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俄罗斯百科全书的历史不长,但以《苏联大百科全书》闻名于世,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及最完整的百科全书之一。1793年出版的3卷《俄罗斯百科辞典》被认为是俄罗斯第一部百科全书。编者情况不详,有人认为是俄罗斯政治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人种学家瓦西里·尼基季奇·塔季奇切夫,但仍处于考证状态。《布罗克豪斯-埃夫隆》  相似文献   

2.
在新旧千年交替之际,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走下政坛,提前半年辞去了总统职务,把权力移交给他预先选定的最后一任总理普京。1991年6月,叶利钦当选为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同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它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导致原苏联解体;1996年7月叶利钦再次选为俄罗斯总统。此后,叶利钦病魔缠身,在著名的心脏搭桥手术后,先后以肺炎、支气管炎、感  相似文献   

3.
3月15日以来,在独联体先后发生了三件举世瞩目的重要事件:一是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决议,宣布导致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定》无效,肯定1991年3月17日关于“保留苏联”的全民公决结果继续有效;二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加深一体化的条约;三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宣布建立联盟。这三件事实际上是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当权派和以俄共为代表的左翼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哈萨克斯坦的奠基者、哈萨克民族之父和精神领袖,备受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这位在职时间与新生共和国历史相等的铁腕总统,不仅是哈萨克斯坦历史的主导者,也是苏联历史的活化石。纳扎尔巴耶夫在苏联时代末期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并称最有权势的苏联领导人,即使不得不面对苏联的解体,他也能成功退守哈萨克斯坦,把本该属于他的时代倾注到哈萨克斯坦的历史进程中,并把这里打造成属于他的  相似文献   

5.
正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一直在军事领域互不相让,往往是一方有先进的武器出现,另一方就精益求精,争取更胜一筹。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庞大的衣钵继续与美国对抗。作为世界上拥有战略核潜艇和攻击核潜艇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美国和俄罗斯继续在核潜艇领域一争高下。那么,俄罗斯亚森级与美国弗吉尼亚级谁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6.
正下诺夫哥罗德是俄罗斯的历史名城,虽然不像首都莫斯科那样被人熟知,但说起这座城市的曾用名—高尔基市,就多了几分熟悉感,著名作家、政治家高尔基就诞生在这里,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城市都被命名为高尔基市。如今的下诺夫哥罗德已经成为俄罗斯屈指可数的百万人口大都会。  相似文献   

7.
高雨阳 《科教文汇》2008,(28):63-6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个社会的大转型使社会的思想道德秩序一度陷入极端的混乱无序之中,传统价值观的合法性受到了公然的挑战。为了带领国家摆脱精神危机,叶利钦政府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对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现实和理论基础、具体措施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做出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8.
1996年岁末,当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心脏手术康复返回克里姆林宫时,北约东扩问题再次摆在了他的办公桌上,成为他病愈后优先处理的国际问题。自90年代初北约拟定接纳中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加入北约以来,西方国家同俄罗斯之间在北约东扩问题上,已经进行了好几轮斗争。俄罗斯对于北约东扩从而使北约军事力量直逼俄罗斯的边境,表示极大的疑虑和坚决反对。最近,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宣布:1997年7月8日至9日将在马德里召开一次北约特别首脑会议,以  相似文献   

9.
白美玲 《科教文汇》2005,(11):56-58
虽然经受了苏联解体后的巨大冲击,但是“教育是俄罗斯生活的基础”这一理念没有改变。作为昔日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今天的俄罗斯从基础教育开始.审时度势,刷新标准.明确竞争力内涵。积极推动教育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型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更是中国最大的邻国,而同处在转型期的中俄两国国防科技体制又源于同样的苏联模式,因此对俄罗斯国防科技体制转型进行研究对我国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很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能运用科技实力,捍卫国家主权,保护国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是科技强国的本质属性。自彼得一世起,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末,俄罗斯(包括苏联)的国家元首均以强国为目标,规划、选择性发展科学和技术,通过实施"国家化"工程,创建了具有俄罗斯(苏联)特色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并跻身于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国家化科技体制是由国家元首直接领导的,自上而下的严格管控和快速信息反馈系统,拥有"政—军—工—科—教"五位一体的国家化刚性结构,起到凝聚国家综合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有效应对危机、为世界科技发展作贡献的作用,是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但是,该体制存在先天缺陷:缺少以利益、资本驱动的创新要素,把削弱或牺牲共同体成员的个体自由作为自身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苏联解体,俄罗斯的国家化科技体制受到重创,其科技强国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俄罗斯并没有完全被打垮,因为其拥有积累了近300年的俄罗斯科学文化。当前,俄罗斯正在积极调整科技战略,恢复国家化科技体制,在俄罗斯科学文化的"沃土"上,植入创新要素,培育出具有内生动力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再造科技强国。相比之下,中国科学文化的"土质"相对贫瘠,仍需沉淀厚养,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送别叶利钦     
“人应该生如明亮火焰,绽放最耀眼的光芒,最终火焰会熄灭,但却胜过卑微的小火星千百倍。”——叶利钦莫斯科当地时间2007年4月23日15时45分,前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因心脏病突发  相似文献   

13.
1998年3月23日,俄罗斯政坛爆发“强烈地震”,叶利钦总统突然宣布解散切尔诺梅尔金领导的政府。理由是“政府缺乏活力,缺乏主动性,未能解决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经济问题”。切尔诺梅尔金担任俄政府总理职务前后达5年零3个多月。在他5年前初任总理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不过是个“过渡性人物”、很快就会下台,但他却多次躲过险滩恶浪,一直坚持到今年3月。几年来,在俄政  相似文献   

14.
杨杞 《情报杂志》1994,13(6):9-10
“8·19事件”后苏联走向解体,作为其体制重要支柱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也被改组,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单位,其势力和影响大为削弱。1992年初,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俄罗斯中央情报局成立,局长为曾担任过苏联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和总统特使的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但出于各种原因,俄罗斯的对外情报工作仍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就连有的俄罗斯情报官员也认为俄罗斯中央情报局是一个垂死  相似文献   

15.
葛立娟  袁晓东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35-236,242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始终不渝地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价值建设作为国家社会摆既危机的重要任务.苏联解体后重构的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学事业一度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科学预算大幅度减少,科研人员严重流失。为扭转科学领域的颓势,俄罗斯政府采取了多方面措施,但收效不明显。至今,俄罗斯科学事业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已无法与昔日的苏联同日而语,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依然是欧洲大国与核大国,不容小觑。当今,它正在利用“世界政治多极化”带来的良机,加速恢复世界级大国的地位。 立足内外两大基础 俄罗斯目前迫切要求恢复世界大国的地位,继承原苏联的利益。而原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基础是其各加盟共和国及东欧的盟国。欲恢复俄大国地位,首先要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2月11日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中国,开始了中俄元首第二次“非正式会晤”,这也是自俄罗斯独立以来的第七次中俄首脑聚会,会后双方发表了《中俄元首非正式会晤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中俄关系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 对俄罗斯来说,1999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不仅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继续下滑,而且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中南欧大举进军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首先是接纳原苏联盟国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北约,把北约边界推进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苏联-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内价值论思潮的兴起、发展和鼎盛过程,指出由它引发的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内多元论格局的现状,并进一步从政治、宗教、世界思潮等角度分析价值论思潮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高寿四要素     
《科技广场》2003,(4):48-48
邱吉尔是英国前首相、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他一生虽是在繁忙中度过的,但仍活了91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领袖中最后一位离开这个世界的。邱吉尔高寿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四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