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们都说要一心一意做校长,做一个"整个儿"的校长。从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还应该努力做一个"三心"校长。对教师要有"敬畏心"校长与教师只是工作岗位不同,绝无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没有教师和学生,学校何来?如果没有学校,校长又从何而来?从这个角度讲,校长对教师要心怀敬畏。敬畏产生尊重,尊重产生信任,信任产生和谐。心怀敬畏,校...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由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叠加而成。凡涉及学校发展、教师利益的事,总会少不了校长的谋划、组织、圈定和拍板。不知人们发现没有,校长行事恰当与否,是能否赢得人心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心所向,众志成城。评说昨天的学校管理,串联今天的校长行事,引起人们关注这个话题,有利于校长赢得更多的人气,赢得更多的支持与信任。  相似文献   

3.
PCOLT模式认为,学校文化的三种文化特质——专业共同体、组织学习以及信任,都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PCOLT模式强调,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校长作为文化变革驱动者的作用,应该通过专业共同体强化教师之间的信任,应该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社区之间的联系。PCOLT模式可以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启示:通过提高校长文化领导力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提升群体意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PCOLT模式认为,学校文化的三种文化特质——专业共同体、组织学习以及信任,都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PCOLT模式强调,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校长作为文化变革驱动者的作用,应该通过专业共同体强化教师之间的信任,应该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应该加强与地方政府、社区之间的联系。PCOLT模式可以为我国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积极启示:通过提高校长文化领导力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发展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学校文化建设;通过提升群体意识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对校长信任水平的高低,对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信任可划分为三个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信任维度,即制度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并具体为9个信任成分,以此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今中小学教师信任校长的状况,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分别从制度、校长品质和领导方式三个方面为中小学校长赢得教师高水平信任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6.
校长不同于一般教师,也不同于其他公众人物,作为学校法人代表,应当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平,具备代表学校形象的政治素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人民,民意监督和民众对校长信任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因此,当发现校长个人道德低下或者其行为与其身份严重不相符,以致难以取得公众的信任时,应当对其问责。  相似文献   

7.
李明蔚  毛亚庆  张森 《中学教育》2023,(2):28-36+77
组织承诺反映了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投入与忠诚,关乎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学校发展成败。以890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分别从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考察教师情绪智力和信任氛围对组织承诺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两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教师情绪智力和信任氛围均对组织承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学校层面的信任氛围在教师情绪智力与组织承诺的关系间发挥负向的跨层调节作用。由此,建议通过提供专门培训提高教师情绪智力、创设学校信任氛围来增强教师组织承诺。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市455名中小学教师为样本,研究考察了工作条件(学校设施与资源、工作负荷、学校领导支持)与学校人际信任(教师对同事、家长、学生及校长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学校领导支持与教师对同事的信任、教师对家长与学生的信任对教师心理韧性表现出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减少教师工作负荷对教师心理韧性中的工作满足感与乐观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2)教师对校长的信任未直接显著地影响教师的心理韧性,但对工作条件与心理韧性两者之间的关系起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对校长越信任,则支持性工作条件更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以及工作成就感。这些结果为提升教师的心理韧性提供了实证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位新来的校长在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郑重其事地发表就职演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承担起你们学校的领导重任。这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我希望组织的信任能够变为你们对我的信任(这些话还比较入耳,于是,会场上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我在来你们学校之前,就听说你们这里是个‘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具体表现为:对同学的信任、对教师的信任、对管理人员的信任。通过对大学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较高,对行(教)管人员信任度较低;总体信任不够理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信任氛围。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就是学校的灵魂,他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及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人。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校长的举措或倡议,只能起到“喊口号”的作用,在广大教职工心中形成不了合力,原因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职工对校长的言行失去信任,进而导致反应迟缓、行动不力。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教职工对校长不信任呢?笔者认为以下“几问校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中的信任之于治理共同体的诞生以及学校治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因为研究者的忽视以及信任本身的复杂,学校中的信任很少被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探索,有关信任的定位、基础、形式、功能等基本问题也经常陷入"概念沼泽".学校中的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事实",产生于学校场域中社会关系的互动;作为一种关系性的社会现象,信任渗透于学校的不同层面.信任关系主要发生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是学校中的一种角色期望.这种期望可能来源于"先赋",也可能是情境"获致".学校限定了期望形成的情境,也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信任形式,即在学校相互依赖的角色关系中建立特殊的"关系信任".信任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在调整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在创立和维护学校团结以及整合多种力量等方面,发挥了其作为"粘合剂"和"润滑剂"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对学校组织信任的内涵、类型、作用等进行初步分析,一方面旨在对学校组织信任有一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希望这一问题得到学校组织管理领域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学校信任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时代课题,因为信任学校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人们之所以信任学校不仅源于信任结构从人际信任向系统信任转变,更源于公共学校自身的功能和品质满足了公众的期望.要判断学校信任危机,需仔细甄别不信任与不依赖的复杂关系,识别不信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确证学校信任的危机,进而分析学校信任危机的原因.学校信任危机既有"信任者"即公众的因素,也有"被信任者"即学校和教师的因素."主动信任"的概念强调信任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自反构成过程,这意味着重建学校信任更多地依赖学校而不是公众.学校需要提升服务公众的能力,主动维系与公众的良序关系以"赢取"公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15.
肖贻杰  罗美玲 《职业技术》2021,(3):28-33,48
"双一流"建设和"双高计划"实施中,教师队伍虽是关键因素,但是对于教师的内心感受特别是信任关注不够.基于广东部分"双一流"建设和"双高计划"高校的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高校组织信任对教师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教师视角,高校组织信任由学校信任、上级信任、同事信任三个维度构成;学校信任对教师的关系绩效有显著影响,但对...  相似文献   

16.
校长作为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组织者.要办好学校必须依靠教师。如果校长赢得了全体教师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就赢得了一所学校。那么,什么样的校长能一呼百应又令人心悦诚服?什么样的校长能发挥教师的才智并激发其潜能?什么样的校长能让教师敬业奉献并乐此不疲?我从工作中总结出五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内部建立学习者社群,并将学校从科层组织转变为学习者社群,是近年来学校变革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学校办学实践中那些类似学习者社群建设的努力,剖析了其运作的行政主导的组织氛围.最后指出,建立真正的学习者社群有赖于转变学校成员的心智模式,同时应基于专业信任,重新厘清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柳泽泉 《上海教育》2006,(7A):50-50
在学校组织中,校长是一种特定的角色。他应该首先是一个好教师,同时他要对学校实施有方、有序、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是有思想、有追求、有化、有制度的学校教育管理。而在管理过程中,校长还要有自觉的服务意识,管理与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认为,校长与教师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相互理解、支持的、共存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与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影响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主要有管理者、学校、教师三个层面。形成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对策包括:(1)校长任用制改革;(2)发展性的校长评价理念;(3)正确认识教师工作与学习的关系;(4)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5)建立共同愿景;(6)与教师实现信息共享。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合作机制、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倡导教师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和“校本教研”制度,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使学校成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型组织和社区。  相似文献   

20.
信任是和谐的教育生态元素,是教育的基础.但当前的教育系统却表现出信任缺失的状态,特别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信任缺失,导致教育的"信任危机".在分析教师对学生信任缺失的原因和表现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个人两个方面提出了信任重建的几点策略,包括制度建设、学校文化重建、强化教师承诺和责任、加强师生心理沟通等信任机制和具体做法来重建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