年后去世的。对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的改写体现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3.
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该小说自问世以来引发了学者经久不衰的研究,被誉为世界文学中的"斯芬克斯"。本文解读了作者艾米丽·勃朗特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名字象征、环境景物象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与意蕴,大大增强小说艺术感染力,使《呼啸山庄》在世界文坛永葆经久不灭的艺术魅力之光。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极具悲剧色彩。小说以批判现实的手法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性格的两个极端,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交错的爱恨情仇以及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分析,展现出了自然野性与文明秩序的矛盾冲突。最终,男女人公在选择与宽恕、坚持与放弃中获得了自我救赎,这也是人性迷失后的回归和净化。  相似文献   

5.
《呼啸山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很少,只有一部小说和一些诗歌。但她仅有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却在100多年来掀起了阵阵研究热潮,在过去十几年里更是引起了东西方文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研究和评论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释《呼啸山庄》的各种意义:《呼啸山庄》主题阐释与比较;《呼啸山庄》的艺术魅力研究;《呼啸山庄》的比较研究;希斯克利夫形象研究;艾米莉.勃朗特与《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之所以是一部经典著作,很大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小说精神。即一方面有意识写出了传统的善恶之争,给出了理智战胜情感、善战胜恶的伦理解答;另一方面,又无意识地做出了现代性伦理的预言:意志是善的,充满力量的;理性是恶的,软弱的。在这双重伦理的交织中,我们能够给予《呼啸山庄》一个更全面的解读,并回应人类善恶混沌一体的母题。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以象征的手法探讨了人性这一普遍理念.此书的名物、景物和情节蕴含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揭示该书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借助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对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中的人物深层精神结构予以分析,通过对主人公"本我"自我"超我"的剖析来揭示小说基于自然情结、强调精神追求的艺术品质,来发掘艾米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艾米莉·勃朗特所著的<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在小说中,作者成功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技巧.本文通过对风、花、雪、月的象征符号的解读,论述了象征在<呼啸山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呼啸山庄》故事的结尾,希克力放弃了继续复仇,通常被认为是他人性的复苏。通过分析艾米莉的宇宙观,认为并非他人性的回归,而是他兴趣不再,觉着毫无意义。相反,卡瑟琳与希克力灵魂的最终结合,哈里顿和卡茜的美满婚姻体现了艾米莉灵魂永生。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秩序会和谐重建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11.
反叛社会 返回自然——《呼啸山庄》的主题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啸山庄》借老、少两代人的爱恨情仇的描写,表现了自然之爱与社会之爱,自然、自由的生活与充满压迫、偏见的世俗规则的秩序化社会的矛盾冲突,表达了“反叛社会、返回自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虽然爱情从未垂青过艾米莉·勃朗特,但她通过《呼啸山庄》道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炽烈的爱恋,渗透到爱情最难以渗透的秘密中,表明作家的创作也许不能和他(或她)的经验隔绝,但创作主体更需要的是想象力,从某种原有的形象(经验)中解放出来,进而创造新的形象(新经验)。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塑造了一个心理复杂、性格扭曲的希斯克里夫角色.一个被认为是邪恶化身的魔鬼,也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却总是适得其反的可怜人.希斯克里夫的病态人格也源于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文章试图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读希斯克里夫,以探讨其心理、行为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宝华 《考试周刊》2010,(48):24-25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以奇妙的构思、独特的设计诠释了爱与恨的真谛,表现了呼啸山庄与画眉田庄三代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作品用屈指可数的场景塑造了几位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各个场景在《呼啸山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意义与价值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也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剥削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又紧张的故事氛围。它狠狠批判了社会的性别歧视问题,突出了自然与女性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女性被男性所剥削的事实,表达了作者希望社会建立起男女平等制度的希冀。《呼啸山庄》可以说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小说,也是文学界对女性于社会关系中的第一次真正探讨。本文将基于女性生态主义视角,浅析《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6.
王萌 《考试周刊》2009,(13):27-28
勃朗特姐妹二人都在英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简·爱》在彰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是露出受到男权话语操控的痕迹;而《呼啸山庄》则在想象的荒原上颠覆了男权社会的一切秩序。  相似文献   

17.
在《呼啸山庄》的创作中,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娴熟地运用了各种写作技巧:戏剧化的叙述、立体化的对比、象征性的描写以及超自然的表现。通过这些技巧,作者将主人公的爱恨情仇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8.
从艾米莉的人生遭际来看,《呼啸山庄》带有半自传的性质。作品通过对呼啸山庄的自然景色,男主人公的复仇行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表达了她向世俗抗争的意志和对自由的追求,其中对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小说的主旨定下了悲凉、冷峻的基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对《呼啸山庄》开场的隐喻作用的剖析,来证明呼啸山庄事实上正是作者苦心构建起来的一个顽强地抵制着男性话语侵入的女性心灵世界。在对小说的进一步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故事的表层背后,隐藏着一部女性的“自恋史”与反抗史,复仇史,以及追求史。而这正是作者艾米丽.勃朗特自身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必须摈弃一切偏见与世俗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够进入这个用女性的生命体验编织出来的让人捉摸不定的风光奇特的  相似文献   

20.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也是她的惊世之作,在英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任何作家的作品都是作家内在本质的反映,作家的个性特征对作品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从人物塑造、文本风格、主题开掘这三个方面分析作者艾米莉的个性特征对《呼啸山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