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克利福德·格尔兹阐释人类学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尔兹是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创立者,其阐释人类学目的,是要求人类学应该借助社会话语对文化作符号形式的“理解”,应该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出发,以文化持有者的概念和语言去构筑其世界,进而达到阐释其社会心理、思维方法、价值观和审美观。他的阐释人类学不仅体现在对认识论意义的弘扬和阐发上,而且也体现在对文化符号的破译和对文化行为的“深描”上。特别是他对田野工作中“emic/etic”的新的认知以及他对“地方性知识”的重视和对其含义的扩展,为今天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提供了一种视野和模本。  相似文献   

2.
畲族武术是畲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南派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历史人类学、民俗人类学、社会人类学、阐释人类学等视角对畲族武术文化进行梳理。认为,畲族武术缘起、形成与发展与畲族人民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反抗压迫斗争及社会习武风尚习俗密切相关。畲族武术以独特的地域性、兼容性、延展性及原真性使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教育人类学的应用在民族研究、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丰富成果.从对成果的梳理来看,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存在着学科建设薄弱和应用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当代社会背景,指出了教育人类学突出的应用价值,并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与研究三个方面的需要论述了对教育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诉求.  相似文献   

4.
把语言视作一种交际工具、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文化实践,即一种行为形式的语言观,使得这门边缘学科能够创造性地继续影响它所吸收养分的人文社会学科。从人类语言学这一视角探讨仪式和语言的关系以及仪式语言的特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对于人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以施政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研究,即应用人类学的发展更是引人注目,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应用人类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人类学正在引领着一场管理事务的巨大变革。文章仅从社会营销和文化差异管理的视角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6.
2011年,以"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为题的学术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的立项,标志着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文章在此回顾了文学人类学的发展历程,感谢了支持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前辈,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警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德国教育历史文化人类学,将"文化"与"历史"结合起来,拓展对"人类形象"复杂性的研究范围,将教育人类学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中.德国教育人类学方法论实现了重要突破:在主流人类学范式的互动交流和跨文化背景的持续影响下,形成了关切本体性与多样性的研究主题,确定了研究人类形象的"新双重视角",将人类学经典的田野研究方法与德国本土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传统教育人类学的二元对立式思维、孤立式思维和演绎式思维等被整体性综合思维所取代,德国教育人类学与普通教育学的关系得以重塑.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人学将社会实践视为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动力,将人的全面自由自觉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理论支点、内在要求、必然趋势与最高目的。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人学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唯有将物质生产实践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作为考察人的生存、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学问题的支点,才能为当代中国人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提供正确理论视界。  相似文献   

9.
以旅游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营销学等理论为基础,并以大理鹤庆白族新华村民间艺人寸发标为案例,探讨在现代化背景下,特别是在民族旅游开发语境下,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如何学会"营销"自己的文化,并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及"社会资本"的转换当中,赋予了"商品化"一词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保罗·拉比诺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他在医学及科技人类学领域享有盛誉。人类学在经历了反思潮流的洗礼之后,其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根基受到动摇。保罗·拉比诺的"当下人类学"为反思之后的人类学提供了新的进路。在这一模式下,人类学实践与研究对象活动二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而人类学家的身份则由"客观"事实的记录者转变为社会实践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1.
导演梁碧波的纪录片《三节草》拍摄于1998年,至今已获得国内外各种大奖和好评。作为一部经典的纪录片,其情节感人且发人深思,文章试以人类学的新兴学科——影视人类学视角赏析该影片,从中体验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反思影片揭露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人类学概念的引进,到对少数民族以及社会转型时期教育问题的关注,教育人类学在我国历经了概念引进、研究兴起和学科初步形成的发展历程,正朝着本土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但客观而言,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存在价值模糊、专业共同体缺失、研究主题模糊、研究范畴狭窄、研究方法缺乏专业性等问题。应从明确学科价值、完善专业共同体、拓展研究范畴、创新研究方法论这四个维度,探索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实现该学科本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社会人类学的理论,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藏传佛教尼僧的价值认同以及这种认同与社会价值体系之间的“交涉”①,并就尼僧的性别角色与价值认同的特点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从《论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涉及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以及方法来看,《论语》明显具有人类学的性质,而《论语》中的人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社会组织、艺术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这四个方面,这些丰富的人类学思想是构建人类学本土化的重要资源,是我国人类学分支学科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是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医学人类学作为一种应用理论所赖以确立的历史语境。着重强调了两个主要的理论分支:非西方医学和西医文化。(1)陈述了疾病的成因,医学用于社会控制的政治功能,医治者在非西方医学体制下的文化角色。(2)强调当今的主题是应该把西医当作一个文化系统来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当今的理论应该如何指导研究者去应用医学人类学的专门技能进行针对全球疾病的可持续性防治,比如艾滋病和肺结核。重点在于解释该理论的主要原理,包括治疗过程、健康公平性、健康和疾病的社会结构以及对健康和治疗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重要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以黔东南巴拉河流域的苗族村寨为考察中心,从宗教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对基督教在崇巫尚鬼的苗族社区的传入、传播过程及组织形式进行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7.
山下晋司是日本著名的人类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中很重要的部分涉及观光人类学。本文从1996年至2011年15年间山下晋司编著的四本著作出发,探讨日本有关观光人类学领域的发展变化走向,以及这一领域如何制度化专业化过程。从而揭示,"观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背后反映的则是整个世界的变化,而"观光"的研究扩展到整个社会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18.
我国学界对于布尔迪厄理论的重视和接受,多集中在他的资本、权力和场域等相关概念,对于他理论体系中的另一个核心命题——习性(habitus,又译作“惯习”)的探讨和阐释则相对不多。作为布尔迪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环节,习性有着丰富的含义和鲜明的美学及人类学指向。从审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在文本梳理和批判反思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习性理论的审美人类学维度。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社会记忆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记忆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历史记忆等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二是关于社会如何记忆的探讨;三是针对"社会记忆什么",即社会记忆的选择问题。社会记忆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分析工具,掌握学界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动态对开展相关研究和丰富社会记忆理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1924年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建立.此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确立期、发展期、和自我批判期.通过对心理学、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分期研究,文章探讨了每个时期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进展,以及不同研究取向的差异及其影响.最后,文章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