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媛 《学周刊C版》2014,(1):96-96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它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挖掘文本中的切入点和激发点,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表达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语言实践的多种方式,让学生尝试语言运用,最后让学生能自己结合生活实践,自主运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38):3-4
语文课程应"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的规则"。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教给学生在阅读中借助语言文字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提取语言信息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文体的特点找到这种文体独具的文学价值,然后采用吻合这种教学价值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品味不同文体的语言表达特点;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重视背诵,重视语言运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品鉴语言,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是因为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语言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是因为中小学设置语文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语言运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把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品读,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神韵,让语文课堂散发美味。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书本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悟出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准确性、生动性和鲜明性。这样,语言文字不再是枯燥的内容,而是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进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品读,但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力量更是推进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背后习得语言生成的规律,获得语言运用的技能,感受语言的文化熏陶,值得语文教师不断探究与深思。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而且是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语言训练应摆在语文教学的中心位置。然而教学现状又是怎样呢?所见所闻,依我看,存在三重三轻:重情节内容的疏通,轻语言的理解;重写作方法的传授,轻语言的推敲;重篇章结构的分析,轻语言的运用。针对这一现象。省教委在《关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品读,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神韵,让语文课堂散发“美味”。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语言训练要避免机械、单调、乏味、令人生厌,形式应丰富多彩,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乐此不疲。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有一些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充分把握语言文字的内涵,并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加工、表达、运用,进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语言之美,深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现从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意义入手,浅谈当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聚焦语言现象、悦读语言文本、涵咏语言韵味、展开语言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曾明确提出,语文课应该"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显然告诉我们要依据语言表达的规律和学生言语学习的特点,构建相对完整的"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个整体把握语言、重点理解语言、选择积累语言,到运用表达语言的过程,最大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高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了解社会,认识自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的熏陶,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觉。是由语文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  相似文献   

15.
语言文字训练的最终的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语言。教材中精选的那些典型的作品,其语言精雕细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上下功夫,特别是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语句作为培养点,让学生进行比较、揣摩、欣赏,使其获得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从而达到着眼语感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叶老曾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书本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品出语言文字的“味道”,悟出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准确性、生动性和鲜明性。这样,语言文字不再是干瘪和枯燥的内容,而是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激发积累语言的兴趣,进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如何让学生“品”出语言文字的“味”来,真正使学生感到语言文字味道好极了呢?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已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可是,语文课一强调训练,往往容易形成机械操作,教师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懂得语言的字面意思,忽视启发学生去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情味,课上得干巴巴的,使学生索然无味。 “以情动人”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是以“语言”来达“情感”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还要注意启发学生体味语言表情达意的效果,感受体现于一定语言形式之中的语言的特有的情味。“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和词典是不够的。”(叶圣陶语)要让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学得生动活泼,语文课一定要重视启发学生感受语言的情味。感受语言的情味,可以从如下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我们必须要用好每一篇文章中精致的可咀嚼的语言文字,研究出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生长点,让精妙的语言成为维系民族文化的血脉.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字的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尤为重要,要在语言文字上让学生读懂、会读、会理解、会联想;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联系、想像的能力和开放性、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儿童在思考问题时会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思想的形成、表达与交流是借助语言材料来实现的,反之,思维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言语交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