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3,(4):140-140
草叶纹铭文铜镜 蟾蜍形钮,钮座外围绕方格铭文带,铭文逆时针读,各边有铭文二字,共八个字:“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每乳左右各有一对称连叠草叶纹。镜缘饰内向十六连弧纹。纹饰精美、锈色自然。年份为汉。  相似文献   

2.
汉代是我国青铜镜铸造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一高峰不仅表现在铜镜铸造数量上有了大幅增加和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更表现在铜镜的种类和纹饰在继承战国和秦代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纹饰和镜种。有的专家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通过对汉代铜镜的纹饰、类型的分析,把汉代铜镜分为蟠螭纹镜、星云纹镜、连弧铭文镜、草叶纹镜等十五类。  相似文献   

3.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2,(7):127
草叶纹铜镜直径13.3厘米。兽形钮外"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一周。方框形凹槽外为主纹饰区:上下左右对称饰圆座乳丁,其间饰草叶纹。内向十六连弧镜缘。锈色自然,纹饰古拙、精美。时代为西汉。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笔者新见一博局纹铜镜(图1),实物虽残,但涉及主题的纹饰与铭文仍可辨识。从残存部分看,该镜为圆形,四蒂四瓣花钮,座外双线大方格,内饰12个乳钉纹,乳钉间十二地支铭。方格外分四区,每区内置两个带连弧纹底座的乳钉,主纹为四灵。近缘处置铭文圈带及栉齿纹,镜缘饰锯齿纹带及辟雍(水波)纹。由形制观察,左青龙、  相似文献   

5.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1,(8):132-133
瑞兽铭带镜 此铜镜直径15.7厘米。圆钮,柿蒂纹钮座。镜背以斜立二重齿纹圈分为内外二区。内区布局"规矩配置"即由大方格和V纹分成四区,每区有一瑞兽,行走跳跃。外区为铭文带一周。镜背纹饰生动、有力,锈色自然,品相完好。年份为隋代。  相似文献   

6.
李建廷 《收藏》2010,(12):115-115
《收藏》2010年第8期《由铜镜吉语铭文看汉代广告》所刊登的6面铜镜全是真品,但文章中说汉代铜镜中的铭文是汉人广告,本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7.
尹钊  刁海军  张继超 《收藏》2015,(5):112-115
中国古代铜镜是极具特色的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铜镜中的铭文和图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铜镜的研究,也是探索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者是铜镜收藏爱好者,尤其对铜镜中的铭文和图像情有独钟。在收藏汉镜和唐镜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现就汉唐铜镜中十二生肖和  相似文献   

8.
《收藏》2020,(1):172-173
[汉]日有熹铭文镜,直径18.8厘米。圆形,圆钮,钮座为并带连珠纹,外有间隔棱线,凸弦纹宽带与内八连弧纹中间为四组变形龙睛和凤首纹饰.两斜线栉齿纹间有铭文一周:"日有熹,月有富,乐毋事,常得意,美人会,竿瑟侍,贾市悜,万物平,老复丁,死复生,不悜。"其素缘平宽,镜体厚重,制作规范,版模上佳,颇为难得。铭文篆中带隶,遒劲犀利,其字体俊朗,疏密有致,布局合理,极具美感,更见于简约中透出精致,突出的主要是铭文内涵。  相似文献   

9.
五月五日镜     
宋皓 《收藏》2010,(5):166-167
2010年嘉德春拍铜镜专场推出了一面形制少见的八角形五岳镜,铜镜白光耀眼,主区纹饰为4座山峰,其上有四字铭文:“五月五日”。 铜镜的铸造在唐代达到了繁花似锦、空前绝后的鼎盛时期。众多的唐镜名品中,五月五日铭文镜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刘勇先 《收藏》2006,(3):85-86
战国末年至秦汉时期,青铜器渐趋衰落。器形一般较简单,大多是素面,或仅饰弦纹,铭文也极少。这时的青铜器在功用上摆脱礼器的束缚,更接近日常实用,有鍪、釜、蒜头壶、鼎、盆、铜镜、带钩、熏炉,以及车马器和兵器等。  相似文献   

