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烦恼搞丢     
《小学生》2010,(5)
和爸妈的距离很远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有很多的烦恼围绕着我。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大多不愿与家长谈论,因为只要一谈,他们就要长篇大论,不准我插一句话,而且我的耳朵也受不了那么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许多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听不进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本来自己想做的事,可要是教师和家长提出来,他们就不愿做了。他们不愿听教师的意见,也不愿听家长的话,对教师和家长有明显对立情绪。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普遍存在,给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说起和孩子沟通困难,家长们都感到十分苦恼。他们说很想了解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可孩子从外面回来,和家长只有问答式的对话,很少有真正的交流。而孩子也觉得与家长无话可说。记者问一位初一学生为什么不愿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孩子说:“我在自己的屋里贴了一张球星的照片,我妈进屋后就说,你整天看这些有什么用,这个球星染的头发那么黄,多恶心。我觉得我妈根本不了解我,我喜欢的她根本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4.
殷敏 《早期教育》2000,(1):17-17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听之任之,不愿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对这样的家长,我认为,教师应该宽容大度,以诚相待,切不可与之产生对立情绪,而应晓之以理,主动与家长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孩子的期待     
渐渐长大的孩子心里渐渐有了很多想法,他们不愿对家长说,不愿对老师说,甚至不愿对同学朋友说。他们把心里话放心地倾诉给了我们,而我们有责任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如果这样能让两代之间的心灵相通,本刊愿做辛勤的信使,牵挂着父母与孩子。——编者  相似文献   

6.
我的大耳朵     
我长得很矮小,一脸上集中着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惟独那对大耳朵格外显眼。小时候,我十分顽皮,因此,我的耳朵也就常常这样遭殃了:爸爸拉左耳朵,妈妈拉右耳朵,以此来惩罚我的不是。听妈妈说,我哇哇坠地时,她第一眼就发现我右耳朵边上长了一个小耳朵,并认定这是我的记号,也认为这是她的遗传。凡是一眼见过我的人都说我很聪明,将来一定很有出息,很有福气。我问他们这是为啥,他们说:“因为你比别人多长了一只小耳朵。”其实,人将来有没有出息,有没有福气,跟耳朵没有关系,要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你们说是不是?指导老师施萍芬我的大耳朵$上海市…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青年歌手韦唯唱的《爱的奉献》一曲,震撼了千百万人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每当我听到这歌声,就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升腾起无限的遐想。想得最多的还是我们的教育工作。我想到,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得到的爱实在是太少了。他们多数人不愿向老师、家长敞开心扉,不愿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在相当多的教师、家长心目中,考试成绩好的  相似文献   

8.
我和许多家长一样,有望子成龙的心思,只要儿子的表现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我就会立刻纠正他、教育他。但是,事与愿违,儿子顽劣难改,对我的话常常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渐渐地,我对儿子失去了耐心,跟他讲道理没效果,只好用武力对付。结果,儿子见了我就像老鼠见到猫,背着我却越发变本加厉。我是既无奈又生气。  相似文献   

9.
顾英 《山东教育》2011,(33):55-56
耳朵是人的听觉器官,也是每个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接听器,而小耳朵出"问题"时大人却往往难以察觉。这里就近期发生在我班上的两起小耳朵事件,来告诫家长们谨防孩子的小耳朵生病或有听力  相似文献   

10.
与家长沟通是做好家长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因自己年轻,缺乏与家长沟通的经验,再加上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打交道,所以做家长工作时心里总是犯怵。如何打破我班家长工作的被动局面呢?我想到了家长,如果能找几位热心的家长帮帮我就好了,对!我要建一个班级家长委员会(简称家委会)。 有了这个主意后,我开始对家长察言观色,偷偷物色人选。我发现,天隆、张睿的妈妈在交往中很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还能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漫卿的爸爸、若辰的妈妈不仅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定的方法,而且外向的性格使他们在家长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一次,离园后我把他们留了下来,说出了自己做家长工作的难处,并真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们热心地劝慰我,表示如果我在家长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愿意帮助我。我就顺势把成立班级家委会的想法告  相似文献   

11.
据调查,许多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育,听不进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本来自己想做的事,可要是教师和家长提出来,他们就不愿做了.  相似文献   

