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中天 《华章》2011,(4):10-11
快开春了。 春天不是读书天。春天里诱惑太多:“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天里应该去远足,去踏青。当然,最应该的还是谈恋爱。就连小动物都知道,春天是恋爱的季节。所以,春天即便要读书,也只该读“情书”。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乐趣     
王涛 《教师》2011,(31):122-122
我喜欢读书,自很小时候始。读书是我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我来说书是营养品,她滋润了我的心田.给予我精神上的寄慰和收获!在书中.我感悟人生,品味情感,享受乐趣,体味一种新的境界! 读书给予我新的体验.给了我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可以去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恢宏和“月点江心一颗珠”的美妙空灵:可以去感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老友重逢的喜悦和“执手相看泪眼,  相似文献   

3.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4.
《春天不是读书天》是由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作词的一首歌。我们且先看看歌词:春天不是读书天:关在堂前,闷短寿缘!春天不是读书天:掀开被帘,投奔自然。春天不是读书天:鸟语树尖,花笑西园。春天不是读书天:宁梦蝴蝶,与花同眠。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春天不是读书天:舞雩风前,恍若神仙。春天不是读书天:放牛塘边,赤脚种田。春天不是读书天:工罢游园,苦中有甜。春天不是读书天:之乎者焉,太讨人嫌!春天不是读书天:书里流连,非呆即癫。春天!春天!春天!什么天?不是读书天!  相似文献   

5.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说:“读书求懂,先求不懂。”如果说“求懂”是读书的目的。“求不懂”则应该是读书的过程。因为只有带着一个个不懂的疑难问题“先求不懂”.即经过一个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的过程,才能达释疑解难,答疑解惑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读书之乐     
肖川 《辽宁教育》2004,(7):25-25
说到读书,对于内心丰富而又敏感的人,还是要禁不住怦然心动的。对我而言,最大的享受就是读书。当年胡适之先生自诩:“读书可以忘了打麻将.打麻将可以忘了读书”。足见打麻将和读书是他老人家的两大嗜好。明末清初的学者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相似文献   

7.
“透视法”是根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华罗庚说:“应该怎样学会读书呢?我觉得,在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问题、每一章节的时候,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究竟要看到书背后的什么呢?华罗庚进一步作出解释:“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原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键,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而且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t还没有作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8.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有个提法格外有趣:中国的古书,文字为纵向排列,于是读书人看书时要不断地做点头状;外国的书为横向排列,故而读书时人看书时不断地做摇头状。那么,如此差异意味着什么呢?有研究者认为,“点头”表明对古人、对传统的“盲从”与“认可”,而“摇头”则表明对传统、对古人的“怀疑”与“否定”。因此,两相比较,外国人较之中国人更讲究出新,且善于出新。此论的确有点“道理”———至少能给读书人一个重要的启发:别简单的盲从,而应该动动脑筋。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读书?请细品两句虽则看看似相左,却同样发人深省的的诗。…  相似文献   

9.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亦称世界书香日。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迎来了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 清代学者张潮在其名作《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别致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一语的大意是:“各种作品在春天里阅读,更使人心旷神怡,胸襟坦荡。”  相似文献   

10.
读书     
不要盲从“开卷有益”的成语,也不要相信“为读书而读书”的迂谈。要使书为你自己用,不要让你自己去做书的奴隶。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与梦想     
我们从来鄙视所谓的“书呆子”,可是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我们也常常“读死书,死读书”呢?读书固然重要.但是总是处于记忆书中死板知识的紧张之中,我们就没有时间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学会读书,学会放松.更学会思考。有梦相随,知识的世界才能真正地向你敞开!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年芳草绿”,“一年之计在于春”。谁都指望春天事事有个更好的开端。但我以为不能忽视的仍然是读书──需趁着春天的大好时光,快快先攀上书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接通书这“知识的源泉”。 记得小时曾受一句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的干扰,一度热衷春游,荒废学业,后悔莫及,而今痛感于有的人上歌舞厅一次花几十几百元不在乎,到酒食馆一顿吃几百几于兀不吝惜,而买本书订份报却抠得紧巴巴;有的人居室豪华,家电齐全,“金屋”藏钱藏物甚至藏娇,就是不藏书!如今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澎湃,变化异常.发展迅速,一些人就因为…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心源如废井。我也是这种感觉。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那样。过去中国人见面经常打招呼说:“吃了吗?”将来我希望人们见面时都打招呼说:“读了吗?”  相似文献   

14.
读书须会意     
马南邨著的《燕山夜话》中有篇文章很赞赏陶渊明对读书的态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作者说:“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 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  相似文献   

15.
课内外结合读书好东城区二里庄小学杨训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较好的学生,大多数得益于课外看书。”的确,书籍是开拓学生视野的钥匙,是营养的源泉。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对指导学生课内外相结合读书做了一些尝试。1.以课本为点,以课本名人...  相似文献   

16.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教书之人何以不读书?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读书求学总难免被视为一件"苦差事",古谚有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勤"一"苦",道出了其中的艰辛和不易。而不少人却认为,读书应该是快乐的事情,如果是苦读,为功利而读书的话,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读书也会成为痛苦之事。既然要快乐读书,享受人生至乐,就应该用快乐的心境去读书、学习,不应该存在苦读一说。  相似文献   

18.
赵畅 《下一代》2013,(10):30-30
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亦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  相似文献   

1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读书能促进人的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身为教师,应努力营造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与书为伴”“与书交友”的生活方式,把“读书是一种需要”提升为“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责任”和“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去享受阅读,享受教育,让读书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我很少为了什么去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只有在自学考试难以坚持时才苟同这种观点。也不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的所谓的用功去读书。我最尴尬的是,每当我捧着一本书读得入神的时候,时不时有人,包括我的朋友都会来一句:“这么认真?休息休息。”很多时候,我就报之以苦笑:休息?我这就在休息,读书使我的心灵最为安稳宁静,读书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我是因为喜欢书而去读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