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地利的埃尔文·勃哈文、赫伯特·布兰德、贡特尔·达米希、胡伯特·沙伊贝尔、瓦尔特·沃帕瓦和奥托·奇特科等6位艺术家今年夏天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他们的近期作品。这些画家1948~1959年间出生,上世纪70年代就读于维也纳两所艺术大学。正是他们的老师,二战后的那代奥地利艺术家们,将西方艺术世界已具规模的抽象艺术和非具象绘画带回祖国,而影响了年轻一代抽象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实践方向。抽象绘画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慕尼黑和莫斯科所激起的第一次浪潮擦肩而过,与奥地利艺术家失之交臂,当时兴起的两个绘画方向在奥地利都未留下显著…  相似文献   

2.
律动的神话     
今年5月1122日,一个以“律动的神话”为名的希腊当代视觉艺术家阿莱科斯·法斯安诺斯的作品展在北京金台艺术馆举办。法斯安诺斯是希腊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家之一,曾在许多国家举办个人作品展。本次展出他的50幅作品,均以纸张、纸板、油彩或青铜合金为原料。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体现了传统希腊绘画的风格,伴有橄榄枝等中国观众熟悉的希腊元素。此外,展品还包括他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设计的纪念邮票和绘画作品,其中如奔跑的人、骑车的希腊神、现代的体育馆等形象,将古老的希腊艺术和现代人的文化精神完美地结合一起。使古代神话与现代都市生活相结…  相似文献   

3.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帕勃洛·毕加索之间有什么共同之点?路易斯·巴斯德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之间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在人们的心目中,科学家与艺术家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然而,洛杉矶的一位生物化学家却声称,在这些名声显赫的思想家中间也许存在着许多共同的地方。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是麦克阿瑟奖金获得者,今年32岁。他对150名科学家的传记进行了研究。目前这项研究已基本完成。有关这些男女革新家们精神生活方面的研究成果,使那些呼吁要进一  相似文献   

4.
马撒·格雷厄姆是美国当代杰出的舞蹈艺术家、编舞和舞蹈教育家.在长达7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为美国现代舞剧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格雷厄姆毕生的奋斗目标就是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她的舞路极广,既演严肃庄重的悲剧,又演轻松欢快的喜剧;既有描写宗教内容的,又有反映爱情主题的.无论在哪种舞剧中,她都能够深刻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皆成舞,向往追求寓剧中.  相似文献   

5.
艺术资讯     
收藏·拍卖达明·赫斯特:身价最贵的在世艺术家在伦敦当地时间6月21日结束的苏富比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会上,有"艺术怪才"之称的英国当代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秘鲁著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历时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天堂》(涌泉出版社出版)自今年3月20日在利马发行,首印40000册。小说的英文译本亦将于今年10月出版。《何处是天堂》是根据法国19世纪著名印象派画家高更及其外祖母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作者明确指出,因为是小说而非传记,所以历史事实仅仅只是依据,其余均为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弗洛拉·特里斯坦是《何处是天堂》中的女主人公。她1803年出生,其时秘鲁尚处于宗主国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弗洛拉·特里斯坦的父亲马里亚诺·特里斯坦便是一名出生于秘鲁的西班牙籍海军军官。马里亚…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公司和北京时代佳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复排的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黑暗中的女郎》已于日前在北京世纪剧院进行其中国首演。《黑暗中的女郎》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经典作品,1941年在纽约首演,盛况空前且好评如潮。该剧是由剧作家莫斯·哈特、词作者艾拉·格什温和作曲家科特·魏尔等3位当时美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共同完成的。此番推出的音乐剧《黑暗中的女郎》名副其实地是由一个国际化制作班底完成的,该剧汇聚了一批优秀艺术家,除来自美国的玛莎·雷内·默坎特和英国的迈克尔·斯…  相似文献   

8.
1988年,当乔治·维涅来到法国西南部城市蒙托邦,接任具有百年历史的安格尔博物馆馆长之时,他非常恼火地发现隔壁的办公室里堆满了100多个破旧不堪的纸板箱。箱里装的是属于19世纪的艺术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遗物。他曾是雅克·路易·大卫的学生,可是,艺术馆里竟从未有人仔细地查看过这些箱子。过了一年,巴黎多塞博物馆的一位35岁的艺术史学者维涅才来查看这些被认为可能装有安格尔用来指导自己学生的一些资料的破旧的纸箱。当维涅打开第一只箱子时,  相似文献   

9.
门德尔松     
菲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蒂在不少方面是异乎寻常的,当然,首先他是个特殊的作曲家。一般说来,一个人要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发挥必定要经历很多挫折,而他却不在那些经过努力奋斗才成功的艺术家之列。而且,他所写的音乐作品也不符合当时音乐的潮流,他的风格来自古典音乐。他的气质沉着、镇定、文雅,不象大多数浪漫主义作曲家,他们的音乐是情感的热烈倾泻与迸发。门德尔松属于那种可以说是拥有一切的人;他的家庭富有、和睦、有教养;他本人聪明、英俊、可爱,并且有多种才能——他不但是个音乐家,还是优秀的作家和艺术家。他还有个笃实的特点: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伦敦与中国人合伙经营中国当代绘画的朱丽亚·克尔曼说:“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艺术家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中国的当代艺术家正在大量崛起,其作品思路越来越开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9月9日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诞辰。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遗产,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每一点微小的了解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著名的文艺工作者谢缅·布克钦成功地发现了托尔斯泰的一位通信人,她现在居住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2.
纪念苏联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及艺术家马克西米利安·沃洛申的诗人之家博物馆坐落在克里米亚费奥多西亚的科克塔贝尔,它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游客。许多文学家曾是这座被沃洛申称为“诗人之家”的常客,安东·契诃夫、伊万·布宁、瓦列里·勃留索夫及马克西姆·高尔基只是其中的几位。诗人之家曾每年迎来到这里长期逗留的阿列克谢·托尔斯泰,女诗人马林娜·茨维塔耶娃  相似文献   

