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课程论的角度分析了远程教育活动中课程的定义以及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对“课程”的定义应该从权变的角度,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进行选择;并分析了课程研究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强调由于研究者不同的世界观、认识论的差异,远程教育课程研究中同样存在不同的课程流派,有助于远程教育课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与幼儿科学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现代”本是哲学家乐于谈论的话题,近年来逐渐形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成为我们反思传统教育的思想武器。我们开展“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汲取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营养,对当前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并试图在“后现代”的意义上重新理解科学和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从架构主义到行为主义的渐变过程,其中贯穿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内容、不同技术水平的认知与实践活动。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直至作出相应完整的定义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从视觉运动到视听教育再到程序教学的演变,从系统技术改造教育技术再到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技术的发展,反映出教育技术从一个运动发展到一个领域和专业的演变过程。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受国外教育技术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教育技术界发生了教育技术观念的大转变,从“媒体观”向“系统观”过渡,教育技术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4.
科学范式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库恩科学范式理论的基本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对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意义。指出其积极一面的意义是有利于加强重视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促进学科的多元化发展;其消极的一面是科学范式理论所倡导的“多元化”既可能消解教育技术学不同范式间的对立,也可能加剧教育技术学的分裂。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和解读科学范式理论,充分发挥它的积极的影响,避免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播学是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必须能对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历史视域中的传播学、系统科学与教育技术之间存在复杂微妙的关系。历史的真实是:传播学是教育技术与系统论结缘的中介,对教育技术的影响并不是持续的。立足于这一历史事实,我们既可以厘清“教学设计”(ID)与“教学系统设计”(ISD)之间的微妙差异,又可以辨识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关于教育技术“形似而质异”的“电”、“教”论争的实质:中国解决的是教育技术学科归属的问题,美国解决的是学科深层发展的问题。我们应当在对历史的认知中推进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历史研究,更需要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是属于教育范畴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和组织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对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对推动教育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审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内涵,鲜明地提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石,并对其发展和对教育带来的影响作了探讨,以期引起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郑淮  杨昌勇 《教育学报》2006,2(4):22-25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的话语霸权和研究范式,同时倡导创新和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构教育理论的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弘扬人的非理性和主体间性;批判性地探讨了现代的教育目的、制度和课程体系等,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它们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8.
本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特别是教育教学技术的特点,对远程教育网络设计的目标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分析了山东教育学院远程教育系统实施的技术方案的特点,为未来更为完善的远程教育系统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末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它对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解构、否定和批判。本结合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改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系统科学作为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横断学科,对其它学科有着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该从介绍系统科学中的“整体性”、“熵”、“空隙”、“混沌”等概念入手,探讨它们对于教育技术中媒体运用、终身学习、开发学习的潜能以及教学设计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 ,对女性主义的后现代思考作为一股较为积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焦点。从对现代男权话语的颠覆到对女性话语的寻求 ,从对文明社会以来的特别是商品社会被践踏的女性角色的揭示 ,到女性意识的重建 ;对于当代健全人性话语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强调否定性、差异性、多样性、对话等等,对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我们应当把其思想中合理性的方面融入到我们的教育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刍议后现代道德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道德主张挣脱道德形而上学的纠缠,在一个没有伦理的社会中实行道德抉择.回到道德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as applied to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It looks at the lack of models and cogent ideas. It suggests that whilst Post-modernism is problematic there are Post-modernisms that offer a way forward.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现代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理论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合之处,尤其是在问题意识上有相通性,然而这并不代表马克思就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只能说明马克思具有一种独特的后现代视野。无论是在解构和批判"现代性"的根本方式和根本态度上,还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答上,二者都存在着根本的不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对工业文明的回应与解构,同时它以一种新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崇生态主义价值观,倡导“绿色”经济发展观,为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老子与后现代主义之"巧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即《道德经》作为道家最重要的和最古老的经典,在重视和谐、重视生态、推崇女性等方面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谋而合之美.两者这种"巧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彻底的反思精神,也体现了老子特有的时空超越性.  相似文献   

18.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是面对西方现代化危机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一方面对现代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肯定了现代的积极成果.其实质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的后现代社会。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给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五、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知识如果我们不站在超验的立场 ,而用能帮助我们处理世界问题的复杂系统去分析问题的话 ,那么我们就可能为科学知识的理论研究作出一番贡献。我将再次利用利奥塔对后现代知识状况的分析 ,这种讨论将先从威尔登的一段话开始。反简单性的革命使一个被人们忽视的复杂性或更准确地说是一个自组织的复杂性(受限制的多样性 )引起了包括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文化评论家等许多科学家的重视。当我们知道要结束核武器的进攻或令人呕吐的东西的时候 ,热衷于多样性的、多层次的革命发生了。我们遥远的将来 (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集中论述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及其基本主张,后现代主义四个代表人物--利奥塔、福柯、德鲁兹和德里达的主要观点,后现代主义与新社会运动的关系,以及西方国家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如詹姆逊、哈维、伊格尔顿等人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