11.
杨兵 《收藏》2008,(10):76-79
铜镜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物,也是纹饰精美、铭文隽永的艺术品。从商周以迄清末,铜镜代有精品,为达官贵人、文人淑女所钟爱,更是当今收藏界的热门。本期“古镜聚英”专题选发一组相关文章,有汉、唐、南宋铜镜的选介,有日本铜镜的鉴赏,也有铜镜鉴定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对读者有益,对铜镜收藏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2.
孙立谋 《收藏》2012,(17):110-113
明清时期有不少与科举有关的铜镜,铭文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状元拜相""连中三元"等,有的还在铭文周围加饰传统的吉祥图案,丰富了吉祥的内容。这些题材铜镜反映了中国千余年来一统江山的治国策略,又表达了人们渴望借助于科举考试达到改变人生命运的欲望。成为承载科举历史的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13.
汉镜撷英     
尹钊  刁海军  王红艳  张继超 《收藏》2013,(3):100-103
新莽至东汉时期的铜镜制作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铜镜纹饰更为复杂多变,有规矩纹、神仙乌兽纹、四神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这个时期,铜镜上的花纹以单线勾勒轮廓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纤细,繁缛,流畅生动。东汉中期以后,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等镜种出现,由于采用浮雕式技法,使得主体纹饰隆起突出,较之以前采用线条法装饰的纹样更为形象生动,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其主体纹饰采用浮雕式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铜镜按形式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画像镜三种。高浮雕技法的采用,使神、禽、兽的形态更为活灵活现。纹饰构思也多样化,如神兽镜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展现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世界。  相似文献   

14.
汉镜撷英     
吴伟忠 《收藏》2013,(5):100-103
新莽至东汉时期的铜镜制作很精致,是两汉时期铜镜发展的高峰,铜镜纹饰更为复杂多变,有规矩纹、神仙乌兽纹、四神纹、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等,其中流云纹、波折纹和锯齿纹多饰于镜缘上。这个时期,铜镜上的花纹以单线勾勒轮廓为主要表现手法,线条纤细,繁缛,流畅生动。东汉中期以后,神兽镜、画像镜、龙虎镜等镜种出现,由于采用浮雕式技法,使得主体纹饰隆起突出,较之以前采用线条法装饰的纹样更为形象生动,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其主体纹饰采用浮雕式技法,标志着中国铜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铜镜按形式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画像镜三种。高浮雕技法的采用,使神、禽、兽的形态更为活灵活现。纹饰构思也多样化,如神兽镜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展现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仙世界。禽兽镜则  相似文献   

15.
周学山  陈晓友 《收藏》2011,(2):103-103
如图汉镜直径20厘米,纹饰深峻,历经两千多年的高锡青铜形成的墨漆古包浆透出幽幽青光。铜镜圆钮座,座内饰九连峰式乳钉钮,外饰圈状八乳钉。座外的双圈放射纹、内连弧纹各环绕一周。外区主纹乳钉,分东南西北区,四区内各有一高耸乳钉,间隔各排列有序的8平乳钉,还有各11乳钉,有三弧线纹连接。全镜共有97颗乳钉,号称百乳,整体观看似为绵延不断的山峰。  相似文献   

16.
王纲怀 《中国收藏》2020,(5):100-107
记录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手段当属文字。长期以来,在研究古文字变迁中,人们较多地将钟鼎、刻石和简牍作为研究对象,而对铜镜铭文研究的关注似有不足。铜镜始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到了2000年后的西汉初期,才在铜镜上出现了足以征史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冯飞龙 《收藏》2007,(4):102-103
据考古资料,中国铜镜最早出现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最晚至清末被玻璃镜替代,铜镜相伴人类走过了4000多年的历程。铜镜制作作为中国古代文明史不可缺少的内容,理当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值得深入研究。大量留存下来的各时期铜镜,其形制、纹饰、铭文所带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梁鉴 《收藏》2007,(8):110-111
规矩镜是汉代流行的铜镜品种,规矩纹指的是规矩镜所采用的纹饰:镜钮外一个方格,有时方格内会有铭文带,方格四边中点各出-T形纹饰,与其相对为L形纹饰,方格四角外相对V形纹饰。TLV纹饰间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和羽人、瑞兽、乳钉纹等。规矩镜于西汉晚期和新莽时期最为盛行(图1、3),关于它的来源、寓意和定名问题,不少学者曾进行过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孙立谋 《收藏》2012,(9):110-113
明清时期有不少与科举有关的铜镜,铭文有“状元及第”“五子登科”“状元拜相”“连中三元”等,有的还在铭文周围加饰传统的吉祥图案,丰富了吉祥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刘明科 《收藏》2010,(12):73-76
不久前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陕西宝鸡麟游县桑树塬乡丰塬村的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座宋代古墓,出土一件饰有龙和风图案的铜镜,并说:“铜镜不大,直径只有5厘米,十分罕见。”这则消息之所以格外引起我的关注,在于这座墓的时代特征和所出带有龙凤纹图案的铜镜。报道中说带有龙凤纹图案的铜镜在这个地区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