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会使他们感到不安、紧张、恐惧。尤其是午睡环节,他们的这种情绪表现就更加明显,并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2.
王民君 《早期教育》2006,(10):34-34
攻击性行为有口语攻击、身体攻击和破坏物品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攻击行为大多表现在身体攻击和破坏物品两个方面。引起幼儿攻击行为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称儿童特别是幼儿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专注干自身,很少考虑他们以外的人所知觉的世界,在皮亚杰看来,这种自我中心性贯穿在儿童认知活动的所有领域,影响着他们的知觉、语言和社会互动,过去20余年的研究表明幼儿并不像皮亚杰最初说的那样自我中心化,而且他们采择其他人观点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步改善,但自我中心仍然准确地描述了学前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许多特点,并且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适应价值。  相似文献   

4.
独立性是指儿童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无助的生物体长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我班幼儿十分喜欢涂涂画画,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里,各个班级里都有"娃娃家"这个游戏,而且幼儿都比较喜欢玩这个游戏,从这个方面,让我对小班幼儿"娃娃家"游戏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7.
姜飞 《学前教育》2010,(5):29-31
新学期,我们班又新插了3名小朋友,在开始的几天里,他们总是问:“老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啊?”这时候,班里别的小朋友就抢着答,有的说:“吃完饭就接了。”有的说:“起床就接了。”答案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应当坚持保教并重,寓教育与生活中。采取"小标志"的方法,为幼儿提供了亲历、模仿、实践和不断修正自身行为的各种机会,可以有效地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任何新颖、陌生、有趣、不协调、神秘或难以理解的事物都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以自己的方式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这是《纲要》中幼儿在科学领域中的特点。因此,培养幼儿观察力,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去认识周围的世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较为模糊,其行为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但小班幼儿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最适宜。  相似文献   

11.
李海霞 《学周刊C版》2019,(4):176-177
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是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自理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直接影响,有助于他们社会性的良好体现,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班幼儿年龄尚幼,且进入幼儿园时间不长,因此自理能力普遍存在着不足。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需要认识到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探索有利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有合作行为、谦让行为和分享行为,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其分享行为发展有很大的局限,加之独生子女被几代人娇惯,刚刚进入小班的幼儿很难适应集体生活,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众多的困扰。科学指导幼儿学习分享,对幼儿的健全人格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61):192-193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生活,培养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动手动脑能力。社会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策略,有耐心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盛超一 《学周刊C版》2014,(11):214-214
自理能力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别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各种策略,有耐心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幼儿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常规的好坏决定着这个班一日活动是否井然有序,在平时工作中,要非常重视幼儿的常规教育。幼儿一日活动中良好的常规的养成包括很多方面,如: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制度;各类活动和休息时间的安排;幼儿基本的行为规范等,有了良好的常规,才是保证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如果从小班开始就建立良好的常规,就会使我们三年受益。对于幼儿常规的教育,主要从幼儿年龄特点、教师的作用和家长合作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因此,在幼儿时期,教师应该着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教育,在小班就要开始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作者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自身在年龄较小时期的行为过程的自我管理的综合体现,与幼儿初始阶段的认知、情绪以及意志等行为密切联系。要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培养幼儿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情况分析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园,特别是小班幼儿常见的行为之一。开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小班幼儿发生打人、推人、挠人甚至是咬人等。攻击性”行为的高发期,下面我们通过对小班幼儿浩浩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个案研究,以寻找解决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89):188-189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区域活动占了主要部分,小班幼儿由于刚进幼儿园,开始学习生活,因此,生活化的环境和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才有亲切感。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源于生活;数学区域活动内容要紧扣生活;数学区域活动场景要再现生活。生活化的数学区域活动能把理想和实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感悟美好快乐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