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损伤,对一般体育活动参加者来说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影响劳动能力;对运动员来说,就会影响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妨碍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中学生来说,就会影响学习,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为了确保中学体育锻炼和训练的正常进行,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思想认识到位   一个体育教师应首先明确增强体质和预防运动损伤是相辅相成的,尽量减少运动损伤,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是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能认为,“运动损伤不过是一些小伤小病,都是偶然发生的,无足轻重”,“要锻炼,要出成绩,损伤是难免的”,等…  相似文献   

2.
罗金志 《考试周刊》2010,(43):151-152
在体育业余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和预防是一个重要而又易被忽视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如何防止运动损伤是各位体育教师和体育训练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汉中市11—16岁的在校初中业余体育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过程中受伤情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以更好地促进中小学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3.
薛和平 《陕西教育》2008,(12):60-61
一、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思想上不够重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预防运动创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没有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体育教师及学生应充分认识运动损伤,在体育活动中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生损伤情况,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防止更大的伤害。一、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1.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认识不足,预防措施不当。体育教师、学生和运动员思想上轻视运动损伤,认为"常运动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预防教学、训练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规律、直接原因以及预防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让教练员、运动员、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认识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运动技术和战术的特点,掌握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更好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是一个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体育课教学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事故的发生。一、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1、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与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有些教师认为,要锻炼,伤病是难免的。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就会出现忽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上课时不注意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的现象。2、身体素质差或技术动作不正确。学生身体素质的好坏…  相似文献   

7.
运动损伤一直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如何防止运动损伤一直是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对扬州中学近3年来15-18岁业余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的受伤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1.问题提出: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的大敌,是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分析研究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加强防范措施改善运动条件,改善体育教学和训练方法,更有效地发挥体育运动在增强体质上的效果,将运动损伤率降低到最低限度。2.研究方法:对连云港体育运动学校已经发生的57例运动损伤,通过观察、研究,基本确认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且找到了可以避免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些具体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依据,以便更大程度的避免和减少各类损伤的发生。3.结果:通过对运动损伤的研…  相似文献   

9.
蔡彬 《成才之路》2011,(30):70-71
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的积极起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使人体跳过更远距离的运动项目。跳远是锻炼身体的手段,经常练习跳远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快速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调节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高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的能力,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所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都把跳远作为主要教学和锻炼项目之一。由于跳远运动中存在着运动损伤的因素,因此我们通过跳远运动员受伤情况的调查,找出了跳远运动员常见的损伤部位和致伤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运动员受伤的措施和方法,供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和从事跳远运动的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青少年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邯郸市和石家庄市部分中学业余田径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中学业余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低,教师缺乏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和应有的预防知识,学生也缺乏必要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建议针对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科学训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或大学生在体操训练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发生各种运动损伤。通过对体操运动损伤的研究调查,初步揭示损伤的一般规律,针对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提出一些合理的预防措施,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积极损伤后处理,确保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促进体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部分跆拳道运动员损伤的原因、特点和关键部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跆拳道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之后,将会产生巨大生理及心理的障碍,这些障碍将直接影响以后的训练、比赛和健康恢复;②目前大多数运动员自身十分缺乏预防损伤和损伤后应该及时采取的心理恢复方法、措施等方面的意识和知识;③部分教练员对运动员事先如何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视不够,措施乏力.文章根据跆拳道运动员目前的损伤情况及其心理反应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心理恢复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并且常常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顺利进行。而在运动损伤中最为多见的就是急性闭合性软组织的损伤。本文通过对这类损伤的分析,意在使大家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对所发生的损伤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处理和治疗,这也是一名合格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给学生身体带来损伤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而且又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找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这是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的。体育教学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看来,中小学生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主要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一位著名的运动学专家曾经这样说过:“每个运动员身上至少有三处伤!”但是大多数运动员因为有严格的预防和专业处理措施,因此很多运动员在遭遇运动损伤之后能很快恢复。但对于热爱各种锻炼的普通读者而言,如果遇到运动损伤后因处理不当而延误了治疗,甚至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影响了运动机能。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学生运动损伤的事件。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体育项目特点、学生运动技术以及学生的身体状况等,都有着直接的联系。运动损伤不仅会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终身的身心健康困扰,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对运动损伤的研究及预防。本文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寻求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以期指导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全面提升对运动损伤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发生并且常常困扰着运动员和教练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顺利进行。本文通过对这类损伤的分析,意在使大家对其有一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对所发生的损伤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处理和治疗,这也是一名合格体育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素质。  相似文献   

18.
对于足球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运动损伤是指运动员在足球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对其身体的各种伤害。足球运动在全世界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由于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意识水平和对自身的机体的要求都在明显地增强。但是,绿茵场上竞争的激烈性以及个别运动员不良的职业道德等也使得损伤现象加剧,致使人们常常为一代球星因伤痛无法参加更多的比赛而惋惜。因此。了解损伤的原因,寻找预防的措施,从而减少运动员损伤的发生,不应只是队医的工作,教练员及运动员本人也应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健康第一”思想的贯彻.体育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视,很大限度地预防了体育课堂上的运动损伤的发生。但课余体育锻炼中,没有体育教师的组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放松、自我保护能力较低等原因,造成运动损伤的增加。本人通过学校医务室调查了学生体育锻炼造成的运动损伤情况,发现大部分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课余的体育活动中,重大的运动损伤全发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现在的运动损伤发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的比例较大,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的运动损伤,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预防、避免损伤的发生和减轻运动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运动技术必须以身体动作为表现形式,而身体动作表现以人体解剖结构作为基础。由于篮球运动强度大、对抗性强,因此在训练和比赛中极易发生运动损伤。为了减少篮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本文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期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于学生(运动员)和教师(教练员)的正常教学和训练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