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军 《辅导员》2013,(16):104-105
<正>在《李太白全集》中,关涉邠州的诗篇共四首,其中三首写于邠州,这些诗歌均没有注解。那么李白何时来到邠州,所作诗篇如何理解?笔者不揣浅陋,作一番解析。开元十八年,30岁的李白在长安自夏至秋,通过各种关系求仕途未成,遂于暮秋时节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游邠州的道路。一来探访古豳国风情,借以排遣仕进无门的苦闷。二来探望一下担任邠州长史的堂兄李粲,另谋他途,以求仕进。到达邠地后,诗人一日登上了矗立于新平原上的城楼,四周眺  相似文献   

2.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其先人系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人.晚唐时中原战乱,其四世祖范隋迁居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始为吴人.他是北宋一代名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其诗、词、散文均有很高的成就,影响颇大.词作现存五首,数量不多,但其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都有很高的造  相似文献   

3.
(一)段太尉逸事状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唏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慊,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相似文献   

4.
从杜甫的夔州诗看唐代夔州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甫在夔州寓居两年多,留下430多首诗篇,其中不少篇章述及当州物产、农业、手工业及商业、交通等。杜甫夔州诗反映,唐代夔州农业整体水平滞后,手工业稍有可称,然一枝独秀的则是商业,这也正好反映了唐代整个重庆地区经济开发的实况。  相似文献   

5.
唐代,原州先后隶属原州都督府、泾州都督府、庆州都督府、朔方节度司、关内节度司、邠宁节度司、泾原节度司等地方高级军政机构.“元载遗策”是一个以城原州为核心,主要针对吐蕃,稍顾回纥的攻守兼具的军事方略.受唐朝国力的制约,“元载遗策”没有全部被贯彻实施,它最大的贡献是对城平凉的实践.唐后期的行州为侨治州的主要形式,它的产生、发展与其时唐朝政治、军事形势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久居巴子国,屡入武候祠”。诗圣杜甫一生景仰诸葛亮。他客居巴蜀时,曾多次瞻仰武候庙祠,凭吊蜀汉遗迹,,并在《蜀相》、《武候庙》、《八阵图》、《夔州十绝句》、《谒先主庙》、《诸葛庙》、《咏怀古迹五首》等诗篇中,以切情沉郁的笔触,直接间接地歌颂了诸葛亮的历史功业及其人格。唐代宗大历元年,诗人在夔州写了一首七言古体《古柏行》。诗云:  相似文献   

7.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四川)人.自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至哲宗元祐年(1089),曾先后五次到过湖州.第四次自徐州移知湖州,时在元丰二年(1079),干四月二十九日到任,至七月二十八日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在湖州整整三个月,苏轼来湖期间,曾游览了湖州名胜古迹,如道场山、何山、岘山、卞山、法华山、白苹州、碧浪湖、飞英寺等,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也留下了数十首诗篇.本文辑选了其中二十五首,这些诗篇多数系记游之作,也有些诗篇系与湖地诗人往来倡和酬酢之作.这些作品,诗人尽情地赞美湖州山山水水和人物风貌,表达作者热爱湖州和湖州人民的深厚感情.我们选辑苏轼的湖州诗的目的,一方面表示对苏轼的怀念,  相似文献   

8.
晚唐诗人李洞约有三十首诗篇涉及蜀中.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试对诗人李洞的蜀中诗歌创作加以考辨,主要剖析了其在蜀中寄与侯圭、吴融、贾岛等人的诗篇.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共有63首<少年行>一类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就占有55首;卷六十七有31首<游侠篇>一类,唐代诗人也达18首.这亦见载于<全唐诗>卷二十四(也是55首)、卷二十五(也是18首).如果我们再仔细翻检<全唐涛>,还会发现,在<全唐诗>的其他卷里,也散存着这类以"少年"、"游伙"为题的诗篇.  相似文献   

