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2011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共同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核心概念,强调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堂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带领学生"语言习得"的使命,让学生在不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因而,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设立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用教学,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实践,是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基本能力。但语文教学的现实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十二年,学了24本语文书,上了2400多节语文课,可中小学生乃至整个国民的语文素养并不高,不少大学生写的论文常常文理不通。不信,请看下面一所中学贴出的处分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小学语文低段无纸化教学测评的设计与实施出发,依据情境教育来灵活多样地设计测评活动,将教育游戏融于教学评价之中,将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转化为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关键能力,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是因为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语言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是因为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语言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的问题,着重从在课堂中渗透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结果评价的研究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语言文字运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教学是干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呢?一、体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讨论这个问题前,有必要先弄清楚"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区别。简单地说,"运用"是目标,"学习"是过程。学  相似文献   

8.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这一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为"语言文字的运用"。语用价值,是文本的核心价值。学语言,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则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且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好语文,拥有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9,(4):81-89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定语文课程的性质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旗帜鲜明地将语言文字确立为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素。语文教师应提高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将拼音与汉字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对语文教师及其教学会有所裨益。同时也建议"国培计划"应把不断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培训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宋祖龙 《学苑教育》2019,(12):30-31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情感也较为突出,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语言魅力,习得读写策略,增长言语智慧,提高语文素养,也提高了同学们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在本文中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的方式多样的情感教育教学为主线,重点探讨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更好的把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本论文主要研究"语言文字运用"教学意义及如何把"语言文字运用"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探究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工具性、价值性和人文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牢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培塑的向度,坚持"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核心维度,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培塑,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言语品质,最终落根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教学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与教学方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理解语言文字内涵;二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练习。要落实学生的语文实践,这两方面不可或缺。其中随文练笔就是落实语文实践的一种方法。一、选词造句造句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丰富积累、培养学生语感  相似文献   

14.
黄成沐 《教师》2014,(21):39-4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学习文本,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就应当致力于在"品味"和"实践"上下工夫。"品味表达"与"实践运用"是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根本形式。"品味表达,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表达,便是直接的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传承文化。在新课改中更是强调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这一切的语文实践则是来源于生活,当下"生活化教学"也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什么是"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也成为本文的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当下,语文教学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目标,其中"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性维度,理应成为阅读教学必须关注的范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为此,教师必须要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储备,强化学生语言的构建和运用能力。提出要紧扣语境,解读语言精准大意;联系对比,再现语言直观形态;想象展示,还原语言内在意蕴;实践运用,迁移语言运用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让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要让作为言语主体的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言语实践能力,提升言语智慧与言语品质,这也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与核心任务,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19.
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在新时期背景下,要通过相应的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新时期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初中语文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教学科目,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的重要责任。其中阅读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学习语言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在渗透核心素养的同时又能够符合时宜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通过阅读加强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当前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如何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平台"这一内容进行讲解,从而实现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提出来,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因文而异、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去开发与实践。在教学《珍珠鸟》一课中,于永正老师从"反写"的角度,让学生以"小珍珠鸟"的身份表述主人对自己周到的关照;窦桂梅老师从阅读体会由"信任"到"信赖"的角度,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二者虽教学方法迥异,但实际上都自觉地指向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