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3.
为了方便通话,同时减少有害辐射,很多人都想到了为手机配备蓝牙耳机,但如何存放耳机的问题也就因此产生。出自设计师Sunman Kwon之手的这款“Mooon+”概念手机,则创新性地将蓝牙耳机和手机整合到了一起:当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手机上的话筒部分方便地拆下,简单翻折之后就能戴在耳朵上作为蓝牙耳机使用了。  相似文献   

4.
出自设计师Cheol-Ki Jo之手的“自然”概念收音机堪称以一种“贴近自然”的方式实现了收音机音量和频率的调节:它上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称重区”,并配以相应的刻度显示,只要将类似鹅卵石的重物叠加到称重区上,就能调节收音机的音量和频率,重物的分量最终决定收音机的效果,从此收听广播需要记住的也许不是具体频率,而是重物的重量。设计师希望通过“自然”来让发达的现代通讯也能具备一点人性化的趣味。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1,(10):10-10
硅谷创业公司Lytr019日宣布推出世界首款光场相机,它可以捕捉一个场景每个方向照来的全部光线,让用户可以在拍摄照片之后再进行对焦。据介绍,这款相机为采用名为“光场感应器”的核心技术,可以收集进入相机所有光线的颜色、强度和方向,用户随后可以在相机、电脑或手机上重新进行对焦处理。此外,相机在明年还会新增3D功能,用户在拍摄照片后可以转换场景的视角。这种相机将在明年年初正式上市,有内存8GB和16GB的两种型号,售价分别为399美元和499美元,可以分别拍摄350张及750张照片。  相似文献   

6.
冯萍 《视听纵横》2007,(4):32-33
电视“播出季”的“季”并非传统意义上季节的“季”,所谓按“季”播出就是指电视台根据电视收视市场观众收视习惯所呈现出的季节性变化,对频道的节目内容和播出时间安排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年来新闻界出现的“市民记者”这一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记者”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新闻传播的职业化过程;作为职业的“记者”,在新闻传播层面和法律层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而“市民记者”既不具备记者在新闻学层面应有的特征,也有违法律对记者的界定,因此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尝试从近代学科术语生成的角度来考察新闻自由的概念。笔者在文献阅读中,发现"新闻自由"在1930年代前就已经出现,而此前的观点认为是在1944年下半年;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尚不能完全覆盖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并最终在中文世界产生了"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概念的出现是近代新观念不断输入的结果,其流行开来也说明本土存在着支持这一概念生成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9.
符思毅 《大观周刊》2012,(41):25-25
鉴于目前学界对“经学”定义尚有争议,对民国“经学”概念又关注不够,文章试从近代历史学、治世学、传统学术三个角度对民国“经学”概念进行分析,以探究民国时期“经学”概念研究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0.
“口述档案”概念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述档案"概念不科学,也没有必要树立。现在人们认为的"口述档案"其实不是档案,而只是一种辅助档案利用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特别是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已经使出版业的载体形式、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出版的定义及其核心要素的问题.无论出版产品的形态如何变化,出版的生产环节如何变革,出版活动始终是将信息、知识收集、整理并使之可传播化的生产活动,是基于信息、知识的交流分享为目的传播活动.因此,出版可定义为:出版是信息、知识的生产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都市类报纸的文字记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文字水平,更要学会“玩转”手中的相机。新文字记者,既要有一般意义上文字记者的素质和修养,又要有摄影记者的素质和修养。新文字记者的基本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广义来源”、“概念来源”的外延、内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概念来源”就是“广义来源”,但“广义来源”比“概念来源”有更明确的边界,可操作性更强,以“广义来源”统一这两个概念,对于消除我国广大档案工作者对新来源观的神秘感,提高档案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大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娱乐新闻在我国产生之初的实际形态已悄然发生变化,出现了娱乐新闻"概念泛化"现象。本文主要结合理论上新闻的定义和实践中媒体的惯常做法,旨在针对新闻实务中的这一现象做些剖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双重"档案包括重大事件档案和重大活动档案,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经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因此分别从两者的定义,形成范围,载体形式,规律和特征等方面来揭示两者的异同,从而方便保管和利用以及加强人们对其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18.
数据时代,“数据”不只成为社会热词,同时也成为若干学科的重要植入性概念。作为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名词术语,对其进行历史语言学的概念史的考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从历史渊源角度看,“数据”(Data)应发源于数学领域,是从几何领域欧几里得的“已知条件”而来。Data具有“已知条件”“资料”“依据”三义,汉语“数据”则具有“以数为据”的涵义,两者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在“档案数据”的内涵争议中,将“档案”仅视为“数据”之定语与修饰词,是一种对于计算机或计算主义的屈从,并产生了诸多歧义。从数据的档案属性和同义复词视角分析,数据即档案,“档案数据”中的“数据”,可视为对“档案”的重申。  相似文献   

19.
20.
沈坚 《出版参考》2010,(8):11-1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生活中随意套用、滥用“官方”概念的现象变得多了起来,时时抓人眼球。有时甚至提及某一单位(即如学校、医院、企业)的网站,也习惯于将其称作“官方网站”。一时弄得“官网”满天飞,“官方”人士满地走,仿佛不挂个“官”的字样,就不够份量,不足以唬人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