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刚 《湖北教育》2007,(8):42-43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我认为这句话是对"无痕教育"的最好注解。如何在生活化德育的大背景下在品德教学中实施无痕教育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沟通和探讨关系,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抓契机,运用情境感受,强化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高境界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是渗透的,是润物细无声的。那么,什么是教育无痕?教育无痕旨在“淡化教育痕迹”,反对枯燥说教、呆板灌输、居高临下等教育方式,力求在自然的状态下,让教育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新课改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育不留痕迹呢?  相似文献   

3.
皋岭 《江西教育》2014,(8):18-19
近来,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徐斌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课,欣赏到徐斌老师充满无痕魅力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不露痕迹中,教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顺畅.课堂教学把学生已有的认知与要探求的未知进行无缝对接,从具象有形到抽象无形的渐进中,学生思维拔节、认识提升,从而不仅建构了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构,也发展了数学综合素养. 一、赏析数学无痕教育的精彩片断 [片段] 徐斌老师在教学“画线段图解决问题”谈话导入时,课件动态演示,逐层推进,引出要学习的新知——线段图. 师:我们在二年级时认识过“倍”,你能说出图上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起点是教师要懂得师爱的价值,知道怎样去爱学生和怎样赢得学生的爱;和谐的基石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民主和鼓励;和谐的氛围是“润物细无声”;和谐的境界是教育无痕。  相似文献   

5.
<正>无痕,从字面上讲,就是没有痕迹,不留印记,一切如初。"痕"本意是指创伤痊愈后留下的疤痕,也泛指斑迹。无痕,常被作为一种美学境界被众多文人墨客所描绘。贾岛《江亭晚望》:"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杜甫的《春夜喜雨》更是描绘了一幅无痕美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痕被用于教育,早已有之。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无痕教育,从字面上理解是把教育的目的与意图隐蔽起来,通过间接和暗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态。其实无痕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原的追寻。为什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可以实施无痕教育呢?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小学数学属于初等数学  相似文献   

7.
人不可没有思想.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用思想作为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有思想吗?怎样才算有思想呢?没有思想又将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怎样才能做到有思想呢?  相似文献   

8.
曹海永 《中国德育》2005,(2):23-24,30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婚姻没有你赢或我赢,只有双赢或双输。”其实不只是婚姻,教育亦然。每一位为人师者揣着教育理想上路,又何尝不在苦苦探寻教育的“双赢”境界呢?我们也渴望“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无痕,我们也期盼“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我们更追求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距离产生美.距离犹如一把量尺,近距离,刻度就小;远距离,刻度就大.怎样把距离调整得恰到好处呢?给我们从事教育的老师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有体会.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要想把一个班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勤奋好学、朝气蓬勃的集体,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组织工作和教育工作,班主任就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无痕"似乎成了品德课堂一个时髦的话题。品德教育反对严肃空洞地说教,提倡生命体验,"无痕"应该是教师追求的课堂最佳境界。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品德课堂真的是"无痕",没有在学生心里留下任何痕迹,并没有因为品德课而改变什么。追根溯源,主要是因为教师忽视了目标教学"德"字,忽视了课堂上"儿童"的需求,体验没有入"心"。下面就这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自然无痕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最美妙的境界。了解学生是把班主任工作做到自然无痕的前提;沟通是把班主任工作做到自然无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爱学生,班主任才更想给学生创造最美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每一件事都是育人之事,从这一点来说,学校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小事。作为教师,每天要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在处理这些事情的同时,教师更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如果不反思,不总结,其结果将是满地"鸡毛蒜皮"——毫无头绪。作为一个教师,该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呢?一、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有效的行为才能创造价值,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有效,反  相似文献   

13.
朴素无痕的教育科研行走方式,是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而言的。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教育科研过程应该如春风化雨一般,融进我们的教育教学,看不出痕迹,却产生着巨大作用。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爱无言,大雪无痕。我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最高境界就是朴素无痕。  相似文献   

14.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践.在我看来,“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无痕教育”,这是徐斌老师的教学主张,亦是他的教学思想与风格.翻阅古今中外一些大家的著作,许多文章或片言只语中都闪烁着无痕思想的光芒. 一、行不言之教的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德道经》一书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涵盖众多领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在我自己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怎样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把怎样的语文带给学生呢?教育的对象是人,她要培养人,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对于人的定位决定了教育和语文教育的所有方法和策略!一个人,他应该有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个人的心,要更多地专注在做事上,而不能专注在名利上,这样,他的人格就会升华,他的境界就会趋于高尚,他的人生也因而有别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一、唐老师的困惑 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线教师,发现他们对教学反思是又爱又无奈.教学反思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他们觉得,教学反思要么成为一种额外的负担,要么是无效的累赘.唐老师在自己的反思日志中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时常看到一些文章中提到教师要敢于反思、善于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事实上,我也认同这点,也在不断反思.我经常写一些反思日记,记录自己上课的情景,写下自己的教学感受.可是一年多过去了,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7.
“教育无痕”旨在“淡化教育痕迹”,反对枯燥说教、呆板灌输、居高临下等教育方式,力求在自然的状态下,让教育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无痕”是教育的一种至高境界,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推崇。  相似文献   

18.
怎样进行“踏雪无痕”的思想道德教育,达到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呢? 一、集体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去年刚接手六年级这个班时,我就确立了集体教育的原则,致力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班级工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9.
谈教学反思     
孟凡花 《新课程研究》2007,(7):15-15,20
人们对教学反思几乎有个共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核心因素”。正如俄罗斯著名学者季米良捷夫所言:“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我们需要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时代呼唤教师具有反思素养。也象当代教育家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的:“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有心人。”既然反思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有何作用,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本文就此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接触"若无其事的教育"这一说法,是在日本佐藤学教授著述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本书中.阅读之初,我很是不解:教育是一种启迪,是一种感化,需要教师用爱心、细心、诚心和耐心,循循善诱,慢慢沁润学生的心灵,怎么可以"若无其事"呢?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感悟的深刻,便慢慢品味到它的精妙之处来:"若无其事"不正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润物于无声,教化于无痕"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就越大."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于是,我对"若无其事"这一说法的理解和应用,便逐渐丰满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