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报道需要人文关怀,科技新闻也不例外。将人文关怀融入科技新闻,是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2007年,《南方周末》将科学栏目从新闻版转移到文化版,伴随这一变化的是文化版由黑白版面过渡到彩色版面,这一变化充分反映出《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浓郁的人文关怀。那么《南方周末》科技报道是如何体现这种人文关怀的?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窥探新时期《南方周末》科技报道这一特色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南方周末》看新闻策划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锋 《新闻传播》2004,(10):23-24
何为新闻策划?新闻策划在新闻媒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许多新闻参考书都给出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笔者认为,所谓广义的新闻策划,即指对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谋划设计。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通过系统、  相似文献   

3.
《南 方周末》(以下简称《南》)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周报 ,深受海内外关注。就是这份颇有影响的报纸对“刘秋海事件”的报道历时5年 ,在2000年1月14日更不惜以5个版面的篇幅报道此事。这在《南》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南》还因对此事的报道而卷入了4起名誉侵权案。这一系列不平常的事件向我们展示了新闻单位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的尴尬处境。刘秋海事件其实并不复杂 :1995年3月12日 ,刘秋海一行三人将一受伤女子陈小俐(及其所骑摩托车)送到了北海市人民医院 ,留下600元钱后离开。一个多月后 ,刘秋海重到北海办事时 ,北…  相似文献   

4.
2008年初的中国雪灾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南方周末>对于这场雪灾的报道可谓独树一帜.本文选取<南方周末>为研究样本,从设置专题、关注个人和配发图片三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该报关于雪灾报道的内容、特点以及所体现出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的灾害新闻对于稳定社会情绪、支援灾区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南方周末>对汶川大地震的报道,试图从中总结出灾害新闻的采写技巧.对高质量灾害新闻的采写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小权 《东南传播》2011,(11):145-147
修辞在新闻报道中应用广泛。本文以《南方周末》为例,探讨修辞在调查性报道文本中的实际运用。本文主要对修辞在调查性文本中恰当运用和使用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得出修辞积极使用的经验,如运用合适的描写,使用有权威性的准确数据,添加背景性的材料,同时也指出使用不当之处,如修辞格中所选喻体艰涩难懂和记者身影出现的次数频繁。  相似文献   

7.
关注弱势群体、真实全面地反映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并给予弱势群体真诚的人文关怀,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媒体和社会的责任.基于国内弱势群体报道现状,本文以《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为切入点,研究其弱势群体报道模式,为其他媒体更好地发挥职能提出借鉴.  相似文献   

8.
《南方周末》对中国民生疾苦和社会流弊的长期关注与揭露,是它赢得许多人认侧的重要因素。这些揭黑报道除了题材本身足够吸引读之外,准确的事实、翔实的内容、到位的细节和恰当的风也非常有助于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黄文珍 《新闻世界》2012,(5):171-173
《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著称于世,本文依据叙事学理论,对《南方周末))头版报道的叙述主体进行分析,探讨其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0.
言靖 《东南传播》2010,(8):66-69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报纸要在新闻解读上实现差异化,满足受众的审美诉求,从而抓住受众。《南方周末》一向以评论见长,出色的影响力首先归功于评论主题的选择和表现上。从审美诉求来看,严肃理性、指斥时弊、消除喧哗、人文关怀正是其主题之美所在。  相似文献   

11.
熊静  曾勰 《新闻世界》2010,(9):69-70
《南方周末》作为中国深具公信力的严肃大报和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报,其在深度报道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本文从研究是什么成就了《南方周末》公信力的角度,分析和探寻我国当代报刊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杨瑞丽  宋燕 《新闻世界》2011,(4):136-138
面对当前中国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媒体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中应该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中,《南方周末》一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自我反思,是有责任媒体的代表之一。本文以近期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为个案,从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探讨其就此类公共暴力事件报道的新闻框架。由此,本文提出此类事件中媒体合理的角色定位;并从责任意识出发对媒体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莹洁 《新闻界》2003,(1):18-19
向熹曾任《南方周末》经济部和机动记者组记者、《南方周末》常务副总编,现任《南方周末》总编辑。在他的眼中,优秀的严肃报纸的理念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好记者?我们对他进行了专访。本次专访以电子邮件方式进行,感谢向熹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并作耐心解答。笔者:今天的《南方周末》是中国目前公信力最高、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和版数最多的综合类周报。您作为报社领导,在您眼中,《南》现在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它将去向何处?向熹:南方周末目前处在一个转型期,它将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严肃周报。我对中国未来报业市场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信息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使得媒介的时代记录特性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病态。那么,身处如此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南方周末》要如何体现出自我记录时代进程的社会历史意义?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南方周末》的媒介生态位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从而全面的审视该报在当下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现状,并试图给出一条适合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5.
曲转 《新闻世界》2011,(4):132-133
每年的春运,总会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政府在采取不同措施解决春运问题时,媒体同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南方周末》为例,分析春运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方周末》(以下称《南》报)的个案文本分析,解析当代传媒人文关怀的旨趣。关注民生和理性思考是赋予传媒人文关怀的两大方向,《南》报为弱势群体和普通人群的民生代言的立场,以及传承知识、拓展公众理性的追求,使人文关怀逐步进入其话语空间,成为传媒的自觉追求。 与普通人同行——深沉的民生立场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社会弱势群体是《南》报始终关注的问题。在它看来,那些  相似文献   

17.
李磊 《青年记者》2007,(18):57-57
《南方周末》是中国报业不可忽视的一份与众不同的报纸,在充满模仿和"克隆"气氛的报业环境中,它仍坚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对知情权不渝的追求马克思新闻思想中有许多关于新闻自由的描写和论述,"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罗曼.罗兰的话,他曾说过:‘一个人的绝对自由是疯狂,一个国家的绝对自由是混乱。’有人会说,‘既然不能不受限制,那还有什么自由可言呢?’  相似文献   

18.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精英类报纸的代表,强调正义、良知、理性、爱心,关注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和尊严,人文色彩浓厚,具有明显的启蒙者姿态,彰显出智慧与思想的深度与高度。该报在新闻写作上往往独具风格,其人物报道常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具有文学的意味;在文本结构上也时有创新,它们往往以精到的细节见长,擅长挖掘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要取得长远的发展,首先要把握报道立场,坚持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由"愤青"式报道范式,转向理性包容的建设性报道;要遵循从"提供事实为重"转向"提供观点为贵"的受众为本的服务理念;记者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学习新媒体技能,成为"复合型"记者人才。  相似文献   

20.
袁琳娜 《新闻世界》2011,(8):297-298
本文从《南方周末》的三次关键性转型入手,揭示不同阶段该报的内容重心、办报理念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并以此为线索,结合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分析《南方周末》对推动当代中国公共领域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