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互动构式语法“构式形义互动观”这一基本理念为基础,把“原因—结果”构式作为基础句式,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逻辑角度分别考察了条件句句法形式和句法意义的互动关系,说明语言表达的是逻辑思维形式,而不是逻辑本身,所以不同的句法意义形成了不同的句法结构,不同的句法结构又制约了进入其中的句法意义的关系类型。句法形式和句法意义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丰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此题根据语意应翻译为“李老师在英语课上表扬了小玲”,即李老师使小玲受到了表扬.这样出现的结构应为“have sb. done”,故选A。  相似文献   

3.
"搞"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个动词,它看似普通简单,但构词能力强,搭配灵活。翻译"搞"字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进行翻译,比较常用的翻译方法是交际翻译法。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根据交际目的选词,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短语"有的没的"现已语法化为一个凝固成分,从句法角度看,它主要的语法功能是充当主语,定语,状语和宾语等句法成分;从整体的语义属性演变进程来看,"有的没的"从"所有义"逐渐向"无有义"方向发展,"有的没的"的性质也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探讨英语动词的谓语形式和非谓语形式在句法中的用法区别,旨在强调二者不同的句法功能,帮助学生在造句、写作时,能很好地遵循句法规则,写出正确、地道的英文句子。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的基本任务是通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的共时比较发现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其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教学之中。但对比分析常被批判忽视主体的心理过程,从功能语法模式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或许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本文从功能语法模式的对比分析角度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一些对中国学生句法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在进行功能句法分析时,如何把握“意义”一直是一个难点。在进行英语主从型动词词组复合体的功能语法分析时,Halliday和黄国文两位教授分别偏重于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引进Martin教授关于形式意义和非形式意义的区分,进行“形式意义一非形式意义分析”,可把这两种分析的互补优势较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每隔+数量1+VP+数量2"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VP的结果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VP的结果量分别占有相对的时间点、空间点、时间段、空间段时,"每隔+数量1+VP+数量2"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分别表示"每+数量1+‘1'+VP+数量2"和"每+数量1+VP+数量2"两种语法意义。这里要解释的是,VP结果量的确定与语言交际中人们的认知心理有关。文章通过考察实际语料,分析并讨论了这一结构在不同情况下的语法意义与句法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避免学生学习时的偏误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语法化的一般演化规律出发,对“怎么”的六种询问句法功能及其语法化过程、规律及伴随条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看出“怎么”语法化的两个演变方向:一是由询问方式语法化为询问原因,句法上由内而外,直到独立成句;另一是由询问方式语法化为询问主体状况或性状的谓语,句法上由外而内,直到充当最低一级的句法成分定语。这两种语法化方向都遵循...  相似文献   

10.
段兴臻 《文教资料》2013,(10):31-33
在《庄子》中"其"共1257见,其中用做第三人称代词共835见,占66.43%。《庄子》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其"的句法功能主要是做定语和主语。在第三人称代词"其"做定语的用例中,与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其+N/NP"格式的是"其"做定语时最主要的形式。"其+N/NP"格式既可以做主语,又可以做宾语。在第三人称代词"其"做主语的用例中,"其"可以在主谓短语"其+谓"格式中做小主语,同时"其+谓"格式既可以做句子的主语,又可以做动词的宾语。此外,《庄子》中第三人称代词"其"还可以做兼语和介词宾语。在《庄子》中,第三人称代词"其"既可代单数,又可代复数;既可称代人,又可称代物。"其"用来称代第一、二人称的用法在《庄子》中偶有所见。  相似文献   

11.
人际功能属于Halliday三大元功能之一。人际功能中讲话者作为干预者(as intruder)的"意义潜势",实现的是语言的参与功能。在语言交际过程当中,言语角色与交流物(物品和服务、信息)这两个变项组成了四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offer)、命令(command)、陈述(statement)和提问(question),他们各有其典型的表达形式。本文通过在情景语境中的分析,得出四种言语功能和其形式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四种言语功能是由意义决定,而非由形式决定。  相似文献   

12.
葛现茹 《重庆师专学报》2009,(4):132-136,141
在分析语言教学的作用和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Long提出了在交际中学习语言形式的理论模式。文章在理解这一模式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了它的理据性,并讨论了该理论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V不了2”与“不能V”虽然都表示否定可能性,但是两者在具体运用时又存在着交叉和不交叉的地方,而且两者的替换并不是自由的。究其原因,既有语义上的细微差别造成的限制,也有句法功能、语用因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AA然”是由词根加上后缀“然”构成的词语:其中“AA”是由名词、形容词、动词、象声词重叠而成,“然”是个构词能力很强的词缀。本文主要讨论“AA然”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5.
Du Bois在对话句法理论中提出了互涉原则假说,但并未进行深入论证。本文基于经典的语义三角理论和 构式的定义证明了这一假说的正确性,并且认为,借助关联理论,能够厘清具体语境中互涉的两个意义之间的方向性和 极性,最后,借用王寅的SOS理解模型和Du Bois的立场三角理论,论证了对话句法现象中互涉意义的互动性、对话性和 交互主体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旨在从历时角度考察"上上"连用的语义、句法功能及其演变。研究发现:第一,"上上"的语义始现于周朝,发展于元朝,明清小说之中使用频率增多,在当代有表示"次序靠前的"这一新用法;第二,"上上"连用具有补语、定语、状语、主语和谓语等五大句法功能;第三,人们对"上上"的认知次序总体遵循空间域社会域时间域。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英语课堂活动设计中,我们通过交际活动或者各种任务,注重语言的功能和意义,那么高职英语教学是否仍需要关注语言的形式?如何能够达到语言形式、功能与意义的统一,从而促进二语习得?通过研究语言学家Nunan和Littlewood的理论,我们确定不能忽视语言形式,并且适时关注,将会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归纳出汉语“是”字句共有13种句法功能,并表达不同的语义。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不同句法功能的“是”字句在鲁迅《孔乙己》、《药》两篇小说和温家宝、唐家璇两篇演讲稿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语义的表达及英译。  相似文献   

19.
“V以”类形式动词是语法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语义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的语义特征及深层语义结构特征;甸法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在句式结构、加宾语及带体貌助词等方面的共性,同时揭示了它们在搭配能力和搭配范围方面的区别;语用功能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具有标记焦点、变陈述为指称、填补谓语的缺失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闵捷 《文教资料》2011,(7):36-39
关于"生生"是否成词的问题,目前学界仍存在诸多质疑。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语义功能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副词"生"和重叠形式"生生"的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了"生"的语素化倾向,论述了"生生"属于构词重叠,以及此类单音节副词重叠式在双音化、语法化及词汇化、实际使用频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由构形重叠向构词重叠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