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姗 《新闻世界》2010,(5):151-15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婧 《东南传播》2014,(10):106-109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众基础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近年来在风靡城乡的同时,也在微博上引起了公众和媒体机构的关注。通过抽样,对媒体机构微博关于"广场舞"话题的报道数量、发布形式、发布时间和报道角度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在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和媒体机构共同建构了"广场舞"这个社会议题。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8月"新浪微博"产生至今,微博以其集成化和开放化的特点备受中国网民青睐,迅速跻身于众多媒介前列,拥有广泛的影响力。正当微博开始彰显其强大的媒体功能时,"微博假新闻"层出不穷。本文结合具体事例,从现象学角度分析新闻传播过程中"微博假新闻"现象。  相似文献   

4.
何竞平 《报刊之友》2014,(11):40-42
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两会报道的微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和公众建言献策的议政厅,也是媒体充分显示新闻报道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两会中,"微博问政"成为时尚.很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晒提案议案,与网友沟通交流.同时,包括新华社在内众多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内容,使微博成为今年两会征集民意最热媒体和会场内外互动最大亮点,产生良好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6.
刘玥 《新闻世界》2022,(2):46-51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已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重要平台。本文以2021年"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选取传统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市场化媒体"澎湃新闻"以及气象领域的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在"7·20"河南特大暴雨期间的微博报道为样本,结合框架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信息来源、报道方式以及新闻议题框架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微博在气象灾害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及其报道框架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不同媒体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微博报道框架呈现显著性差异,形成了联动互补的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微博报道的三种方式1.把微博作为重要新闻线索来源许多媒体及其从业者都积极通过微博搜索及转发功能,完成新闻线索收集和突发事件报道.今年发生的许多热点新闻,如"郭美美事件""抢盐事件""南京梧桐树事件"等,均是微博的现场爆料引发传统媒体跟进报道.  相似文献   

8.
刘恒新 《新闻世界》2011,(8):253-254
"微博自首"事件,又一次让人们对现代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的力量刮目相看。但是在媒体报道中,对于事实、法律和新闻伦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吴姗 《新闻前哨》2010,(5):80-8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改进“两会”报道,探讨时下流行的沟通工具“微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推主流媒体打破僵局.活跃“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进行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微博已经成为转型期中国重要的舆论场域,也已经成为外国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从美国、英国、法国各选取了两家著名媒体的网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外媒对中国微博的语言使用和报道偏向。研究发现,2011年之后,外媒对微博的报道迅速增加,报道偏向于政治类新闻,微博上的信息框架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外媒的报道框架。微博成为外媒眼中的另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民网对上海"11·15"火灾事件的报道为例,试分析新民网新民微博"上海滩"在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认为新闻报道在微博的参与下,呈现出现场化、细节化和集中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如何处理微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实现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破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马凯 《新闻世界》2013,(7):200-202
【摘要】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微博是其母媒体的延伸,面对灾难性事件,传统媒体微博应当扮演事实报道者、舆论引导者、议程设置者和心理抚慰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据新浪微博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6月,新浪微博活跃用户规模为6970万。随着微博的广泛普及,体育新闻传播也全面融入了微博媒体环境之中。在众多体育微博中,新浪体育微博报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传播效果,但也有一些尚需改进的方面。新浪体育微博报道的特征内容集中性。据统计,新浪体育微博报道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足球比赛和篮球比赛两方面。这是因为此两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再加上微博的关注机制、参与者的构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两岸媒体的"反服贸"微博报道为切入点,发现在涉台信息传播方面,微博平台上形成了以大陆专业媒体和台湾综合媒体为主、大陆其他媒体为辅的舆论场。研究抽取两岸代表性媒体在微博上呈现的"反服贸"报道共362则,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解读,发现两岸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报道以事件发展为基础,但呈现出各有侧重的报道框架和特点;两岸在新媒体传播的基础、语言、内容和形式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融合之势。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微博报道差异和融合的原因及未来两岸新媒体交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一年前,有些人觉得微博不太入流;半年前,意识到另一个舆论场不应该失声;而今天,中央领导的活动进入了微博。中央领导到哪里调研了、讲了哪些话,甚至乘坐的交通工具、吃饭的餐单,都第一时间在微博中"直播"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它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网民和媒体热议的事情。微博这种报道形态,将给媒体带来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微博以其自身的方便快捷、多媒体性、互动性强、自媒体性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求。本文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例,分析普通网友、公众人物以及主流媒体通过新浪微博在该事件报道中体现出的优点和不足,就"微博式微"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中微博这一传播媒介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正面传播作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黎铭 《新闻世界》2013,(6):140-141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四川日报》在新浪微博中的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4月20日为时间节点,分析两者在此次灾难事件报道中存在的异同,以期为其他媒体官微关于灾难报道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传统媒体报道国际重大突发事件,主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形式,利用自身强大的报道实力和传播平台进行报道,而微博的媒体属性让国际新闻的表达空间更为开阔。在微博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下,国际突发新闻的报道打破地域限制,满足了受众对于新闻时效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其报道经验的成熟,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昆明暴恐事件报道为例,统计了@人民日报发布的关于该事件的88条微博,从8个类目出发,分析媒体官方微博在恐怖事件报道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李杰 《声屏世界》2014,(7):65-67
随着媒体在微博中影响力的不断增大,研究媒体微博的文章越来越多,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媒体微博"得到22,789条结果。大致浏览其题目,发现对媒体微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对媒体微博营销方面的研究;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媒体微博进行考察;对某一官微或者几个官微就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