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文军 《军事记者》2013,(3):I0002-I0002
有的军事摄影图片让人扫一眼就不想再看了,有的却能久久地留住读者的视线.甚至让人百看不厌。原因何在?关键是耐看的图片除了给人视觉美感的吸引力之外,还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够让人久久回味。而《琛航岛星轨》这幅作品,就具有这样的魅力。画面上,南中国海湛蓝的夜空中,一颗颗星星划出一圈圈银白色的线圈,在美轮美奂的视觉效应中,让人想到时光的流逝,而这些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在图片左下方的视觉点上,是一盏闪烁的红色航标灯。它既是提醒船舶航行安全的标志,也似乎包含着另一种寓意: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与领海.谁也别想侵犯l而图片右下角的火炮阵地.也用视觉语言佐证了拍摄者的用意.并表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官兵对职责使命的坚守与担当!要挖掘和体现军事新闻图片的思想深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开动脑筋,借助各种手段和景物.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幅图片,就是拍摄者利用相机B门慢速度曝光拍摄的。要拍摄出这样的图片,摄影者本身应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图片的深度,说到底是由摄影者的思想深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图片的瞬间冲击,快速完成了对阅读者眼球的吸引后,即完成了重要使命。而事件现场精彩的背后图解、引申寓意、思想深度是随着时间推移和阅读者的深度阅读而慢慢显露。当读者精神情感与形象画面再次撞击,优秀新闻图片生命的火花便重新燃起。海地地震两年了,重读地震后的一组图片令人心灵震  相似文献   

3.
戴天财 《新闻世界》2013,(9):271-272
《今日浙江》杂志图片专栏《长镜头》推出的图片专题报道有效地赢得读者,获得好评。实践证明,图片立新闻要做到“三优先”,新闻照片的思想深度优先、新闻照片的形象价值优先和新闻照片的视觉趣味优先。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9日起,《湖南日报》推出一个彩色专版——《湖南印象》旅游副刊,深度挖掘湖南的旅游资源,以文字的优美、视野的广度、思想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和图片版式的大气精美吸引读者阅读和收藏。图文并茂,第一看吸引注意力《湖南印象》的照片用得多,题图都是大  相似文献   

5.
纵观我国党报,特别是一些省地县党报的新闻图片质量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与提高宣传质量和读者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图片的题材显得单调,配合式、图解式、一般化的偏多,深度、力度不够,可读性和感染力不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报的新闻图片质量如何提高,有哪些环节、哪些思想影响了质量的提高,作为一个重大课题来研究。提高新闻摄影质量,究竟有几个必须做好的环节,妨碍  相似文献   

6.
苏巧将 《新闻战线》2020,(17):103-105
专题新闻摄影呈现给受众的是图片,展示的是摄影记者的思想深度、价值取向和表达能力。从高度、深度、温度、力度等维度入手,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政经专题、人文故事、监督报道,是提升专题新闻摄影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几年的摄影记者工作实践,笔者觉得新闻摄影的艺术性仍然是一个主题。笔者的体会是,在传统媒体、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就应该以瞬间性强的单张图片为主;在深度报道中,应以多视角、多层次、多张图片的形式去报道事件本身和它的延伸。在真实性原则下把新闻图片拍摄得更有艺术性。自新闻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新闻图片的现场拍摄,如何更贴近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件,第一现场就成为了高难度的摄影题材。因为,可观的海量信息,就存在于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图片的情感分析已逐渐成为情感分析的潜在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与总结了图片情感分析的历史与现状,有助于相关研究工作的推进。[研究设计/方法]从传统的视觉情感分析方法和深度学习两个方向对图片情感分析相关研究的技术方法进行梳理并评述。[结论/发现]随着图片情感分析粒度的细化,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在于深度学习算法和标注方式的优化;同时,加快带有情感标签图片数据集的开放进程,可以更好地推动研究者在此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价值]深入梳理了图片情感分析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为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威 《新闻前哨》2005,(9):92-92
作为新闻摄影专版文字表述形式之一的“新闻解读”,通过对相关图片的剖析、解说,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和理性的愉悦,进一步增强了图片新闻的深度和厚度。图片新闻也借助“新闻解读”,丰富了报道形式,锻炼了摄影记者的写作能力,造就了图文并茂、情理交融的魅力。一、“新闻解读”关键在一个“透”字湖北日报摄影画刊改版后,我先后拍摄过不下十个专题,但真正接触“新闻解读”的写作还是近几期的事。说实话,作为一名有着十多年摄影经验的记者,自己在拍摄新闻摄影专题时,感到困难的不是画面的拍摄与舍取,而是对新闻事件和  相似文献   

