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武术训练体系中,功法练习是作为学习武术的基础而存在的,然后套路练习,学习和掌握各种技击方法的做法和力法,继而对每个技击动作进行剖析讲解,进行双人攻防练习,了解技法的用法,然后过渡到对抗性练习和实战。然而在现在的武术教学.训练、大众健身中,武术套路成为主要内容,功法只是被当成一种附带产品一带而过。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太极拳文献资料及身体实践,总结归纳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注重习练桩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其唤起太极拳习练者对习练太板拳桩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习练太极拳要求做到心情平静安宁,身体各部位姿势正确,动作柔缓连贯均匀,意识、动作和呼吸要求三位一体密切配合。太极拳独特的姿势动作、符合现代科学的整体运动规律及身心双修和广泛性适用人群的特点,在养生方面有着越来越显著的功效,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王冬生 《考试周刊》2015,(14):98-99
本文从习练太极拳架的重要性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方面,对强化太极拳教学效果进行探讨后,认为太极拳传授者除了提高自身的理论和技能修养外,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多练、多看、多思,使学生能够将太极拳理融入到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使太极拳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进而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习练太极拳时膝关节疼痛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太极拳技术动作,练习者运动量、下肢肌肉的收缩力及韧带的牵拉力等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结合老年人的膝关节生理机制,正确地分析疼痛产生原因,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是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取得良好健身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念动训练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极拳教学实验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念动训练这种心理学训练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具有很多优越性:掌握动作更快、动作质量更好、记忆的动作更多。建议在太极拳教学的各阶段中合理安排念动训练。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的精华,习练太极拳,不仅能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能够领悟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已成为习练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之一,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武功与其它武术运动不同.太极拳动作轻柔、连贯,一气呵成,而其它武术动作刚猛并进,动作分隅较明显.不少同学认为太极拳难学或者不愿学.觉得太极拳太温柔,适合于老年人等一些不正确的观点.针对这些观点.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太极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合肥市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太极拳活动习练者中64岁以上老人占大多数,其中女性习练者比例明显比男性习练者高;习练目的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为主;习练内容相对丰富,以简化太极拳为主;大多集中在公园、广场等,以自发的集体习练为主.据此找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太极拳运动在合肥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普及,提高广大合肥市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切实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志强 《成才之路》2010,(31):62-63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太极拳中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揭示了太极拳中的矛盾运动,以期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习练太极拳,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以中国传统化为理论依据,集拳法、功法、用法于一体,无论在技术、生理、力学上都有相当哲理存在,因此练拳须明理,只有在拳理指导下,才能找到正确的练习方法,以免误入歧途。章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如何在拳理指导下修炼太极拳方法问题,以供习练参考研究,一为明无极之理,通过静站无极桩等产生内气,培养太极拳内涵意识,二为静练慢练,养练结合,来认识技击规律,揣摩规范动作,调节习练心态情志,三为练拳必修功,拳功一体。练功以丹田为核心,培养内气,达到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害,混元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科研方法,首先对太极一词以及太极图含义、太极拳及其名字的来历进行了阐释;继而以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分析探讨出太极图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定势、动作变化和过渡、动作运动轨迹以及动作技击阴阳变化的丰富联系;从而得出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中,引进太极图及其哲学原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文化、太极拳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记忆、和规范,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晏心平 《考试周刊》2011,(54):162-163
太极拳教学是对太极拳动作的认识活动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设置明确的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将有利于主体对太极拳动作的认识。同时认识的观念化,有助于人们对动作要领、规格和方法的把握,使动作规范化。认识活动由观念化向意念化的转化,将促进学生对动作内在"神"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太极拳教学之管见──兼谈技能迁移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对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作者根据在高校中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分析了运用技能迁移进行太极拳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较快地记住动作、较好地掌握动作规格、有效地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为太极拳教学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太极拳的三维理论,从崭新的角度更清晰明了地解释了太极拳的习练要领,更为全面地探讨了科学习练太极拳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鄂彩荣 《广西教育》2011,(22):31+48-31,48
太极拳强调心静体松,追求人和万物的和谐统一,强调用养生和技击双重作用激发人的灵肉潜能,全方位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开发人的创造潜能。2006年,我们开始引进太极拳,开发我校的民族体育特色项目。虽然当时整个广西还没有一所小学有习练太极拳的先例,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开展有少儿太极拳训练比赛活动。重要的是,习练太极拳可以健体修身,对学生有益,且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非常适合在我校开展。于是。我校与广西永年太极研究院合作,借研究院的师资,教授我校师生习练太极拳,以太极拳之和谐拳理推动我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40):124-125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曲阜师范大学实际情况对太极在高校中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太极在高校中发展的多种途径,建议为了将太极拳这一国粹传扬下去,在习练中应采用多渠道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4式简化太极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改革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观察和理解力,提高大学生学练太极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太极拳锻炼的兴趣,对培养他们身体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高校太极拳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24式简化太极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学生选择太极拳课的原因是其动作简单、易学、考试易通过、容易获得学分;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其教学内容简单化,形式单一;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以及教材的使用上,对其精髓的教学有所忽视。这都导致了24式简化太极拳一些精髓内容在课堂中无法完成,引起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具有健身益智的效果.因此,在各大高校中都开设了太极拳课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动作而忽视拳理的现象.本文分析目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