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客体”与网络事件营销及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伶俐 《新闻前哨》2010,(12):60-61
本文从网络流行的“凡客体”事件谈起,结合实例对目前网络事件营销的内涵、传播成因、传播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郑伶俐 《新闻世界》2010,(12):82-83
本文从网络流行的“凡客体”事件谈起,结合实例对目前网络事件营销的内涵、传播成因、传播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风险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从风险社会视角来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历时性风险共时态存在、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公众风险传播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困境。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一全球化的语境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进行研究,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视阈,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行有效公共治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袁野 《视听》2022,(2):139-141
近年来,直播市场不断扩张,直播乱象层出不穷,网络主播"蹭热度"事件时有发生.网络主播在"蹭热度"的事件选择上具有热点话题、互动体验、景观联动方面的共性特征,而借势营销成了网络主播性价比较高的选择.规范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强化对热点事件的提前介入机制,把握热点事件舆论主导权,明晰网络主播对热点事件应用的规律,明确网...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18):45-52
在社交媒体时代,风险信息传播的传播过程发生了极大改变,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愈发强烈。本研究以2015年11月震惊全球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对该社会网络中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精确的量化分析,研究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的动态网络结构。最终结果表明,事件中的风险感知网络是基于关键行动者的动态网络结构,关键行动者掌握重要信息源,中介行动者在风险信息扩散过程中充当意见领袖,使得风险信息在传播中被放大,能更快的传播至普通行动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最近因为骂名人而又走红网络的宋祖德说起,细数了数位因“争议”出名的网络名人,提出“争议营销”的概念,分析争议营销常用的方法,最后还讲述了争议营销的风险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7.
于璐 《报刊之友》2012,(1):58-59
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推广营销模式是“优酷网”在中国网络视频行业中处于市场领导者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优酷网”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战略定位差异化和盈利模式多元化两方面。在视频营销方面,“优酷网”充分利用视频平台的应有特征,开拓拍客营销、创意营销、影视剧营销、版权营销、植入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模式。集中体现了“优酷”在视频网站的差异化以及品牌的主流化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网络直播的普及为出版业提供了新的营销场所.有别于以往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的传统营销模式,出版业网络直播营销通过直播平台,避开诸多中间环节,有效将营销方和消费者进行垂直对接,颠覆了传统的图书营销模式.具有用户广泛、垂直精确、用户忠诚度较高、利润丰厚等优点,但也存在政策、技术、资金、竞争等方面的风险,在经过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后将成为图书营销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于璐 《今传媒》2012,(1):58-59
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推广营销模式是"优酷网"在中国网络视频行业中处于市场领导者竞争地位的重要因素。"优酷网"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战略定位差异化和盈利模式多元化两方面。在视频营销方面,"优酷网"充分利用视频平台的应有特征,开拓拍客营销、创意营销、影视剧营销、版权营销、植入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模式。集中体现了"优酷"在视频网站的差异化以及品牌的主流化方面所做的创新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李文杰 《新闻世界》2014,(5):150-151
杨秀宇通过策划的一起起事件,造谣炒作捧红自己,开公司谋利益,随着杨秀宇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之后,我们发现营销手段不断地充斥着现今的网络环境。本文通过传播共振理论从"立二拆四"事件来分析策划网络事件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时代,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四C营销模式的确立,利用故事、话题进行营销传播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新手段。2009年,联想推出具有外观轻巧时尚、待机时间长、便利无线上网等特点的ideapad U系列笔记本,其产品通过网络新媒体,整合故事营销与话题营销的新模式,巧妙地创造设计出"斑马人"的概念及"UU10小时打车事件"等故事,引发了目标消费群体的强烈共鸣与持续关注,从而为其新品上市成功地做了预热宣传。本文以联想ideapad U系列笔记本营销经过为案例,分析借助网络新媒体进行故事营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核心策略:利用打造的木乃伊形象,介入网络社区的各种事件营销.引发用户对赛事关注创新点:精准、互动、顺势任务分析  相似文献   

13.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传播风险是一种新闻价值较高、危及社会稳定的舆论风险。从学理层面考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网络技术赋能下的谣言裂变几何级数扩大传播风险的影响规模、社会冲突积累的负面情绪构成风险爆发的社会心理基础、政府的信息堵塞举措加剧传播风险扩大化、主流媒体新闻框架不当激发网络话语对抗风险。从实践路径来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传播风险,首要工作是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健全的公共服务产品提高政府公信力;其次,践行时度效原则,运用政务新媒体和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发出权威信息;此外,主流媒体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以新闻专业主义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网络信息内容治理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进行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识别和解构,是诊断网络信息内容治理重点和难点的有效途径。[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分析,结合《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进行研判和特征分析;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年以来处理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治理事件进行量化分析;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相关要素在治理中的相互关系,对其场景要素进行解构。[结果/结论]将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分为9类,并分析每种风险的内涵和表现;风险的发展演化趋势及变化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和网络治理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有关;不同类型风险的场景要素存在差异,信息服务平台参与度明显较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文化入侵风险的关注度较低。在治理对象方面提出需要细化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特征,特别是要建立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在治理主体方面重点是明确信息服务平台的主体责任,在治理根本原则方面,需要聚焦国家总体安全观下的网络信息内容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蒙牛陷害门事件出发,将"网络恶意营销"从"网络公关"中区分出来,并分析了网络恶意营销的表现形式和社会危害,详细研究了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为了肃清行业乱象,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网络营销走向歧途,本文提出了在行业内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约束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主要表现在网民情绪偏激,影响社会心理;网络事件的非理性处理,造成“暴民”数量增加;网络谣言泛滥,危及社会稳定;网络破坏行为增多,危及国家信息安全等方面。本文从疏导网民情绪、加强对网络谣言的控制、防止网络破坏行为、做好网络风险的预警工作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对网络风险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关键事件法,收集网络传播主体后现代伦理行为关键事件的深度访谈资料,对后现代伦理背后所隐藏的动机及感知风险做探索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建构后现代伦理与社会实践问题的联系桥梁,解读后现代伦理情境下网络传播主体道德失范的行为.在对网络传播主体后现代伦理行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总结了9种动机和7种感知风险.不同类别的网络传播主体后现代伦理行为的动机和感知风险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暑期档,真人秀节目出现了荧屏井喷,在诸多的节目宣传手段中,利用与节目有关的热点话题或事件进行事件营销被各大卫视和宣传机构广泛应用。本文以节目热点事件为例,分析电视节目事件营销的特点、生命周期以及电视节目事件营销的消费心理,解析电视节目频繁进行事件营销背后的文化再循环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广告传播及事件营销的概念入手,阐述事件营销对广告传播的重要意义,提出广告传播中运用事件营销的四大策略:公益活动,企业品牌、产品特性与营销事件之间的连接点,制造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和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互联网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互联网不仅成为重要的信息产业,因其独有的快捷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使之迅速成为新闻业的信息来源渠道,甚至成为主要信息源。基于此,网络商业策划与营销也应运而生,大型网络事件层出不穷。近年来,个人形象策划如著名的“芙蓉姐姐”、“凤姐”事件,商业策划如“贾君鹏”事件之于“魔兽世界”、汶川地震亿元捐款事件之于王老吉等。这些事件在网络迅速发酵,成为公共议题,与传统大众传播业的跟进报道并与网络媒介的相互鼓荡是分不开的。当下特殊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为网络营销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却为正常的新闻报道设置了屏障--既要客观报道富于新闻价值的网络事件,又不能落入营销策划的圈套,已成为新闻实践中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