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伟 《新闻世界》2013,(8):33-34
求职类电视节目作为一种聚焦就业问题的服务类电视节目,其价值导向应该是帮助就业者培养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但该类节目目前的泛娱乐化现象使其偏离这一方向,引发社会质疑。本文以目前的求职类节目为例,从环节设置、形式及内容三个方面讨论求职类节目泛娱乐化现象的表现,从节目的价值导向、功能、媒体的公信力等方面分析泛娱乐化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志勇 《视听》2016,(6):29-30
随着人们生存之忧得以解决,追求快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在此背景下,电视内容生态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倾向,而文化类节目的打造及其比例提升,能够有效遏制这种倾向。虽然泛娱乐化不可取,但是娱乐手段可以为我所用。本文认为,文化类节目的娱乐化转型有其必要性,并从选题大众化亲民化、以文化名义的竞赛、打造文化综艺秀三个方面探讨了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3.
陈小敏  罗琦 《今传媒》2014,(12):83-85
当今全国各大省级卫视娱乐类节目"烽烟四起"之时,已经不再仅仅是荧屏上几个少男少女的蹦蹦跳跳,尤其是当今真人秀类娱乐节目的遍地开花,而成为持续的民族娱乐秀狂欢,那么在当今新媒体、娱乐化时代复杂交织、各种传播手段相融合的"大媒体"、"全媒体"、"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看待时下火热的娱乐真人秀节目就成了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审美角度出发,阐述该怎样去面对当今的电视娱乐秀节目泛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经济文化思想的冲击,我国传媒产业已经形成了新闻与娱乐的合流趋势,并且逐渐延伸成为了传媒的泛娱乐化现象。新闻广播中的泛娱乐化对受众、社会以及媒体本身都有着巨大的危害。本文分别从新闻广播的制造者、听众以及新闻广播的监督方和社会环境出发深入分析新闻广播泛娱乐化的原因.并从以上三个层面提出了抵制新闻广播泛娱乐化倾向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琳 《东南传播》2014,(11):84-86
电视媒体的"泛娱乐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国内外研究者由泛娱乐化现象的表现、危害入手,对于它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本文通过对《第一次心动》兴衰史的研究,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正确地理解人民大众对娱乐的需求转变,完整阐述泛娱乐化产生的原因是媒体在市场化改革中对娱乐产生的误解,希望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研究媒体泛娱乐化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造成电视传播低俗倾向和泛娱乐化现象的终极原因,是中国电视在市场化进程中对利润指标的片面追求。因此,用主流价值观统领中国电视的评价标准是大势所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看来,首先应该有制度保证,“增加新闻类、社教类节目的比例,缩小游戏娱乐类节目的播出平台”。他建议:“把欣赏指数、满意度等软指标变成具有市场导向的硬指标,着力构建电视节目恪守审美与艺术价值判断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7.
管馨予  叶海 《新闻前哨》2023,(16):73-75
适度的娱乐能够使人快乐,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但在资本扩张、技术加持和受众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娱乐不断泛化和极化,形成泛娱乐化现象。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泛娱乐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种社会思潮。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四个自信”的建设,并将文化自信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泛娱乐化现象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现实影响,并从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提出了应对泛娱乐化现象的三条对策——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夯实理想信念根基;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优质文化供给;以先进文化为导向,规范文娱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媒介泛娱乐化时代的到来,使媒介的娱乐属性无限地扩张和深化,事事都在娱乐的进程中进入公众的视野,甚至一度有掩盖其他媒介属性之意.而政治娱乐化作为媒介泛娱乐化这一大背景下的子现象也已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今日头条虽然是算法分发模式的领头羊,但屡次因平台的泛娱乐化现象而受到指责.因此,为了探讨算法分发与泛娱乐化现象的关系,本文采用控制实验法,探究新闻类别和用户点击行为与泛娱乐化新闻数量之间的关联.实验结果证明,由于算法分发能够契合用户的娱乐框架,且算法的类型化推送助推平台运营目标的实现,才导致了泛娱乐化现象的产生.因此用...  相似文献   

10.
