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视听有限,不知“隐性采访”一词是不是自己的杜撰。如果是,我给它规定的明确的含义是:记者不亮明记者身份而主动进行的目的明确的采访。隐性采访有很多成功的例证。据笔者所知,国内新闻界最近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经济日报记者特邀一个读者,共同秘密察访鞍山市政府办公厅“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他们采写的《秘访“马上就办”——本报特邀读者与记者联袂采访记》在1989年12月29日经济日报一版头条发表后受到广泛好评。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手段之一,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谈隐性采访     
所谓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不亮明记者身份而主动进行的目的明确的采访,它是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而采取的一种特殊采访方法。 从近几年的采访实践看,隐性采访有很多成功的例证。国内新闻界比较有影响的一例,是《经济日报》一位记者特邀一位读者,共同秘密察访鞍山市政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时期以来,新闻界对隐性采访这种“非常规武器”的运用颇为引人注目:《羊城晚报》记者装“猪贩”千里“追猪”,扮“花贩”、“老板娘”夜探“卖花女”,《南方日报》记者冒充“嫖客”揭露“黄害”;《经济日报》、《长江日报》、新华社记者各自以“菜贩”身份披露蔬菜流通环节的是是非非;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一周年志庆之际组织长途汽车队纵横南北、过关闯卡,大曝遭“匪”遇“霸”的真实经历……隐性采访的运用为新闻报道带来一股求实、求真的清新之风,受到广大受众的好评。 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又叫微服采访。它是中外记者为获取新闻而采取的一种特殊采访手段。随着新闻改革、新闻竞争的需要,隐性采访在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似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它的优势、缺陷及相应对策等进行总结、探讨。 一、隐性采访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是记者采用非记者身份收集新闻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对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策划新闻”这一现象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隐性采访究竟如何策划新闻,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策划新闻的误区?下面,笔者试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岑岑 《新闻世界》2011,(9):266-267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采访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调查性报道中经常发挥重要作用。隐性采访一方面提高了调查性报道的真实性,同时也挖掘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但是,隐性采访的运用有一定的“度”,必须注意把握原则,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的优势与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个时期以来。新闻界对隐性采访这种“非常规武器”的运用颇为引人注目:《羊城晚报》记者装“猪贩”千里“追猪”,扮“花贩”、“老板娘”夜探“卖花女”,《南方日报》记者冒充“嫖客”揭露“黄害”,《经济日报》、《长江日报》、新华社记者各自以“菜贩”身份披露蔬菜流通环节的是是非非,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一周年志庆之际组织长途汽车队纵横南北大曝过关闯卡、遭“匪”遇“霸”的真实经历……隐性采访的运用为新闻报道带来一股求实、求真的清新之风,受到广大受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有效的职业手段,成为当前新闻界热门话题之一。隐性采访的可行与不可行,各方人士各执一词。笔者就大家的讨论加以整理归纳,并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隐性采访的特殊作用《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1996年新华出版社)将隐性采访定义为:“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如今被新闻界评价为:“已经成为焦点类节目的有力武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一,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是相辅  相似文献   

8.
论"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隐性采访”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方法是无可厚非的,它能使记者获取正面采访得不到的信息和材料,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然而,在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明确的今天,“隐性采访”稍有不慎就会带来职业道德上的问题,也可能会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界限,是新闻记者时刻要注意的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及法律思考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中不通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工作目的,借助采访工具(照像机、录像机、录音机等)…  相似文献   

9.
记者参与工作,继而围绕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是现场采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态,而现场采访有“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分。显性采访是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是记者暂不公开身份,或者公开身份而不表明采访内容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暗访”,这种采访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记者参与的报道可产生较强的舆论力量。因此,新闻媒体也应大力提倡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追求记者参与效果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隐性采访与记者的角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林  汤天明 《新闻知识》2004,(9):30-31,17
隐性采访,按照笔者的理解,是记者隐去职业身份而进行的一种采访方式,即以非记者身份进行的采访,基于这一定义,加上对于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角色冲突现象,下面,试对隐性采访中记者角色冲突的表现与规避方法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郭涛 《青年记者》2009,(13):61-62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对,也称暗访,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等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给记者采集事实提供了方便与可能。但是,记者没有特权,如何把握隐性采访的“度”,以免陷入法律误区,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新闻界悄然流行。《深圳晚报》记者涂俏以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先后四次深入到社会底层,抓到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女记者夜宿‘十元店”》、《女记者‘前的”赚钱记》、法记者“反串”啤酒女郎》、《女记者“征婚”亲历记》等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什么是隐性采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分为两种:一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妆扮成其他身份的人员进行采访。如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进入赌…  相似文献   

