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愚 《中国钓鱼》2005,(8):61-61
这两种鱼拓由于使用的工具、颜料不同、制作方法不同,在艺术风格上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鱼拓教室     
松永正津 《中国钓鱼》2006,(10):I0002-I0002
这幅作品鱼体的晕色非常好,但头部整体着色过深,与鱼体衔接不太自然。头部应该越往下颜色越淡。另外,鳍的整体拓得不错,但还应仔细一些。  相似文献   

3.
高梁 《垂钓》2003,(7):37-39
空口无凭,鱼拓为证。当你钓到某种鱼后,亲手制成鱼拓,将来定会回味无穷。钓到特殊的珍贵稀有鱼种,“铁证如山”就显得更有纪念意义了。  相似文献   

4.
“五一”佳节,风和日丽,2004年“万科杯”东丽湖国际鱼拓制作研讨会在天津东丽湖畔举行。在这里,我再次见到了阔别7年之久的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和我国台湾鱼拓大师严尚文先生。老友相逢,备感亲切。  相似文献   

5.
李世新 《垂钓》2006,6(3):32-33
随着钓鱼活动的不断深入,钓鱼人已不满足于鱼获的多少,而向更高层次发展,鱼拓的出现就是将垂钓活动引入文化范畴,延长了垂钓过程,你能更充分地享受垂钓带来的快乐,并从中提高美学修养,丰富鱼类知识,享受高雅情趣。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鱼拓,那么怎样制作鱼拓呢?制作鱼拓的工具有哪些呢?在这里,笔者通过自己近十年的制作经验谈一点体会,希望对初学者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鱼拓欣赏     
马恒超 《钓鱼》2011,(7):66-66
鱼拓艺术是现代艺术回归自然的完美载体,是高尚人士所喜爱的藏品,是当今艺术市场的新宠。以日本鱼拓市场而言,名家大作其价值不斐,  相似文献   

7.
钟愚 《中国钓鱼》2004,(7):38-38
由天津市东丽区旅游局、天津东丽湖旅游开发总公司和中国钓鱼网主办的2004年“万科杯”东丽湖国际鱼拓制作研讨会,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距天津市中心24公里的东丽湖旅游风景区举行。日本东洋鱼拓  相似文献   

8.
高梁 《垂钓》2003,(9):48-49
  相似文献   

9.
李世新 《垂钓》2006,6(8):34-35
组合拓就是由两条以上的鱼或以花草、奇石、贝壳为背景制作的鱼拓。这种作品的装饰性强,更能体现鱼的动感,更具趣味性,内涵也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0.
王祥法 《中国钓鱼》2004,(10):41-41
在日本,80%的人有把钓到鱼做成鱼拓的经历,市场上有专用的工具、颜料、纸张及书籍出售,鱼拓已成为人们垂钓之后的另一种艺术享受,前些时读日本《鲫鱼专科》杂志,内有一篇题目为“中国文化:钓:吃”的文章,讲述在中国的垂钓经历,文章最后两句是“中国人当然不会把鱼放回去,无疑他们是要带  相似文献   

11.
去年的"十大钓手"通讯赛增设了精品鱼拓奖,今年将继续增设这一奖项,以鼓励广大钓友踊跃参加2007年"十大钓手"通讯赛和鱼拓制作活动。精品鱼拓奖由我国鱼拓高手提供。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我国当今鱼拓制作的最高水  相似文献   

12.
东山 《垂钓》2004,(6):25-25
2004年5月1日.“万科杯”东丽湖国际鱼拓制作研讨会暨比赛在风景秀丽的天津东丽湖畔隆重举行。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律及其弟子、台湾著名鱼拓制作大师严尚文、山东省青岛市钓鱼协会秘书长曹昌茂、山东省莱阳市儒林广告有限责任公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鱼拓艺术为我国钓友逐渐熟悉,参与制作鱼拓的人也日益增多,且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鱼拓活动已成为我国鱼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所有这些都囿于直接鱼拓的圈内。间接鱼拓国内罕见,间接鱼拓的做法更是鲜有人知晓。  相似文献   

14.
李世新 《垂钓》2006,6(6):34-34
最早产生的鱼拓就是为了记录鱼儿的大小。一幅看似平常的鱼拓作品,也许制作得并不精美,但是在它的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个精彩的垂钓故事。垂钓归来将所获的鱼儿做成鱼拓,注明垂钓的时间、地点或题上你的所思所想,装裱后挂在家中。那个精彩的垂钓经历就会凝固在鱼拓作品中。让您时刻感受到垂钓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宋存颖 《垂钓》2008,8(9):80-82
谢春明,1952年生,哈尔滨人。1997年接触鱼拓,成绩斐然,其作品连续在第二届“三元钓饵杯”鱼拓评选、第三届“碧海杯”鱼拓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鱼拓艺术开启了他的另一种人生,并且促成了他与日本鱼拓大师松永正津的一段师生情缘。  相似文献   

16.
鱼拓封     
仇杰 《集邮博览》2013,(5):46-46
2012年2月9日(大年三十)笔者从上海到安徽芜湖火龙岗邮局给邮友寄拜年封,遇见同样前来盖戳的房先生,被他盖戳的封深深吸引:一条3寸大小的鲫鱼完完整整地印在信封上。这是什么封?从没见过。房先生说这是"鱼  相似文献   

17.
宋存颖  于明智 《垂钓》2008,8(3):86-87
于明智的一生都在追逐。青年时研习西洋画,而后投身建筑业,组建过工艺品厂,办过广告公司,每项事业都搞得风生水起。直到1994年,年逾半百的他决定功成身退,安享后半生,但依旧没能停下向前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李世新 《钓鱼》2010,(6):54-55
鱼拓艺术起源于碑拓艺术,最初使用了碑拓艺术的技法,经过不断进步与改良,技法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直接与间接二种不同的拓制法,直接鱼拓法是直接在鱼体上涂色,再覆纸按压而成。间接鱼拓法是先在鱼体上覆纸,然后用棉球在纸上打色而成。直接拓法相对亏间接拓法更简捷,耗费的时间更少一些。目前我国的鱼拓制作多数是采用直接拓法。  相似文献   

19.
韦德 《钓鱼》2006,(16):60-60
日语中的“Gyotaku”一词,意思为鱼拓,前半部分的“Gyo”意为鱼,后半部分“taku”意为摹拓。鱼拓起源于19世纪的中国或日本。在中国和日本,这种手法通常被钓手用来记录他们日常的钓获。在美国,鱼拓已经发展成为了受到公众喜爱的艺术,近25年日渐流行。珍妮特·康宁夫  相似文献   

20.
今年2月17日下午,日本东洋鱼拓拓正会会长松永正津先生在第三届中外鱼拓精品展上演示鱼拓制作技艺。临散场前,我和黑龙江哈尔滨的谢春明、山东临沂的李世新等鱼拓爱好者通过翻译转告松永正津先生,表示我们希望当晚去拜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