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区的成熟,社区新闻越来越受到都市报的重视,但目前都市报的社区新闻,大多零碎地出现在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版面,几乎没有固定的版块和专门的记者队伍,也缺乏系统的社区新闻理念支撑。地处徐州的《都市晨报》一年来不断加大社区  相似文献   

2.
叶令轩 《新闻窗》2011,(2):109-110
相对于党报而言,都市报在读者定位、报道内容、新闻文风等方面与之存在很大的区别,这就对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的选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将对这种"特殊的要求"加以分析,尝试寻找都市报地方新闻稿件选择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陈守湖 《新闻窗》2013,(4):20-21
社区新闻亦唱主角 社区新闻版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都市报的常态版面。有的叫社区,有的叫城事,有的叫邻里,有的叫街坊,版面名称不尽相同,但其择稿标准高度一致——集中刊发社区新闻。  相似文献   

4.
社区新闻的概念早有人提,但社区新闻在都市报新闻报道中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应占据什么位置,一直尚无定论。在社区新闻实践方面,国内都市报中,《法制晚报》在2004年创刊之际便设立一个专门的社区版,一年后又增加到4个版,成为固定的版组。但在其他都市报中,社区新闻更多是以单个版面的形式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设置社区版组并不多见。2007年2月,地处大连的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所属《半岛晨报》,在本地新闻板块中设立社区新闻版组,周一到周五每天四块版,对社区新闻进行更多的开掘。  相似文献   

5.
李军 《传媒》2017,(22):18-20
目前,《西海都市报》在追求新闻创新性和思想性方面,坚持报纸和新媒体都要要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旧观念,根据青海省实际情况和媒体特点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做到读者在哪里,我们的声音就传播到哪里。在新闻生态变革中,新闻生产和新闻职业本身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传统媒体,面对新的发展课题,《西海都市报》如何在逆境中"破茧成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转型?笔者通过多年在《西海都市报》的实践与探索,有很多体悟,现将一些想法与做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陈守湖 《新闻窗》2013,(3):53-54
对于时下国内的都市报来说,时评已经成为其核心新闻产品。国内主要的都市报皆开设有独立的评论版,版次位置显著,影响不断扩大。时评对媒体的主流化建设、品牌塑造、竞争力涵育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观点即新闻一般认为,中国都市报的时评热始于《南方都市报》。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率先在全国综合性日报中推出了每天一个版的时评版。2003年4月2日,增为两个时评版,分为"社论版"和"个论版"。2004年3月1日改版,变成了"社论"和"来论"两个版。  相似文献   

7.
杨杰 《新闻世界》2014,(11):17-18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在转型道路上的探索,时政报道的份量在不断增大。而在时政新闻的重中之重"两会"报道中,新闻竞争不断升级,一些新的报道模式也在不断出现,丰富着都市报两会报道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8.
"视觉新闻"这一专栏充分体现了《楚天都市报》在新闻选择上以及版面设置上的"市民性",同时该栏目注重报道的平衡性,善于利用现场图片让新闻增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社区被认为是新闻的“富矿”,逐渐成为各类都市报、生活类报纸关注的焦点和抢夺的对象。在各类都市报热衷“跑社区”、热衷于用大量版面刊登社区新闻并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情况下,一些地市级党报也开始尝试把“触角”伸向社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竞争的加剧,各地都市报都开始重视社会新闻,尤其是本地社会新闻报道。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翻开北京各大都市报,几乎都能找到社区新闻版面.社区新闻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媒体中占有渐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社区新闻因贴近市民生活而受到读者喜爱。但素材相对单一,题材难以突破,是社区新闻的一个"瓶颈"。将普通的社区新闻写出新意,写得鲜活,是目前新闻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郑州晚报》的系列报道《望女成凤》,为新闻工作者在如何挖掘新闻、整理新闻、追踪新闻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竞争的加剧,各地都市报都开始重视社会新闻尤其是本地社会新闻的报道.近几年,伴随着传媒界一个新的名词"社区新闻"的出现,新闻的触角更是伸到了街头巷尾和普通人的身边,积极开发社区资源,树立了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王溥 《新闻前哨》2011,(3):45-46
在楚天都市报提出主流化转型并全力实践这一理念方针下,体育报道如何贴近读者需求,如何彰显人文情怀,如何在充满胜负悬念的赛事背后呈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如何摆脱新闻同质化的难题?在广州亚运会的"新闻大战"中,楚天都市报的采编队伍,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文的视角,审视每一个事件与人物,在"大亚运"的报道背景下,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报道体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移动互联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纸媒的吸引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作为都市报,与日报一起报道那些政策性的新闻时,政治力量上又明显处于劣势。随着城镇化发展的日新月异,社区的功能日渐突出。因此,都市报在多重压力和机遇下,不得不把新闻的视角转向社区,于细微处见新闻,去抢占基层舆论宣传的主阵地。社区新闻的含义——抓住离你最近的新闻社区是社会学观察、分析社会的一个新视角。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社会  相似文献   

16.
方吉杰 《新闻世界》2014,(10):22-22
面临挑战也意味着面临机遇,尽管在新媒体及市场需求的冲击下国内有些纸媒开始停刊,但更多的则是刺激传统媒体伸出触角,尝试改革创新。以皖西日报社下属的地市级都市报《大别山晨刊》为例,近些年来,《大别山晨刊》一直在利用网站、微博、手机应用等全媒体的"大"和社区新闻板块的"小"尝试创新,打破纸媒"有用性"局限,增强读者与报纸的互动,努力进行纸媒革新。  相似文献   

17.
新闻策划对都市报的发展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都市报从简单罗列新闻的报纸,提升成为更具深度、广度和热点性的综合性媒体,但由于种种原因,都市报在新闻策划活动中还是存在着较多不足。本文从都市报新闻策划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新闻策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闻前哨》记者就当前报业的市场化操作问题采访我,颇有针对性。现将对有关问题的思考整理成文,交《新闻前哨》发表。都市报改版不应该脱胎换骨地变动近年来,都市报的所谓"主流化"改革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报业竞争深入,更多的都市报把目光投向社区、小区,力图从更细更新的领域发力,挖掘新的新闻源、培育新的读者群.报道社区新闻、争夺社区订户自然成了各报采编发行工作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20.
自2011年8月中宣部等在全国新闻战线发起"走转改"活动以来,一大批接地气、有人气的稿件见诸报端。但是,少数都市报的新闻从业者在对"走转改"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误区。只有端正办报思想,切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提升新闻品质,达到锤炼新闻队伍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