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晓娟 《今传媒》2016,(10):53-55
通过选取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在运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数据新闻报道展开分析后,发现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的优势、特征与不足,并尝试提出些许建议,以弥补不足,对进一步完善报道有所裨益,并供其他传统媒体获取经验,进而加快媒体融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马志朋 《今传媒》2014,(5):48-49
2013年,《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报道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笔者主要以2013年《人民日报》对两会的新闻报道加以分析,报道体裁以通讯和评论为主,图表、图片新闻少;信源全为本报消息;报道立场以正面为主,中立为辅;报道内容设置互动性强;报纸排版海报化、网页化。  相似文献   

3.
今年全国两会现场,更加呈现求真务实、不尚空谈之风,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大量有效、有用、有益的新鲜素材,拓宽了报道的题材和视野。浙江卫视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贴近大会议程、贴近浙江特色、贴近热点解读做好报道,共推出《首席新观察》、《两会在现场》、《两会好声音》、《主播当代表》、《@全国两会》、《聚焦两会》六个特色版块,充分彰显中国梦的浙江脚步,传递浙江代表委员参政履职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10,(4):58-58
3月1日,《中国日报》实施了1981年创刊以来最大规模的改扩版。改版后的《中国日报》以“解读中国,点评世界”为报道主题,将打造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的世界一流英文媒体作为目标。旗下的《中国日报(美国版)》和《中国日报(香港版)》将一同改版。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在参加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时,曾写过一篇题为《用心聆听他们都是"明星"》的短评,是针对会议期间一些记者"站台阶,堵明星",时政新闻泛娱乐化倾向而发声的。201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3年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提出,十八大及"2013年两会"的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信息冗繁、创新不足、娱乐化倾向严重。作为一个庞大的"新闻场","两会"对媒体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新闻竞争空前激烈。从一定意义上讲,"两会"也是主流新闻媒体的年度盛会,如何真实、全面、客观地报道好"两会",已成为摆在相关媒体和每位与会报道的记者、编辑们面前的一道严肃考题。  相似文献   

6.
朱萍 《视听界》2013,(4):95-96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媒体比拼竞争力的平台。2013年中国之声"两会"报道亮点纷呈,以民生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在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打造新闻品牌,值得地方台学习和借鉴。亮点一:主专栏大"变脸",更贴近民生《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是中国之声知名的两个主题报道栏目,今年"两会",这两个栏目首次大"变脸",改变了沿用多年的"两会"报道"大综合"旧形式,推出了专栏《2013,我离梦想有多远》,每天求解一个普通百姓感受最强烈、最期待能有所改观的民生焦点问题,从当前和过去一年中最热点的新闻事件入手,  相似文献   

7.
微信全面亮相 2010年广东两会《羊城晚报》开启"微报道"大门,2011年微博联合网络开发出微博墙、记者微博群等形式,2012年出现"微发言""微直播"和"微访谈"的大型网页式"微报道"专题.2013年地方两会"微报道"借力微信3亿之众的注册用户,开辟了新的传播通道.据统计,2013年大多数省区市两会基本实现了文字、图片、音频等不同信息量的微信推送.  相似文献   

8.
今年全国两会现场,更加呈现求真务实、不尚空谈之风,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大量有效、有用、有益的新鲜素材,拓宽了报道的题材和视野.浙江卫视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贴近大会议程、贴近浙江特色、贴近热点解读做好报道,共推出《首席新观察》、《两会在现场》、《两会好声音》、《主播当代表》、《@全国两会》、《聚焦两会》六个特色版块,充分彰显中国梦的浙江脚步,传递浙江代表委员参政履职的好声音. 立足现场做有看点的报道 "干货",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词,成了今年两会流行词.无论大会发言,还是小组讨论,代表委员大都开门见山,直言问题.浙江卫视北京报道团队聚焦浙江代表团的热议现场,发掘浙江代表的鲜明特点,还原代表委员的"实话和真话",坚持做"有看点的报道",体现两会的务实会风和媒体的朴实文风.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运用议程设置理论,采用了内容分析法、抽样调查法,从报道的数据分析、报道的情感倾向、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的形式等方面论证《中国日报》作为主流外宣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有利于国际社会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一带一路"。但是,通过分析发现,《中国日报》对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也存在过于强调经济层面忽略政治和军事层面的报道;报道过程中讲故事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也是《中国日报》在后续的报道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  相似文献   