13.
面对媒介频频使用的各式隐性采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隐性采访的过度滥用已经引起了一些法律上和伦理层面上的问题。 问题之一:诱导 先让我们来看某报2002年3月18日第7版上的一篇特稿:《记者智取“冰毒少年”》。这篇文章讲述了记者看到有人在网上发布“转让制造冰毒技术”的消息后,假扮购买者与其联系,并协助警方破案的故事。 近年来,像这种记者以假身份进行的采访越来越多。许多人认为,只要对方从事的是违法活动,记者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偷拍偷录就无可厚非,这样的舆论监督才有深度、有力度。 然而,很多人对此却忽略了一个法律上的严肃问题:诱导犯  相似文献   

14.
记者参与工作,继而围绕某一领域或主题进行连续报道,是现场采访活动的基本表现形态,而现场采访有“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之分。显性采访是公开记者身份和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决定了记者暂时不公开身份,或者公开身份而不表明采访内容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进行“暗访”,这种采访活动带有一定的主观策划色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参与性。记者参与的报道可产生较强的舆论力量,也符合报纸宣传发展方向。作为军队新闻媒体也应大力提倡记者到现场采访,并追求记者参与的最…  相似文献   

15.
《经济日报》是一张年轻的报纸,青年记者在编辑部占了很大比例。我的同行告诉我,经济日报总编辑安岗和其他领导同志都很重视对中青年记者的培养。他们支持罗开富徒步采访红军万里长征路,在记者队伍中引起了“六级地震”,紧接着,驻河北记者董立国骑车采访河北四十六县,又有赵健、邓维的“西藏行”和姜洋的“长江行”……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经济日报编辑部访问时,无论在记者调度中心,夜班编辑室,还是其他部门,仿佛置身于处处有生气的环境里。在那儿,中青年编辑、记者挑起了大梁。特别是记者调度中心指挥记者采访,编发出一组组组合报道的,竟是几个青年人。我,不由地想起两年前,安岗同志对该报青年同志说过的话:“我喜欢和青年人在一起,有人认为,青年人常招麻烦,我不这样看。我们自己都是从青年过来的,我十七岁参加革命,十九岁从事新闻工作,一直到现在。《经济日报》对青年人来说,是事业的开拓,对我来说,可能就是生命的归宿。”给中青年记者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经济日报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许就是安岗所说的“生命的归宿”所闪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冯结兰 《今传媒》2005,(6):28-29
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以隐性采访获取新闻的手段,在我国新闻界渐渐“火”了起来,尤其是应用在电视上,隐性采访捕捉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是公开采访所无法比拟的。很多新闻媒体通过隐性采访手段在版面、节目上大量曝光鲜为人知的内幕,满足了群众知情权的需要,自己的销量、收视率也得以大增。然而,隐性采访这些年过滥过分的发展却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批评。我认为,这种质疑和批评并不是人们对隐性采访的全盘否定,人们否定的只是其中记者超越自身权限,不顾法律和道德允许而行使的行为。一、隐性采访的法律约束隐性采访是记者不暴露…  相似文献   

17.
试论“隐性采访“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志群 《新闻实践》2002,(11):41-43
目前,国内许多新闻记者,尤其是跑社会新闻的记者,热衷于“隐性采访”。确实,隐性采访相对于公开采访,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能获取更多的新闻素材。有的报纸借记者“隐性采访”的功力,精心打造品牌,以增强媒体魅力。如《武汉晨报》的品牌栏目“王浩峰的眼”,不仅武汉读者有口皆碑,被誉为“市民的眼睛”、“便衣警察”,而且在全国新闻界也有较大的影响。栏目主持人王浩峰无数次乔装打扮,不畏艰险,深入到各个角落甚至“虎穴”暗访,现场抓拍、偷拍了数以千计震撼人心的新闻照片,通过揭露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激起人们的义愤,达到了激浊扬清、扶正祛邪之目的,社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传媒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隐性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凭借自己的优势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采访中,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在当下甚为流行的一些民生新闻中,我们时常见到诸如“记者暗访揭开……黑幕”、“……揭秘”之类的报道,其中有很多就是通过隐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的道德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学健 《现代传播》2004,(4):133-135
隐性采访的社会效益有目共睹 ,同时 ,相关的法律争议和道德批评渐趋激烈。法律方面 ,隐性采访最易涉及“侵犯人格权”和“器材合法性”的问题 ① ,学界对此已有公论 ;而且笔者认为 :媒体的当务之急是反躬自省。———本来应该作为道德表率的媒体 ,因为隐性采访的泛滥备受责难 ,处境日益尴尬。隐性采访 ,尤其是时下盛行的“体验式”隐性采访 ,通常是这样的“流程” :记者戴着“合作”的面具登场 ,处心积虑地接近采访对象谋取信任 ,不动声色地“套问” ,引诱其“充分表演” ;同时用隐藏的器材偷录证据 ,随后“昭示天下”———正所谓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20.
王保华 《记者摇篮》2009,(2):64-64,63
隐性采访在媒体的一些揭露性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隐性采访”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在使用隐性采访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记者必须坚定一条信念:“守法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底线,隐性采访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