余兰 《新闻窗》2009,(4):35-36
所谓泛娱乐化是指时尚生活中出现的一种以娱乐为始终的新社会现象,它依靠现代传媒和高科技信息传播的手段,超越了原来娱乐的领域而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由于娱乐元素无孔不入的渗透,影响了人们原来固有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如今,泛娱乐化已演变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流行和时尚,电视、图书、戏剧、网络这些兼有娱乐和文化导向功能的大众传媒当仁不让,引领着最新的潮流。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是,过度的娱乐则显得肤浅了。不管是真亡、的享,娱乐无论如何不会也不可能帮助分享娱乐的人走上一条娱乐以外的成功道路,也就是说,娱乐一般并不具备思维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平台已经深嵌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人娱乐”和“娱乐人人”成为可能。泛娱乐化的核心在于“泛”,在网络平台中,娱乐的主体、客体、时空和方式均呈现出泛化趋势。当风险、情感和审美被娱乐化后,泛娱乐化的潘多拉魔盒便被打开了,新的社会危机随之而来。而平台的治理、建设和链化应当是最具操作性的破解之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受众对信息类节目需求的增大,特别是对电视服务类节目收视审美的提升.电视服务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通过对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娱乐化现象的分析,找寻此类型节目的美学化的表现特征,探求其娱乐化要素的表现形式成为生活服务类节目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电视文化的娱乐功能不断凸显,不仅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而且趋向于泛娱乐化的趋势。除了各种综艺娱乐节目充斥屏幕外,严肃的新闻也开始被娱乐化,"真人秀"节目雷同泛滥,具有厚重感的历史也被戏说,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本文对此现象作一探讨,呼吁电视媒体应该弘扬人文精神,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殷福东 《新闻世界》2012,(3):156-157
21世纪初,互联网在丰富人们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作为媒介工具也释放了娱乐的社会影响,使得娱乐新闻泛化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数量庞大的网民关注娱乐事件,并以娱乐的心态解读许多本该严肃面对的社会事件。本文试解读互联网的泛娱乐化现象及其社会成因。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吉强在《民生新闻与党报创新》中讲到:"民生新闻源于社会新闻,但它不同于社会新闻,主要体现在它一反社会新闻的泛娱乐化倾向,不以提供娱乐、消遣、迎合人们猎奇心理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娜 《采.写.编》2022,(12):111-113
宏观上,在民主政治推进、文化经济形成、后现代主义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舆论趋向泛娱乐化;微观上,人本能的娱乐需求、生活高压下的减压反应和企图在互联网场域中通过“表演”获得认同的心理使得舆论的泛娱乐化现象日渐凸显。舆论的适度娱乐化有利于信息传播与情绪释放,但过度的娱乐化将解构严肃议题,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导向。因此,在对舆论娱乐化的引导中,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各方应压实自身责任,个人应加强主流价值观建设,三方形成引导合力,共同打造健康、可持续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7.
黄伟  闫春红 《现代视听》2012,(10):56-59
近年来,中国电视的泛娱乐化状态愈演愈烈,纪录片却从中突围而起,这个现象值得深思。本文试从分析泛娱乐化生态中的公众心理入手,探讨纪录片的艰难生存环境,剖析在泛娱乐化环境达到一定程度后观众审美心理的转变,继而对纪录片在后娱乐化环境中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于泛娱乐化现象的批判,大部分矛头直指大众媒体。但在对微博近期的舆论势头观察看来,民间舆论场中的泛娱乐化现象在逐步增多,主要特点包括:由意见领袖带头、娱乐的对象性质涉及严肃社会事件、形式多种多样、出现时间滞后与主体事件舆论热度。这种现象出现是多维因素作用的结果,商品化经济环境作为社会大背景;滋生了后现代主义反叛思想,追求公众的话语权;微博平台创造了民间舆论起势的机会;加上社会压力增大,负面新闻引起的抑郁心理亟需释放,本我叙事要求亟需得到满足等原因。最终形成了微博民间舆论场泛娱乐化的乱象。虽然在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但也要注意到其本质是精英话语权的隐形,呼吁关注社会焦虑心理以及促进法治观念的普及。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栏目改版的需要,最近我们对一些优秀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进行了观摩学习和比较。我们发现,近年来,国内一些成功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进行了宝贵的尝试,突出情节性、故事性、悬念感成为一种新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娱乐化倾向。 一、对电视新闻类节目娱乐化的理解 娱乐化并非传统观念所理解的,是  相似文献   

20.
要闻·信息     
国家广电总局1月25日印发的《2006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强调,要进一步改进广播影视文艺、娱乐、情感类节目,着力提高质量、品位和格调,抵制低俗之风,净化荧屏声频。采取措施解决主频道、主频率节目弱化新闻、泛娱乐化倾向和电视剧播放过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