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精髓的体现,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对阅读者灵魂的拷问,它唤醒阅读者对未知世界的憧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所以文学作品对塑造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品格情操、艺术鉴赏能力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文学阅读能延展人的生命宽度,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阅读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一、积累文学常识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一部文学作品就像一个未知世界,学生在阅读过  相似文献   

2.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富有魅力的文学形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与人“谈话”的.因此这种“谈话”也就更易走进人的心灵。高中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正需要优秀文学作品的濡养与熏陶.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沉重的考试压力,使每一个高中生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此时也正需要文学来松弛、抚慰。高考语文的改革,对阅读与写作的空前重视.也使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成为高中学习的必修内容。那么.如何才能高效而又愉快地阅读呢?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H·R·姚斯,其核心是读者中心论。姚斯在其接受美学的经典著作《走向接受美学》中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是通过阅读对之具体化,它强调读者的能力作用,强调读者阅读的创造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  相似文献   

4.
历代学人对"以意逆志"的理论认识各有千秋,但都确定从作品之意可以认识到作者之志,因此,人们对这一命题的认识是以对理想作品的理想解读为理论假设的。由于理想作品与理想解读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以意逆志"实际上告诉人们: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止于、也不等同于作者的创作意图,而是一个经由一代代读者不断阅读过程累积的结果。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每一位读者的任何一次阅读结果无论如何有差异,都是同一部作品在阅读活动中具体化的结果之一,人类的任何一次阅读活动都以实现理想解读为目标,因此,人类的阅读史是一个理想解读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不断实现、不断具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一、多元解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本质回归文学是属于语言的艺术,它以涵蕴无限的语言使文本构成一个富有审美魅力的诱导空间。文本也因此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可能,召唤并激发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多元解读”的最通俗的最恰当的注解。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必定是多元的,多元性是文学作品的必然属性。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阅读之后才能获得艺术生命,才能实  相似文献   

6.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任何一部艺术作品,绝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完整体系。相反它是与读者和读者的阅读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文学本文是一个多质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只有通过阅读,以读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本文的空白处填补出来,才能达到文学作品的实现。读者的人生体验也融于作品之中,因此,一部作品或一个人物形象的艺术生命力及其潜在内涵的无限丰富性,只是在无数读者的渐次阅读中才被显现和开创的。本文便是从文章作者个人阅读中,对已被评论界谈得很多的,且有深刻认识的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与鲁迅笔下的阿 Q,作为流浪汉的生存价值、生存方式进行新的文学观照。  相似文献   

7.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估咨询委员会给阅读所下的定义是:"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我认为这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阅读鉴赏是一个学生与文本的互  相似文献   

8.
关于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问题,由于资料匮乏,国内研究者基本上尚未进行细致的探讨,一般只是笼统地称其为“市民阶层”,这样的概括显然过于宽泛,不利于更深入的研究。任何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接受群体,要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做出评判,首先得选好一个相应的参照系:从内而言,首先应当明白这类作品是谁(作者)写给谁(读者)阅读的?从外而言,在做出评价时,还应该明确是拿谁(此类作品)与谁(他类作品)进行比较?不同类型的作品,均有其不同于他类作品的特质。才子佳人小说亦然。  相似文献   

9.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都会有正读和误读。正读是对文本的正确阐释,读者通过作品和作者相互沟通;误读是对文本阅读后的一种错误阐释行为,但误读并非是一种不可取的阅读。正读和误读是相辅相成、共存互补的,对文学作品的正确阅读应是将正读和误读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成为有意义的阅读,文本才能增值。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是撕扯不开的:一方面,文学用语言写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没有好的语言,也就没有好的文学;另一方面,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首先是从语言开始的.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的语言不"抓"人,读者很可能会放弃阅读,抽身而去.而对于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说,抓住了语言问题,就等于抓住了文学的一个关键问题.这样,无论从哪方面看,谈论文学,都无法脱离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园,语言也是文学研究的第一入口.  相似文献   

11.
评价一个演员表演艺术的高低,最有发言权的是观众;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优劣,最有发言权的是读者;评价一个班主任教育效果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也应该是他的教育对象——学生。 一、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完善,需要以学生的评师议教为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认为 ,阅读只是一种接受。其实不然。我们知道 ,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 ,都是经过作家心灵的酿造加工而成的。因此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惟有通过作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才能走进文学作品 ,才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创造能力。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并非只是接受 ,更是一种沟通与交流。那么在教学中教师怎样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 ?我们知道 ,在阅读的感知阶段 ,读者由于“自我”对文本的陌生感 ,极易在文本外徘徊 ,因此在阅读的初始阶段 ,引导学生亲近文本 ,走进…  相似文献   

13.
阅读文学作品需要读者调动生活经验,填充作家有意留下的空白。阅读《哈姆雷特》时,从人物过去生活的细节、省略的情节、隐藏的主题进行经验填充,可以达到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和审美鉴赏。经验填充是一种简单、高效、科学的阅读策略。它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激发读者对社会的关切、对人自身的洞察,使读者在阅读中认识事物本来的样子,在阅读中增强自我。  相似文献   

14.
“人”是文学作品与学生的一个衔接点。学生通过这个接入口进入作品,作品中的人与作为人的阅读者产生了某种关切,有效的阅读行为才能发生。小说、散文、诗歌里的情境,都是“人”的境遇的陈述,我们于其中读到了“人”,文中的境遇就是一个个人生的案例。读了文学作品,便有了美丑善恶的标本作为自己未来人生的参照。这种文学阅读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读者人生的预演。  相似文献   

15.
温暖的情怀     
似乎已经有些年月了,人们一直在说文学被社会生活边缘化的现实。有些人将这一现象的原因归为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丰富多样,有些将其看成是读者需要面对的诱惑太多。但文学似乎不太认真地从自身寻找原因。我是一个近乎专业的文学读者,每年阅读的文学作品也不少。在我的阅读中,一个突出  相似文献   

16.
文学价值是作家的创作意识和读者的阅读意识构成的。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只有通过文学鉴赏才能实现。文学价值的实现要受一定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17.
文学往往是现实生活的一面真实的镜子,一部文学作品的不朽也往往有着深层的心理基础。本文以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为例,从分析主人公堂·吉诃德集“疯魔的骑士”与“睿智的学者”于一身这一现象出发,试图找出文学的角色分析与医学的心理治疗之间的关联,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读者反应批评并不指任何一种批评理论,它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欧美开始异军突起的各种批评方式均涉及过的关于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上的一个中心点.读者反应批评是由读者在阅读一个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和反应这一传统概念演变而来的,而此文本的情节的结构和思想内容已经由作者完成.在此演变过程中,读者活动变成了一部作品的一部分.在彻底的传统的读者反应批评中,已经被传统批评家们所认可的作品本身的特征的内容(包括叙述者、情节、人物、文体、结构乃至含义)在读者阅读经验的冲出下,都被溶进了一  相似文献   

19.
阅读使人丰富,阅读使人成长。阅读是人类获取精神营养的最有效途径,特别是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人们从中获得的裨益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一篇乃至一部文学作品,对于不同的阅读者来说,其个人所获取的营养是有几种境界之分的。这实际上正如同一种食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取同样效果的营养一样,因为获取者的消化系统功能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0.
《江西教育》2014,(5):16-16
一、谈话激趣 1.缘题提问。一篇文章的阅读通常是从题目开始的。好的题目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产生阅读期待。《一夜的工作》是一个十分朴实的题目,但同样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你马上就会产生一些疑问——(学生缘题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