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了什么?     
目的:①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找出所画东西的缺少部份。②复习、运用已掌握的绘画技能技巧。准备:①在黑板上画有几幅未完成的实物画(水壶、剪刀、鸭子、椅子等)。②彩色粉笔若干。玩法:①让幼儿看每幅图,想想画的是什么,并说出画中每样少画了什么,少画的部分能起什么作用。然后请幼儿在黑板上添画每样东西的缺少部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是十分关键的。因为每一位幼儿画的不仅是一幅画,更表达了他们自己的情绪、思想、感情等。但是,很多教师对于幼儿的美术教育存在误区,这些教师只是重视幼儿画的画是否漂亮,或者是否达到了自己的要求,而忽略了幼儿所想表达的东西。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幼儿绘画呢?我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经常给予幼儿鼓励与肯定;培养幼儿欣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引导幼儿关心生病住院的同伴,是培养孩子友爱精神的一种好办法。一次,我在上绘画课前,告诉小朋友:“××小朋友生病住院了,他很寂寞,很想念你们。你们想把什么最有趣的东西送给他,就把这东西画出来,由老师送去,他一定会高兴的。”这节课上孩子们都认真地画出了自己满意的画  相似文献   

4.
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绘画活动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幼儿绘画的能力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各有相应的特点和水平。首先是涂鸦阶段。幼儿从一岁或一岁半开始,就喜欢在任何东西上胡涂乱写,我们就称此活动为“涂鸦”。此阶段一直持续到三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幼儿并不是想画出些什么,他们只不过是喜欢那种涂鸦活动中的身体运动,也就是说,他们感兴趣的是活动本身。到三岁左右,幼儿会偶然地发现他们的涂写动作与纸上的符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发现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小班幼儿以涂鸦为主,喜欢摆弄他们的绘画工具,比如铅笔、蜡笔、彩笔等,在他们认为能画的材料如纸、书、墙、地板上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就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小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但是这个时期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幼儿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也是可以引导的。  相似文献   

6.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括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小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但是这个时期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绘画时,总有些乱涂乱画,有的还说“我不会画”,表现出对绘画缺乏兴趣,甚至有一些因为画的不像,达不到预期绘画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为了克服幼儿对绘画的胆怯心理,树立对绘画的信心,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从事小班教育多年,笔者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注意力时间很短,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绘画时,总有些乱涂乱画,有的还说我不会画,表现出对绘画缺乏兴趣,甚至有一些因为画得不像,达不到预期绘画效果而产生胆怯、自卑心理。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对绘画的胆怯心理,树立对绘画的信心,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张颖 《考试周刊》2014,(30):195-195
<正>幼儿绘画的教育目的不是传授简单的技术技能,而是开发其智力,注重其个性的张扬。所有幼儿在不会写字的情况下都会记录,他们会用符号、图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幼儿的图画最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最能体现幼儿观察、记忆和创造动手能力。而且老师都认同:谁画的画就像谁。那么如何在专人执教的长久持续的绘画活动中保持和张扬这些个性化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9.
王立杰 《新疆教育》2012,(19):101-101
幼儿绘画的教育目的不是传授简单的技术技能,而是开发其智力,注重其个性的张扬。所有的幼儿在不会写字的情况下都会记录,他们会用符号、图像记录自己所见所闻,所以幼儿的图画最能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最能体现幼儿观察、记忆和创造动手能力。而且老师都认同:谁画的画就象谁。那么如何在专人执教的长久持续的绘画活动中保持和张扬这些个性化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10.
幼儿为什么喜欢画画? 1 画画使幼儿想象的东西得到了表现。幼儿的画,大多是象征性的,即画的是他自己想象的东西。幼儿起初先是乱画几笔,看它像什么,就说它是什么,逐渐地才发展到画他想要画的东西。如三岁的小孩,随便画一条线可以说是汽车、飞机、轮船、大炮、桥梁;乱涂几笔可以说是老虎、小鸡、小鸟、房子、西瓜。因此,幼儿画画,是他对自己最初所感知的世界、想象的东西和自己的情感,以造型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绘画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借助绘画活动表达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以及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段。从幼儿绘画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大致分为涂鸦阶段(1.5—3岁),基本形状阶段(3—4岁)和初期图式阶段(4—6岁)。从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验调查中分析得出:3—4岁的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情节。这  相似文献   