10.
张洪 《新闻传播》2010,(3):71-71
新闻报道中的深度报道以其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探索新闻事件的原因、发展和结果,而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成为媒体提升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深度报道具有思想深、内涵深、分析透的特点。它不是平面、单向、直线性地反映事物,而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侧面、多视角、多方位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当新闻文字与新闻图片在现代报刊中“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方针在新闻界形成共识之后,一个新的攻关课题又摆到新闻工作者面前,那就是如何提高新闻摄影作品的质量,向新闻摄影主题的深度掘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从新闻摄影报道中获得更多新闻、更多知识、更多美感、更深思想的需求。于是,一种容量大、感染力强、由多个瞬间画面构成的,能够把一件事件、一个人物的形象、精神表现得更为丰富,揭示得更为深刻的摄影报道体裁——组照,近年在现代报刊中异军突起,成为报纸与电视新闻抗衡的“核武器”。  相似文献   

12.
关于记者多读书的论题,也许有的记者会提出质疑:难道记者读的书不够多,究竟要读多少才算“多读书”、读够书?况且互联网这么发达,查找资料还不容易吗?笔者认为,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文章也是靠思想而立的。记者的丁作不是简单的复制现实,为社会提供新闻的同时还要提供思想和知识。文章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思想含量的高低,如果记者思想没有深度,新闻报道就很难有深度,纵观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皆以思想的深刻、新颖、博大而流传于世。这“思想站立与深度”从哪里来呢?那就要记者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多创新。  相似文献   

13.
韩磊  叶青  郑云飞  邱源 《编辑学报》2021,33(2):231-236
介绍国外优秀生物医学期刊深度查证学术图片的特色流程——图片数据完整性分析(data integrity analysis)专岗审核.期刊在审稿流程中设置了图片数据完整性分析的专门岗位,由具备丰富Photoshop软件操作经验的图片分析师,对经同行评议后稿件中的图片进行技术分析,配合作者提交的源数据,审查图片是否存在各类...  相似文献   

14.
在新闻摄影报道中,专题摄影是区别于单幅类新闻摄影的另一种报道形式。在专题摄影中,强调的不是每一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也不是一味追求时效上的及时性。相较于单幅类摄影,专题摄影用多幅照片、多种角度,可以在更长和更广的时空领域更深度地对某一主题进行报道,使报道更具深度、广度和层次,以达到立体体现报道主题的效果。所以说,专题摄影中的每一幅图片必须具有不可替代性,而每一幅图片之间又  相似文献   

15.
一、新闻摄影现状分析 当前图片报道几多几少的现象仍然突出:摆拍的多,抓拍到鲜活的少;唱四季歌的多,有特点的少;反映动态的多,深度报道的少;事件新闻多,典型人物少;社会新闻多,经济新闻少;一般性的多,重大主题少。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相似文献   

16.
新闻组照是由若干幅相互联系的新闻图片组成的作品,它通过记录新闻事件、讲述新闻故事、展现社会现象来表达新闻主题。①有人称新闻组照为深度摄影报道,因其真实直观、生动形象,在全媒体时代深受用户青睐。②与单幅照片相比,新闻组照要求摄影记者必须增强讲故事的意识,充分挖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以体现深度报道的特征。要讲好新闻故事,需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17.
杨美琴 《编辑学报》2012,24(6):547-548
分析医学期刊中图片存在的2种典型错误,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编辑人员责任心不强。指出审读或编校论文中的图片时应从多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照相机是最客观的,摄影家是最不客观的”。对此,我的理解是,摄影记者的思想高度已成为未来新闻摄影的核心竞争力。思想的高度如何通过图片表达,这不仅是运用镜头的角度,还包含着摄影记者的思考。“在大众文化传播的时代,传媒的作用一面是由大众传媒的传者和受者的文化趣味决定的,反过来又导致大众文化中的受众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进一步平庸化。”这就要求摄影记者重视镜头的力量,使镜头表达的思想有一定的深度。  相似文献   

19.
田悦 《新闻前哨》2005,(9):93-93
厚报时代,随着读者对图片信息需求的增大,报纸运用新闻图片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除了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显要位置吸引读者眼球外,加大了以新闻摄影专题为内容的摄影专版的力度和深度。过去,很多报纸都设了摄影专版,但这类专版新闻性普遍不强,有的片面追求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有的追求图片的数量,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有的甚至以副刊形式出现于版面。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专版的重新定位已引起业界的思考。湖北日报摄影部对摄影画刊的探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菖鹂 《青年记者》2012,(23):30-31
近年来,笔者主要从事党报社会新闻深度报道的采编工作,在实践中深深感到,深度报道理性深度的挖掘和情感力度的表现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应该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放眼当今平面媒体的深度报道,其中颇有些篇幅长、思想浅的作品存在.其表现大多为事件过程的浅表陈述、就事说事的事例罗列、缺乏思想的专家学者言论摘引等等,缺乏思想的提炼和照耀,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谈不到启迪思考、使人警醒、催人奋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