10.
出身于邠州宜禄(今长武县)的张舜民是北宋中后期一位知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勇于反映民间生活,其《卖花声》、《打麦》及《长城赋》等诗文名篇,受到了历代文学选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最早的诗篇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细心展读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亲手主编的《敬业》、《校风》等杂志.在《敬业》创刊号上,以《春日偶成》为题,刊登了一组诗歌.其中第三首题目下面赫然出现了金光灼灼的周恩来三个字.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篇,喜不自胜,激动异常,反复吟诵:  相似文献   

12.
翻开《毛泽东诗词》,那一首首瑰丽多彩的诗篇仿佛在你面前展开了一部中国革命史的壮阔画卷,扑面而来的是电闪、雷鸣、战火、硝烟,还有那胜利的欢腾,如画的山川……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诗篇陪伴他少年立下革命志,陪伴他峥嵘岁月“万马战犹酣”,陪伴他从井冈山走上天安门,陪伴他带领人民装点社会主义新江山.  相似文献   

13.
古人童年是多彩的,古诗里的童趣俯拾皆是,令人哑然失笑的同时,又是那样淳朴可爱,妙趣横生.童年是一首首动听歌谣,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篇……现代的父母们,静下心来读一读古诗,让自己保留一份童趣,和孩子的心拉近距离.  相似文献   

14.
登柳州城楼寄四州刺吏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飑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接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的诗跟其散文,大多写在贬官期间,内容上也以抒发自己的悲愤抑郁和去国离乡之情思为主。其中最能表现诗人悲苦心情的诗篇莫过于《登柳州城楼寄四州刺史》这首七言律诗了...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熙宁三年(1070)九月癸丑(26)日,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到熙宁四年(1071)四月癸酉(18)日,判西京(今洛阳)留司御史台,前后有八个月时间做永兴军兵马都总管安抚使。永兴军一路,领有京兆、河中二府及陕州、同州、华州、耀州、邠州、解州、虢州、清平军,即包括今陕西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献P.4017写卷中存有佚名<咏九九诗一首>,名为一首,实是一组诗,即包括从农历一九至九九的九首诗篇.本文在参照诸家校录的同时,依据原卷对原诗进行校释,以还这首流传于敦煌地区的优秀诗歌的原貌.  相似文献   

17.
唐彦谦是晚唐的重要诗人,光启三年(887),曾有过一次江南之行。考索其江南行的有关诗篇,可推知其生于大中二年(848);而从其《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看,唐梁换代之际他还活着,《唐才子传》说他“为阆州刺史,卒。”失于考索。  相似文献   

1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藤州在历史上因为遭遇了她的文人骚客而广为人知。"紫藤挂云树,花蔓宜阳春。密叶隐商鸟,香风留美人。"唐代诗仙李白曾寄寓藤州,美人倒是没有留下,只留下了这首《紫藤树》。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往海南儋州,途经藤州并逗留多日,留下不少诗篇,如《藤州江下夜起对月赠邵道士》:"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起舞者谁欤,莫作三人看。峤南瘴毒地,有此江月寒。乃知天壤间,何人不清安。床头有白  相似文献   

19.
杜甫于唐乾元二年(759)从长安出发,经秦州、过成州入蜀,期间流寓成州治所同谷县月余,写下了一系列诗篇。其中《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一篇,体现出杜甫困窘不失真诚,穷绝不坠沉沦,饥寒而怀济世之心的思想境界,以及生动传神的描绘与浩荡淋漓的抒情相交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冯雁 《考试周刊》2013,(83):28-28
《锦瑟》是李商隐晚年所写的一首诗篇,也是让人似懂非懂的一首诗篇。有人说它是在描写爱情,也有人说它是在描写作者对梦想、抱负的一种坚定信念。要理解这首诗篇其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可从作者的家庭身世背景和作品写作风格两方面分析此诗篇,不难得出《锦瑟》一方面是在描述爱情路的不顺利.另一方面是在描写作者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惆怅心情。教师可以从背景介绍、引发兴趣、了解语言文字内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篇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