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吉林省有丰满、云峰等7座水库位于吉林省境内,由于水库建设、行洪等原因造成部分地区淹没,淹没地区涉及集安、通化等9个县(市、区),71个乡镇,305个行政村,现有移民25万人。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专门建立了库区建设基金,并成立了吉林省建设厅移民办公室(以下简称移民办),旨在解决移民遗留问题,帮助其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2.
武隆县地处云贵高原大娄山脉褶皱地带与武陵山系交汇地段,系国家级贫困县和长江三峡库区淹没县。面积2901.3平方公里,呈立体气候,海拔高低悬殊1863.3米,沟壑纵横,五座大山,五条河流构成武隆独特地貌。全县辖37个乡镇,427个行政村,总人口39.43万,其中农业人口35.12万。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工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02所,在校学生45160人,小学初中完成率只有94%和78%。这里地广人稀,学校分散,l班1校有18所,班额在10人以下的有64个,学校生源辐射最远达7.5公里,加上边远山区…  相似文献   

3.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看数值范围:①看极值,辨起伏。读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可估算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②看大小,辨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即将被海水淹没。这个国家就是世界上第二个最小的岛国——图瓦卢。图瓦卢位于地球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交界处的太平洋上,由9个珊瑚岛组成,各岛面积的总和为25.9平方公里,海拔最高也不过4.5米,人口1.1万人。  相似文献   

5.
3亿年、6千万年、200~300万年前所发生的三次大的地壳运动,铸造出今天这横亘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她东接阴山,西入哈萨克斯坦,绵延2500千米,其中1700千米在中国新疆境内。天山从海拔1000米以下的塔里木和准噶尔盆地突兀而起,巍峨挺拔,气势磅礴,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海拔4000米以上的险峰峻岭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4000米~2800米为高山草甸带,这里草毯绵延,  相似文献   

6.
水城县隶属于中国"凉都"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边缘,东邻六枝特区和纳雍县,西接威宁县和云南省宣威市,南抵盘县和普安县,北与赫章县毗邻.境内山峦起伏,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633米,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国土面积3584平方公里,辖32个乡一个镇,有汉、彝、苗、布依等26个民族,人口计75万.……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是一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机纽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大坝全长1983m,坝顶高程185m,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10~(10)m~3,总装机容量1.768×10~7kW。所需静态投资按1990年价格为570亿元,工期18年。 三峡工程不仅规模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而且移民而广量大。 据1985年统计,按正常蓄水位175m的建设方案,水库将淹没涉及川、鄂二省19个县(市)的140个集镇、326个乡,淹没区人口72.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29万人,农村人口33.26万人,淹没耕地238km~2。考虑到20  相似文献   

8.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2009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全面竣工,十多年来,为建设三峡工程,进行了百万大移民,其移民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世界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工程蓄水175米时,最终全部移民将达120多万,其中重庆库区移民就占80%以上,有近100万人。目前,这个举世瞩目的水利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9.
点击     
青藏铁路全线开通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藏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东起青海省省会西宁,西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全长1956公里。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沿途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施工难度非常大,10万青藏铁路职工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此项工程。新义务教育法9月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9日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新的教育法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  相似文献   

10.
巴东卷烟厂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唯一一家因三峡工程建设而需异地搬迁的卷烟工业企业。199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计委等部门同意该厂从三峡工程淹没区104米水位线以下搬迁到海拔350米高程的白土坡,淹没土地6143.07m2。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烟草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巴东卷烟厂上下一心,勇克难关,边生产,边迁建,于1996年搬迁结束并一次性试车成功。新厂区占地62826.62m2,建筑面积完成3.0245万平方米。完成迁建总投资9742万元。几年来,巴东卷烟厂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  相似文献   

11.
均州城概貌     
均州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1968年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淹没于水底。均州城由两大部分组成,南北长2.65千米,东西宽0.7-O.9千米,占地面积2平方千米多。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源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自然状况及面源污染现状出发,初步分析了水源地内的农业生产、水土保持等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流域面源污染成因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加强流域内治理面源污染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后考古发掘的200多座古墓遗址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短缺.自距今约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始至明清时期,考古发掘写出了一部传承有序内容丰富的丹江口市文明发展的变迁史.  相似文献   

14.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一方面要保护水源地环境,一方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成为地方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因此,水源地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明确发展方向,培育核心竞争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聚焦武当     
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对聚焦武当提供了新契机,提出了新要求。聚焦武当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十堰三大名片,武当不争而冠,武当山及武当文化为聚焦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焦点。提出了更改市名、赋名武当,注重拓展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的延伸价值,把“数字武当”工程作为区域“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出特色城雕并引导武当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慎提“一县一品”文化创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武当旅游的山水一体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武当山为龙头的十堰旅游业要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就必须实行大战略,大战略的核心引物“山(武当山),水(丹江口水库)”的一体化开发建设,在南水北调之际尤显重要,本提出山水一体化战略的概念,对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承担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任务。防洪、发电及对汉江河道的影响等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丹江口水库枢纽对汉江航运的影响,分析得出其修建后汉江通航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有关区际协调问题的探讨,应突破目前较流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区际协调的二维(受水区、调水区)系统,进一步把“调水区”维度一分为二——丹江口水库及坝上(简称坝上)和丹江库口水库坝下(简称坝下,又指汉江中下游),在此基础上构造由受水区(X)、坝上(Y)、坝下(Z)所组成的三维系统。在三维系统中,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区际协调的关键在丹江口水库坝上;在比较研究中,指出区际协调、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结果有可能形成“南水北调中线经济区和经济带”;根据保护水源区的要求,并结合湖北省十堰市的实际,论述了设立水源保护区的必要性,提出了设立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加快对汉江——堵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推进部西北武当山区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实施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并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内大范围的水质调查监测,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自然概况以及水环境监测与水质评价的状况,进一步分析了水源区内汉江、丹江两大水系及丹江口库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中线水源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丹江口水库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泊,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效益类型多样。依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在对该生态系统理化指标检测、生物资源调查和实地考察基础上,主要从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固定C和释放O2、控制侵蚀、保护土壤、参与营养循环等方面对丹江口水库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