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修.阿诺德在其文化批评生涯中借用了诸如"非利士""超然无执""甜蜜与光明"等术语,这种"拿来主义"用意甚为深刻。他借用"非利士"抨击了中产阶级的物质崇拜症;用"超然无执"批评了维多利亚人狭隘的阶级观念;用"甜蜜与光明"阐明了在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马修.阿诺德是英国中等阶级利益的代言人,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倡导以追求完美为目的的文化理论并以此作为其教育理论的基础。他的关于社会下层民众的初等教育和中等阶级的中学教育的思想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修·阿诺德不仅自诩为维多利亚时代的智识提供者,而且毕生致力于把一个心胸狭隘、不具亲和力、不具吸引力的中产阶级改造为一个有文化、思想自由、心灵崇高、洗心革面的中产阶级.以便居于支配地位的中产阶级能够获取与保持霸权——一种折中平衡.所以,主张"世界上的最佳思想与言论"的马修.阿诺德不仅仅是一位精英主义文化思想的颂扬者与维护者,更是一位葛兰西意义上的有机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4.
钟震颖 《考试周刊》2008,(8):146-148
本文主要通过选取的两部小说中的英国与意大利、中产阶级与下层阶级、男性与女性等的关系分析福斯特笔下的英国中产阶级的精神状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福斯特作为英国中产阶级一员提出的通过另一个民族、阶级、文化背景观照本民族、本阶级命运,拯救英国中产阶级那颗"发育不良的心".  相似文献   

5.
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福斯特把小说的女主人公露西置于英国文化与意大利文化的冲突中,直接导致了这个中产阶级女性文化身份的分裂及嬗变:露西在意大利文化的影响下,文化身份分裂为渴望融入意大利世界、享受美好生活的露西与被英国中产阶级男权意识牢牢束缚的露西;最终在爱默生父子的影响下,露西抛弃了她中产阶级的文化身份,与英国下层阶级的男子结合,成为了边缘化的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是马修.阿诺德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阿诺德文化观的集中阐述,对西方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把握阿诺德文化观的关键是理解和平衡阿诺德文化观的双重性,即理论上的理想色彩和社会实践性、文化的精英意识和文化大众化、文化的普遍性和文化局限性。只有理解了这三个层面的双重性才能更好地关注阿诺德文化观所体现出的思想价值及其对当下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一书中,阿诺德批评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缺乏精神信仰、过分看重工具的普遍现象,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对完美的探究与追求,美好和光明是文化所追寻的完美之主要品格。阿诺德有关文化的思考为英国社会寻求了一种强大的整合力量,指导着人们理性地关注当代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功能是当代阶级分析理论的一项主要研究主题,在阶级分析研究范式转变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中国外生型中产阶级与内源型中产阶级的"阶级状况",引入抗争政治的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外生型中产阶级的政治社会"稳定器"功能成因。  相似文献   

9.
马修·阿诺德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文化批评家之一,其文化批评理论开一代文化批评之先河。他的文化观念与政治关系密切,将政治放到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基于他对英国社会的阶级划分和批判,阐释他对中产阶级的文化改造;通过与柯尔律治和葛兰西的对照,指出他对于国家的文化性理解;分析了他对于自由主义的认识,指出他力图通过文化的手段引导和提升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具备的内在精神品格.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重大,它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培养品质以及引导人生思考,做一个有修养有智慧的人.文化认同是大学坚持核心价值,弘扬优秀传统,培育人文素质的基础和土壤.与文化的本质相一致,基于文化认同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从自我认同、环境认同、精神认同和制度认同等四个方面加以促进.  相似文献   

11.
亨利·詹姆斯享誉全球,他的作品在英美历史上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小说中经常反映的是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亨利·詹姆斯的文化理论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影响。阿诺德作品中经常出现两个词语:希伯来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在阿诺德看来.如果希伯来文化能够与古希腊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就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亨利·詹姆斯对阿诺德的观点很是信服,他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对比沿袭了阿诺德的文化观.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相互冲突到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恢宏博大,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对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入手,在分析影响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应对高职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危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身份、差异与认同: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族群身份是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概念,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公民身份.针对自由主义的普遍公民观,多元文化主义提出差异公民观,在承认公民平等权利的基础上,强调族群差异的公共性,同时,主张族群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必要前提,国家认同是族群差异的精神基础.对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多元文化主义倡导积极国家观,认为国家应在保障少数权利方面有所作为.差异公民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差异政治观,对当代多族群国家的族群政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民族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文化变迁和融合中的必然现象.在考察民族文化认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心理测量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属性、基本内容与结构,旨在为民族文化认同的计量研究夯实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而准确把握民族文化认同及其相关变量间的确切关系,寻求民族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延续、社会促进与和谐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认同视角看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正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教育与文化,二者关系密切。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危机,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是互相诉求的,应该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熏陶,以文化解读文化,并能做到“破”与“立”相结合,从而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加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叶波  范蔚 《培训与研究》2008,25(11):99-10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正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危机。作为社会子系统中的教育与文化,二者关系密切。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危机,理应成为教育研究的题中之义。基于文化认同视角,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是互相诉求的,应该在有所选择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比重。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熏陶,以文化解读文化,并能做到“破”与“立”相结合,从而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加强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归属感。  相似文献   

17.
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自觉层面在于超越文化模式,追求文化精神。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自我觉悟、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发挥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逐步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实现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两者是互为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英国中产阶级是在贵族的不断衰落和宗教改革中产的,由开始模仿贵族到最终的形成,其文化成分既有对贵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包括从新教主义中吸收的精神理念。在这些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形成了独特多元的中产阶级文化,并被一些工业家运用到工厂生产中,推动了英国工业化进程和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亨利·詹姆斯享誉全球,他的作品在英美历史上乃至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小说中经常反映的是欧美文化之间的关系。亨利·詹姆斯的文化理论受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评论家马修·阿诺德的影响。阿诺德作品中经常出现两个词语:希伯来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在阿诺德看来,如果希伯来文化能够与古希腊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就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亨利·詹姆斯对阿诺德的观点很是信服,他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对比沿袭了阿诺德的文化观,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欧美文化也经历了一个由相互冲突到相互融合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吴学军 《职教通讯》2017,(16):23-28
文化认同既是组织凝聚力产生的前提,也是增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是农业高职学院文化建设研究的核心。立足于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分传统,从文化认同之文化认知、情感归属、行动卷入三维度切入,运用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分析框架,对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情况展开问卷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行为卷入与认知水平高低和情感归宿感强弱密切相关,存在认同危机。农业高职学院文化认同分析框架与数理统计的相关性基本契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