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过多少遍了,你们怎么又打架!""你说,为什么打他……那你呢……是不是故意的?再这样,叫你爸妈来!""知道错了吗?屡教不改!都给我站到墙角去反思!"……时常见到一些教师为学生的屡屡吵架、打架而心烦不已,要么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要么怒火中烧地批  相似文献   

2.
曾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县太爷是只“素猫”,荤腥不沾。他以为,天底下最难受的事情莫过于吃红烧肉、四喜丸子了。于是,他给他的犯人施加了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刑罚——罚吃红烧肉、四喜丸子,结果他的监狱大受欢迎,很快人满为患。这位县太爷毫无疑问是“糊涂虫”一条,以己度人  相似文献   

3.
白俊庭 《师道》2003,(4):32-32
那一年,我刚从大学毕业走上讲台。对工作满腔热情,可是现状让我一筹莫展。因为我教的是初三慢班,每次考试都有得零分的学生。他们非常厌学,旷课的,上课睡觉的,打架的,几乎天天都有。他们有时还会联合起来捉弄老师。寒冬的一天,因为上午第一节有课,我想早点到教室,给学生们辅导功课。当我走到教室外的时候,我感到教室里异样的安静。以前,即使我在讲台上使劲拍着桌子也没法让学生安静下来。我带着疑惑推开了教室的门。这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发生了,门上面放着的一盆水把我从头浇到脚,淋遍了全身。一些学生哄堂大笑,更多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观察都是敏锐的,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悄悄话”教育指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采用一种悄声语言让他们自己明白错误、自觉改正错误的一种方法。这种教育学生的方式会让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化兴 《师道》2004,(5):27-27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  相似文献   

6.
一大早,我剐走进教室,班长方圆举手报告:“老师,沈春没做家庭作业。”顿时,刚才还闹哄哄的教室安静下来,全班同学都盯着我。要知道,沈春可是他们心目中的楷模啊。学习标兵怎么会不做作业呢?再看沈春,脸红一阵白一阵,头恨不得趴到桌下。我环视了一下教室,然后故作惊讶状:“哦?沈春,不舒服吗?”边说我边快速走到沈春的座位前,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人的教学,教学因生命而精彩。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学生的随心所欲,随心所问,都可能造成教学的“一波三折”,引出无限精彩,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意外的收获。这种精彩,虽然无法预设,但是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可以在动态中生成。如教学《我来造一张纸》这一课,我先让学生在了解古人怎样造纸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来造一张纸。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造一张纸?生:想!师:好,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造纸的方法(教师介绍造纸方法)师: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那就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餐巾纸开始制作吧!课上到这里似乎非常顺利,可就在学生拿出…  相似文献   

8.
《今日教育》2011年第11期卷首刊登了于德明老师的文章《教育,岂可杀鸡做猴》,于老师在文中例举了教师“杀鸡儆猴”的一些现象,然后对这种“省事省力又省心”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杀鸡儆猴”“其实就是在借教育之名.行伤害全体学生之实”,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自尊。读罢此文.笔者觉得其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9.
<正>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对待学生,我总是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我一直以为这样挺好的,对学生公平,也有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评价观。可是,自从发生了那件"弄拙成巧"的事情后,我的观念有了改变。一天晚上,一位家长打电话来问她女儿小A的学习情况,不知怎的,我竟把小B当成了小A,我说:"最近小A比前段时间有进步啦,上课能专心听讲,有时还能积极发言,字也比以前写得好……"电话那头,小A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不断地对我说着"谢谢",说他们工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在《将苑》中指出:"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有时,面对"强悍"的学生,班主任示"弱",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教育有时真的很奇怪,一方面把本来复杂的教育现象化简了,譬如化简了培养对象精神上的东西,只剩下眼前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分数”;在教育目的上。完整的人被简化为功利的人等等。男一方面,我们又常把简单的教育哲理复杂化:教育理论遍地开花,教育中充斥着繁文缛节,教育研究异化得玄妙无比……不知不觉,我们迷失于自己亲手制造的教改森林之中。  相似文献   

12.
<北京教育>2009年第四期"教师博客"发表的<一剂猛药>一文,我想起了自己教学生涯中的一件事情.我以为教育无法,重在效果,对特殊学生采取一些特别的办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有个别学生违反纪律。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字条提示语”。具体的做法是:教师根据任课班级的纪律情况,在授课之前准备几张小纸条儿,在上面拟点儿提示语。如针对在课堂上聊天的学生,在字条上拟写“如果能收回你放飞的心,老师将非常感谢你”;针对上课走神儿、看小说入迷的学生,在字条上拟写“你迷路了,老师在等着你回来”。授课时,随时可以把字条丢给已经示意但仍违纪的学生。这样的提示语,没有过激的语言,没有满脸霜雪的训斥,有的是热情诚恳的态度,和蔼的劝止。学生接收到的是教师那委婉含蓄的提示,哪里还会产生逆…  相似文献   

14.
有件事在我心中一直挥之不去,上初中时有次看到一条野狗被几个男孩儿活活打死,一旁的我劝阻未成,结果因伤悲而落泪,后来在作文里记下此事,得到的批语竟然是:不要多愁善感,而要学会坚强。大概在老师看来,伤悲落泪是没出息的表现吧。  相似文献   

15.
说到“走弯路”,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方式,但其实不然。走弯路虽然看起来是多走了路,但却可以看到更多直路上看不到的“风景”。而且,因为路走得更长,体验也更为深刻,更能感受跋涉的艰辛,也更会珍惜那一份来之不易的成功。由此,通过教学实践与尝试,我觉得:教学,有时也可以故意走走“弯”路。  相似文献   

16.
贾宪章 《山东教育》2007,(11):14-14
时下,各类评比这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恐怕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奎圆上下一共进行了多少项评比述标活动。教育行业更是“不甘人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有说不完的可“评”之大事、必“评”之要情,你方“评”罢我登扬。“评”得昏天黑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甲乙两班教室毗邻。一日,两班学生为临界过道上的垃圾发生了争吵,相互指责,谁都不愿清理,班主任闻讯后赶来,甲班班主任教育学生说:“你们要学会宽容嘛,怎么能为这么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呢!去,把垃圾清理掉!”学生听后忿忿不平,显出一副老大不愿意的样子。乙班班主任则亲切地对学生说:“我们是文明示范班,宽容待人是我们应有的胸怀,来,我们一起去清理这些有损我们文明形象的垃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使教师迅速成长为新的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怎样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成了广大教育管理和教师必须直面的一个课题。笔认为:不妨一起来写一写“教育日记”。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有一些班级在课间的时候,总有几个调皮的同学扔粉笔头打闹。不仅班级中秩序被搞乱了,而且还浪费了很多的粉笔。于是,提醒班主任加强教育,可仍有一些同学还是照扔不误!  相似文献   

20.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