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既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提供解决问题的基点"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  相似文献   

2.
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指的是把现实世界中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关的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或者用数学方法主动地去观察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有关问题。而作为教学中的"数学应用题",一般是指作者或教师以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为基础构造出来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孙庆亮 《考试周刊》2013,(35):83-8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梳理出10个核心概念,"应用意识"是其中之一。还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和抽象数学的知识,体现学用结合,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真正沟通,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而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实际"与"知识"联系起来,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才是培养应用意识的最终目的,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意识是2011版课标提出的十大关键词之一,明确指出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根据课标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教学时,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培养:问题源于生活,培养应用意识;实施开放教学,强化应用意识;知识回归生活,提高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基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是学习者学习的基本条件,任何脱离特定情境或场合的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学习能使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有效迁移应用到解决社会生活中去。由此及彼,对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作业设计的研究,也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作业的特征和类型所谓"基于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数学作业",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捕获真实情境或情境脉络,借此提出数学问题,让  相似文献   

8.
余世玉 《小学生》2013,(1):78-7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一、体会数学价值,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活动意图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个充满疑问与问题的现实世界中,学会把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本次活动设计是在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活动意图数学教学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个充满疑问与问题的现实世界中,学会把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本次活动设计是在三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追求。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广泛的应用性是数学发展的动力,近几年来中考数学命题在这方面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并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处理周围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新课标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提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数学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掌握知识、解决一些现成应用题的层面,应该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学会应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价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方面,以下几种方法比较可行。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探索规律"这一内容,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亮点之一,主要分布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领域。教学实际中,有序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规律"的探索活动,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探索规律的基本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更有利于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方法去分析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数学的起点,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将生活中的资源带入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感悟数学,从而促进学生将数学与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提升学生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但是我国的数学教育对数学的现实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变成了一种"精英教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利益被牺牲了.由此可见,将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数学教育中是十分有意义的.教师在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的同时也应该注意避免矫枉过正.本文就"中学数学教育中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我们在教学中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精选  相似文献   

17.
空间观念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习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方法,增强学生用数学思考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逐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8.
学生应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数学教学中并以跃跃欲试的状态,试图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求应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巨陆 《广西教育》2013,(17):15-1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现实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提炼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努力地促成学生将其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而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数学应用”将是我们今后教学过程中应努力的目标取向。那么,如何让数学应用走向更深处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兴 《成才之路》2014,(33):89-89
正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数学因素,积极发现这些因素并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开拓多种应用路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发现并解释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应用意识。一、用眼观察,探寻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