10.
李晨宇  王迪 《今传媒》2023,(11):96-99
框架理论作为媒介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在体育赛事报道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本文运用框架理论模型,以《中国日报》与《华盛顿邮报》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报道为分析样本,通过比较报道中的内容主题框架、结构框架以及话语框架,研究中美主流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上的不同,旨在为未来我国新闻媒体的国际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月22日—1月29日,江西省"两会"在南昌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两会",江西首次安排了省直新闻单位官方微博的记者作为"两会"注册记者入会报道,由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等官方微博22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级的英文日报,《中国日报》是中国对外宣传的窗口,其时政报道专栏以国内外重大时事报道为主,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变体,它的常用语言特色显著,本文认为,对《中国日报》时政类新闻常用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英语学习者了解时政新闻英语词汇的使用特征,更高效地阅读英语新闻。  相似文献   

13.
党报历来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也是读者获取“两会”讯息的重要来源。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2004年对北京市民所作的“两会”报道系列调查结果,在11家全国主要报纸中,《人民日报》是受众依赖最多的获取信息的报纸,原因是“《人民日报》的权威、丰富一直是其优势所在,特别是在‘两会’这种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报道中,优势更加明显”。①2005年3月14日“两会”结束后,笔者选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4家中央级党报和《解放日报》、《深圳特区报》、《广州日报》3家地方党报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归纳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日报》是我国最重要的英文报纸。把它的新闻标题与国内汉文版报纸的新闻标题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前者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惜字如金,而后者则呈字数增多的趋势。本文以《中国日报》和《人民日报》报道同一新闻的一些标题为例,简要分析一下《中国日报》标题的特点及其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一、《中国日报》(以下简称“中”)标题突出标一件而不是多件新闻事实例如:(中国共产)党将提高党员素质《人民日报》(以下简称“人”)  相似文献   

15.
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各国及各媒体所采用的报道框架均有不同,本文以"3·8马航失踪事件"为例,着重分析《中国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在事件发生后一周内的信息源、报道框架及新闻基调的使用,发现两者报道主要以正面基调为主,当中《中国日报》较多采用政府信息源,并积极关注事件进展,而《新海峡时报》则以评论及人情味框架为主,反映了其避重就轻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16.
阮超 《新闻世界》2012,(5):75-76
本文通过对2011-2012年中4个月《中国日报》的头版内容作定量分析,研究《中国日报》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同时分析英文报纸发展所面临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报》的摄影报道因其浓厚的人文色彩在同行中享有声誉。而富于魅力的新闻人物照片,则更是该报摄影部在许多摄影大赛中折桂的“法宝”。如何解析这种风格?且看《中国日报》摄影记者的口述实录。  相似文献   

18.
吴迁 《传媒》2021,(17):41-42
省级党报是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地方媒体的领头羊.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省级党报纷纷创新报道方式.本文以《湖北日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以2015年至2020年两会期间的优秀报道为基础,介绍了《湖北日报》在探索省级党报跨省联动以及两会报道的经验做法,并总结其在"跨省联动"报道上的创新模式,以期为省级党报两会报道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3,(19):32-32
本刊2013年底14期在刊登《试析央视与地方电视台在"两会"报道中的特色差异——以中央电视台与成都电视台的全国"两会"你报道为例》一文时,因工作疏忽漏掉了第二作者"朱天",特此向作者与读者致歉并更正。  相似文献   

20.
李晨 《报刊之友》2013,(3):39-40
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2012年的“两会”报道被赋予了新的特色,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对我国开展各项工作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对《今晚报》“两会”期间的报纸的研究,分析了《今晚报》作为天津主流纸媒对2012年“两会”报道的特色。《今晚报》围绕很多热点话题,提出很多有亮点的建设性的提议,面对同行竞争,如何更好地“自我展示”,无疑也是国内媒体在两会期间必须面对的一大考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