12.
郑静娴 《贵州教育》2010,(24):25-25
一、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由于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绘画一无所知,他们只会持笔乱涂乱抹,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伴随着这种体验,他们对画画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教孩子画些什么,也不必强调幼儿画得像不像,因为这样易使幼儿失去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而应该去引导、去呵护、培养、提高幼儿的这种兴趣。如: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材料,使幼儿在高兴时能随时拿起自己喜欢的材料来自由描绘、表达,教师应时刻鼓励幼儿让幼儿兴致勃勃地自由涂画,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幼儿通过信手涂抹可以表达内心世界,达到交流目的,产生心理上的满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目前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游戏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绘画活动就是一种游戏,36岁的幼儿几乎百分之百地喜欢它。幼儿在绘画中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特有的,也是最为宝贵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前两年,我所教幼儿画的图画中,先后共有十二个小朋友的十四幅画,入选参加了1985年全国在吉林省举办的长白山儿童画邀请赛,和1986年受国家委托云南省主办的赴阿根廷的儿童画展。有人问我:“在你教的小朋友中,为什么有那么多幼儿的绘画作品入选参加国内外儿童画展?你一定有什么成功的秘决?”遇到这样的提问,实在很难回答。我绘画水平不高,没什么成功的“秘诀”,只能谈一些感受和体会,仅此而已。作为幼儿绘画的指导老师,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绘画心理。幼儿最喜欢自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样画使他  相似文献   

15.
小班幼儿的绘画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还停留在涂鸦末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幼儿已经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画的东西来。怎样使幼儿从绘画的涂鸦末期过渡到掌握绘画的简单技能,成为教师在小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日记画是意愿画的一种形式,指幼儿在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将自己一天中所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在画面上表现的一种绘画形式。日记画强调让幼儿自由自主地作画,因此它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绘画是幼儿经常用来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有人认为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过多干预会妨碍幼儿的自主表现,但也有人认为教给幼儿必要的一些技能更有利于幼儿自如地表达自我.这样看来,自主表现和技能教学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放弃技能教学,幼儿不会画;太重视技能教学,又会给幼儿的自主表达带来限制.中班的幼儿已经敢于大胆绘画了,但是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幼儿的主动学习还要不要教师教?如果需要教师教,那么怎样教更适宜?像绘画技能这种幼儿自己很难探索出来的东西应该怎样教?什么时候教技能和怎样教是我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小班初期的幼儿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从绘画过程中体验愉悦感。那么,小班初期的幼儿在绘画时需要教师给予何种指导和帮助呢?“画自己喜欢的!”当幼儿拿着画笔乱涂乱抹时,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惊讶、喜悦。伴随着这种愉快的体验,他们对画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对于小班初期的幼儿,教师不要急于教他们画些什么,这易使幼儿失去绘画兴趣和热情,而应诱发、爱护、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绘画是他们表达美表现美的重要形式。可是我们评价幼儿绘画好与不好时,往往忽略了幼儿内心的体验,只用成人眼光去关注画面好不好看,画的东西像不像。为了让孩子的画更美观,画的东西更像,教孩子们画画时我们会出示范画,有时还会出示绘画步骤图,让幼儿照着一步一步地临摹。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全班孩子的作品和范画大同小异。大部分孩子和老师画得一模一样,这自然会受到老师的  相似文献   

20.
王静花 《考试周刊》2013,(33):193-193
由于幼儿绘画水平较低,不能自如地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绘画活动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绘画意图、绘画方法、绘画感受,是了解幼儿内心世界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在绘画活动各个阶段"说",幼儿可以培养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水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