12.
我在采访幼儿园和家长时,经常遇到关于孩子读书的问题。当然,婴幼儿不会自己读书,他们是靠耳朵“听”书的。因此,父母便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有些家长向我反映.说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我问他们是什么原因,都说不知道。为此事,我一连想了几天,也找不出原因,最后  相似文献   

14.
用耳朵阅读莫言我十岁的时候,就辍学回家当了农民,当时我最关心的是我放牧的那几头牛羊的饥饱。在农村度过的漫长的一段青春岁月里,我把周围几个村子里那几本书读完之后,就与书本脱离了关系。我的知识基本是用耳朵听来的。就像诸多作家都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我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祖父。村子里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有满肚子的故事,我在与他们相处的几十年里,从他们嘴里听说过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午,我从局里开会回来,刚到校门口,就看到几位家长正聚在一起谈论着什么。有位年轻家长显得十分激动,言语之间,好像对学校工作有所不满。本来我想暂时回避,进校了解一下情况再说,但那位家长一眼就认出了我,我便索性走上前去。听了家长的一番抱怨,我才大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她下午来学校替住校的女儿投米(交纳住校期间的口粮),不巧保管员正忙着,便让家长等一下,家长不愿等,争执之中,保管员说了一些过激的话。  相似文献   

16.
杨姣 《河南教育》2004,(11):44-44
或许是长大了的缘故,我突然和父母之间有了隔阂,有许多话不愿与父母交流。都说是“三年一代沟”,是不是我们这些孩子再也无处诉说?我们住在学校,家长是一百个不放心,总是埋怨:“这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们一点儿也不清楚,星期天一回家就闷在屋子里,有什么事情也不说……”我们想倾诉心声,家长想了解我们。“说说我的心里话”活动应运而生了,它给了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诉说与倾泪,我为他们难过,但在交流中我更多的还是感到高兴:为同学们高兴,因为我发现大家的进取好胜;为自己的父母高兴,通过互动,他们看到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为学校…  相似文献   

17.
万吉 《教育导刊》2006,(3):63-63
新西兰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做事做人要有规矩新西兰的孩子做人做事都比较守规矩。他们都知道,不可与家长无理取闹、发脾气、耍赖,不能顶撞老师和长辈。即使孩子觉得自己有道理,也会很有分寸很有礼貌地与家长和老师申辩,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习惯。如果哪个孩子不懂规矩,对着家长、老师大吵大闹发脾气,那么他(她)就会面临被其他孩子孤立的威胁。因为,所有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和那些不懂规矩的孩子玩,所有的孩子也不愿与那些没教养的孩子为伍。新西兰的孩子也爱看电视,但有一条规矩:每天晚上9点…  相似文献   

18.
转播台     
一位家长的心声李华:孩子一到青春期,家长就变得紧张不安起来,生怕孩子出什么乱子。稍有风吹草动,家长便会寝食难安,特别是孩子交笔友,许多家长都坚决反对。我应该算是一个开明的母亲,我不反对孩子交笔友。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生活感到新鲜,对什么都特别好奇,总想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倾吐心事,代沟的存在又使他们不愿与父母交流,让孩子通过与同龄人的书信往来倾诉心中的烦恼,分享他人的快乐,走出封闭的自我,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要经常提醒孩子,不可沉迷其中而荒废学业。(河南…  相似文献   

19.
爱心门诊     
《启蒙(3-7岁)》2011,(8):34-35
孩子经常掐家长的耳朵怎么办读者庄晟问:我的孩子3岁多,经常用力掐家长的耳朵。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起初我们也没在意,不过最近他掐得越来越频繁,用力也越来越大了。我们阻止他,他就说"不使劲,就摸摸",但是依旧很用力。请问,这是心理问题吗?如何帮他改掉?  相似文献   

20.
单瑜 《今日教育》2007,(8):25-26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新生入园时,早晨教室门口总是围满了家长,他们不时地往教室里张望,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在哭;竖起耳朵仔细听,哭的声音是否是我的孩子。下午幼儿园的大门外,早早地等候着一群家长,他们满脸的焦急,心神不宁,他们处于极度的焦虑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