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汉字是至今仍在生气勃勃存活着的最古老的文字,它是我国数千年灿烂文化的载体,又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汉语中融进了极其丰富的人文因素,这是世界上许多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汉字,也必然受到人文因素的渗透。汉字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传统文化的记录和民族心理的投影,因此我们可以说:“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①  相似文献   

2.
汉字是我国源远流长下来的文化底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尤其在当前世界多元化文明文化共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在学生阶段正确培养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本文将对于当前现代多媒体教学背景下关于学生书写汉字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更加贴合学生汉字书写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对策上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化文本的广泛运用。汉字识记和书写普遍被弱化。当下,教育部以书法教育进课堂,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意在呼吁人们重视汉字。在学习和应用汉字的过程中,你是否意识到汉字之美,理解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吗?  相似文献   

4.
承载着人类几千年文化的语言文字,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流工具。汉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好汉字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渐渐习惯了电子输入,这就导致了对汉字学习的忽视。汉字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提高识字的效率,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汉字,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识字兴趣,轻松学汉字,增加汉字学习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正>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它代表了中国人的思想与智慧、文化和文明,是音形义完美结合的"艺术品"。1955年1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各级学校推行简化汉字的通知》。简化字的推行无疑方便了书写,对扫盲、普及文化有重要意义,但它的表意功能渐渐衰退,文化内涵也随之消解,这使很多汉字成了简单的符号,人们从字形上  相似文献   

6.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直被国人所运用。汉字记载了中华历史,传递信息,充分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天许多人提笔忘字,这种现象的出现提醒着广大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汉字听写,使汉字听写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理解记忆每一个汉字所代表与传承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造、发展、演变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人民的智慧、灿烂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更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发展、社会的繁荣变迁、历史的更迭演变、智慧的传承发扬……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要带着学生讲汉字、写汉字,更要带着他们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借汉字的教学传递文化、讲解历史、感受文明……因此,在一年级上学期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尝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任务群完美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字理识字”中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大约有6000年的历史。 汉字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几千年来,它为人们交流思想、保存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今天汉字仍是我国正式使用的文字,还将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不可否认,汉字也有很多缺点,这就为人们学习、工作和交流思想带来了不少麻烦。例如,有些汉字的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更确切地说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凝聚着千千万万华夏儿女的智慧结晶。青少年学习书法,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学习书法,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培养了其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刻苦自觉的学习能力,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自信、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宏观上讲,对整个社会整体的文化自信,国家的繁荣昌盛,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汉字本身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兴趣,还能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文章主要从传统文化出发,研究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希望能为教学汉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阴阳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这种学说制约着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汉字文化的发生、发展也浸透着古代阴阳学说的思想光芒─—阴阳生克的辩证思想,它影响。制约着汉字的构形,汉字的演变、汉字书写等汉字文化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的重要使命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书法是最为独特的艺术。书法以汉字为载体,汉字是记录民族语言的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把字写端正、写正确、写美观,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历史,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汉字以及民族母语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刘丁明 《考试周刊》2013,(42):18-18
书法作为我国一门独特的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但是它的传承与创新始终离不开汉字文化的根底。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支流,处处体现着艺术精神的一种民族性及文化品格的一种本土性,它是艺术生命血脉的一种延续。本文就书法的文化传统及其所蕴含的精神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继承与发展我国书法文化传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象征,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然而,在应试教育导向下,学校书法教育日益淡化,学生的书法水平令人耽忧。为此,呼吁书法教育,重新认识书法教育的功能,很有必要。一、普及民族文化的功能汉字首先是为实用服务的,它是我们一切中华文化积淀的载体,更是发展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工具。通过书法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写好汉字、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弘扬我国书法艺术,增强对悠久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有德功能在古代,人们极为重视书法家的品德修养,甚至达到…  相似文献   

15.
河南电视台联手爱奇艺网在2013年的暑期联手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汉字英雄》。这档在娱乐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的文化类节目,不仅展现了汉字的魅力,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汉字书写及传统文化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见证,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所在。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学好汉字对于更好地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汉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汉字、识记汉字的效率,激发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帮助学生们快速入门,轻松学习汉字,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字之一。要想把汉字写得好、写得美、写得快,就得练字。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运用一支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创造出了丰富而灿烂的书法艺术。近年来,以小巧玲珑、使用方便的钢笔为代表的硬笔又形成了我国独有的硬笔书法,使传统的中华书法艺术瑰宝大放异彩。当今,雨后春笋般的各种书法出版物、书法比赛、书法学习班,弘扬着优秀的中华文化,陶冶着人们的美好情趣,增强了人们之间的友好交际,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其势可喜可贺。中小学生是个人综合素质全面养成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书法的最佳时期,我国许多优秀…  相似文献   

18.
书法艺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精英和独有的文化骄子,在沉睡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又重新崛起,以其神奇的魅力凝聚着民族的灵魂,陶冶着海内外人们的情感。然而,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主张:其一是认为汉字已不适合书法艺术发展的需要;其二是尽管肯定了书法对汉字的依存关系,同时却又执着地把这种关系说成是汉字象形的升华。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就汉字的社会性能进行一些探讨,恐怕对书法的学习和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A2):15-16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汉字、书写汉字,能够从中学习许多东西,从而增强人们的人文素养,但是在现今的社会当中,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当中渐渐摒弃了书写汉字的方式,转而使用手机或是电脑等形式进行文字上的交流,再加上现在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年轻一代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在汉字的使用方面也存在巨大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初中生为例,探究了规范初中生汉字书写的策略,并对提升学生汉字应用能力的对策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加强初中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百科全书,又是民族文化、华夏之魂的载体,它深深地嵌镌着民族的历史脚印,它顽强自信地展示着与众不同的超凡风采。汉字字形对中国文化影响深广,传授一定的文字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我国的文化。哲学家德里达认为汉字可能更有助于人们认知世界。中国人只要用汉语来思考、写作,就注定会产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因为汉字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汉字的象形特点,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缩影,它自然而然让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