13.
提起梵·高的《向日葵》,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世界名画,但对这位仅仅活了37岁的画家究竟画了多少画,除美术界这外,恐怕一般人知之甚少。这位被誉为伦勃朗以后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一生坎坷、穷困,没有家庭、没有儿女、没有幸福和生活的保障,但他的激情使他短暂的一生不停的作画,直至患了精神病以后,还在不停的创作他那追求个性的不朽之作。他当过店员、小学教师,也做过福音道者,梵·高一直生活在劳动人民之中,他深知劳动者之苦,所以他的画多是歌颂劳动者和大自然。1866年,33岁的梵·高离开了荷兰,奔向巴黎,他结识了高更、卢俊等一批专业画家,在…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菲附近的一个僻静处有座古怪的城堡,城堡上矗立着方型高塔,那是美国著名作家、艺术家及博物学家欧内斯特·汤姆森·塞顿曾经住过的地方。多年来,他的书一直帮助人们了解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15.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画作中,《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麦琪的礼拜》、《维特鲁威人》等不朽名作不仅是画院学生临摹的范本,其故事也是艺术史专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美国作家丹·布朗却在《达·芬奇密码》中借用历史学家和符号象征学专家告诉读者,达·芬奇这些画作创作的动因并非艺术史说的那样单纯,“秘密都被掩藏着,也许藏匿在油彩下面,也许藏匿在平面图的密码里……”总之,“对现代圣杯的追寻者而言,列昂纳多·达·芬奇始终是最大的谜团。”虽然,此说法可能是因情节需要而制造的悬念,却为我们品读达·芬奇的绘画开…  相似文献   

16.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都在创造一个宇宙。然而,他们中间很少有人能够令他们的同时代人或后代相信:艺术家的想象就是一种“真实”,他们想描绘的事件都是有意义的,是与实情相吻合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最为煊赫的政治画家雅克一路易·大卫(1748—1825)便是这寥若晨星者之一。无论法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都把大卫对他那个时代的生动描绘视为是他对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请看画面:大革命的先驱者发出不自由毋宁死的誓言;雅各宾派的辩论家马拉倒在血泊的浴盆里;消磨光阴的雷卡米埃夫人坐在罗马式的靠榻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给约瑟芬戴上法国皇后的桂冠,等等。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 朗前不久在巴黎总部,向黎巴嫩艺术家 马尔西勒·哈利法颁发了和平奖。马 尔西勒·哈利法由此被誉为和平艺术 家,他是阿拉伯世界获此殊荣的第一 人。长期以来,他通过自己的艺术作 品和歌喉,维护和平、友爱和自由, 呼吁公众关注贫穷,清除仇恨,通过 对话,增进了解。 母亲给予光和热 马尔西勒1 950年生于黎巴嫩南部的 阿姆希特镇。愉快的童年给他留下了美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新一代青年作家正在蓬勃崛起。尤其在小说界,他们辛勤耕耘,成绩斐然,逐渐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这些文坛新秀主要有马丁·艾米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A.N.威尔逊、萨蒙·拉什迪、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蒂莫西·默、威廉·博伊德、伊恩·麦克尤恩和朱利安·巴恩斯。他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构成英国小说界中一股充满生机的创作群。马丁·艾米斯是这批年轻作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最富激情  相似文献   

19.
居斯塔夫·莫罗博物馆坐落在巴黎蒙马特山脚下的一幢楼房里。这所房子过去曾是艺术家莫罗本人的住宅和画室。关于居斯塔夫·莫罗博物馆,总是给人一种守旧的感觉。就拿一件事来说,人们不能径直进馆,而是要象登门拜访似地先按门铃,等保罗·比特尔出来开门领你进去。保罗·比特尔是博物馆的管理员。进馆后,他卖给你一张门票,一些明信片,甚至销售几本关于居斯塔夫·莫罗的书籍。保罗·比特尔是最近出版的关于莫罗博物馆近五千幅画的目录的作者。尽管莫罗(1826—1898)晚年曾在巴黎美术学院里教过马蒂斯,罗奥尔及阿尔贝·马凯,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之父安德烈·布列东的尊敬,但仍有人认为他在艺术实践上走进了死胡同。对莫罗轻视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他  相似文献   

20.
玛格丽特·威利斯访问全球最著名丑角之一,“苏联人民艺术家”奥列格·波波夫。奥列格·波波夫发现英国马戏团演员的生活与其苏联境内的同行的生活不尽相同,使波波夫大感惊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