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玉 《新闻前哨》2011,(3):64-66
中国红歌会是江西卫视推出的一档很有影响的大型选秀节目,独特的"红色"定位使得它历经五年而不衰。本文认为,传扬红歌蕴含的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在比赛内容、形式上进行创新,准确的受众定位,是中国红歌会走"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罗新宇 《新闻世界》2009,(10):76-77
本文通过对《梨园春》《中国红歌会》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利用传统文化,可以打造电视名牌栏目,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并能达到较高收视率和理想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百所高校、百名学子、百件红色文物,《红色文物青年说》用有声化的语言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栉风沐雨、初心如磐的精神谱系传递.文章从文化自信与红色文化传播的关系角度,以《红色文物青年说》为例,对有声化践行的红色革命、红色建设、红色改革、红色复兴四个内容篇章进行梳理,从触物起兴、塑造认同、积微成著的传播形式进行解析,对其再现时代...  相似文献   

4.
黎莉 《声屏世界》2009,(11):20-21
全体起立,国歌奏响。一面巨大的五星红旗在观众席铺展开来,过道上,排列整齐的小学生挥舞着鲜花,观众们手持国旗,齐声高唱国歌。在国旗与鲜花的海洋里,在隆重庄严的气氛中,《中国红歌会》走进南昌县巡演正式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5.
姜华  位昕  程雪 《新闻传播》2022,(15):25-27
红色文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淬炼成型。在新时代,它内在的强劲生命力依旧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发展。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引发了传播的变革,改变了旧有的传播格局,使得曾经一以贯之的舆论引导方式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在对青年群体的舆论引导方面,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亟待加强。探索新时代青年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如何突破困局,有助于帮助广大青年群体更好地理解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帮助他们自觉培养文化自信心,鼓舞青年积极参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征程。  相似文献   

6.
王宇龙 《传媒》2020,(1):61-6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教育广大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州市开办了一批“红色文化讲习所”,通过线上直播的讲学方式,多平台宣传新时代的红色文化。随着一间间讲习所的揭牌开放,人们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本文以“广州红色文化讲习所”为例,探析融媒时代红色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守明 《东南传播》2015,(12):28-30
青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青年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对台传播作为两岸在特殊历史形势下存在的一种特殊传播,受两岸双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需求导向等差异的影响,传播效果一直不尽如意。而台湾现阶段20岁到40岁的青年人将成为未来各阶层中坚力量,对台传播如何争取这一广大受众群体,提升传播有效性,从而完成对台广播服务祖国统一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阶段台湾青年心理特征、社会价值分析入手,进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结合作者所在的广播电台及对台广播采访的实例,提出实现对台青年传播有效性的四个重要手段,形成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红色档案文化传播逐步由单向传输向多向互动转型,互动促进个人及群体情感能量聚集,并进一步推动红色档案文化的传播扩散。文章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以纪录片《红色档案》为例,结合互动仪式的四个启动要素,分析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互动机理及其效能,阐述“互动仪式”在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激发档案部门积极构建红色档案文化传播互动仪式链,提升红色档案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指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为了反抗外敌入侵和民族独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留下的那些具有丰富物质载体和精神内涵的所有文化资源。文章以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例,厘清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过程,介绍了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基于美学的角度,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指明导向。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发挥优势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是凸显红色文献独特价值的时代要求,是遵循红色文化传播规律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经验,从构建红色资源地图、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建红色文化主题知识体验与共享空间、实现红色文献立体化转化等方面提出了红色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以期破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传播的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11.
牛慧慧 《视听》2022,(5):77-79
作为承担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职能的红色题材电视剧,应该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向青年观众传播,并使青年观众接受,是一个长期被探讨的命题.《觉醒年代》在青年性叙事策略方面做出了相应的突破与创新.群像式人物塑造和立体化表达历史人物,让青年观众走近历史、贴近伟人,感受波澜壮阔时代中的命运跌宕;与时代对话和与人物共鸣,让青年观众在共情和...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将红色文献建设好、利用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论述的内容之一。通过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保存整序、促进转化和传播的实践,展现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结合区位特点开展的红色文献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探索,为红色文献建设、推广利用和拓宽传播渠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各地党政机关及高校思政课程已将党史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并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同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关注度提升增加了地方居民的获得感与共鸣,因此加大地方红色文化传播已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探究中小型城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的必要性,以及在挖掘与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蚌埠市针对地方红色文化制定传播策略,尤其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地方干部学校及高校如何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课程设置,加强课程内容的共鸣感和特色性。最后针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给出启发,旨在为其他中小型城市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并加以传播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化脱口秀是指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历史文化、社会热点、人文与自然知识等,以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为主要目的的脱口秀。2012年,诞生于优酷的文化脱口秀节目《晓说》自开播首期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与喜爱,开播当日就突破百万观看人次,其中青年群体是主要收视人群,起点不可谓不高。之所以会受到青年群体的关注,与节目的形式、内容、主持人密切相关,本文将从以上三个角度对《晓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邵沛  郑欣 《传媒观察》2023,(7):72-78
随着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红色乡村作为特有的革命文化留存地,开始借助自身的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本文基于对浙北地区“J红村”的实地调研,从空间的三重维度分析乡村空间中红色文化和乡土记忆的保存和传播状况。研究发现,作为景区的红色乡村与现实的生活乡村之间目前尚未实现充分的有机融合,走向精细化的旅游开发有利于推进双重空间的融合,对村落的记忆存续和文化振兴有着积极意义。然而,景观化的外向特质使红色文化较难与乡村之间建立紧密的连接感,作为空间主体的乡民与土地的连接渐趋弱化,以此方式进行文化传承与记忆存续存在村民缺位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7.
张鹏飞  崔岑  许轲 《东南传播》2011,(12):104-106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但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将红色文化建设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以此来破解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难题。结合调研实际从受众的视角来分析了当前农村红色文化宣传的问题并提出了农村红色文化建设的途径,以使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洋 《今传媒》2023,(3):106-108
红色文化资源是具有资政育人意义的历史遗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生动素材。山西省的历史文化红色基因浓厚,承载并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建党精神,与中国红色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着内在契合性。本文从山西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以下简称“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旨在有效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育人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共振传播理论为依托,以《闪亮的坐标》节目为例,探析共振传播视角下红色文化节目的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节目《闪亮的坐标》在内容制作上,以诵演模式为表现手段,通过建构沉浸场景,将英雄人物同观众的故乡情结联系,实现了节目内容与观者间的情感共鸣;在内容传播上,通过“卫视+融媒体+短视频+网络平台”的传播布局,实现了多频共振,扩大了文化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红色文化节目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