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他是最早提出研制中国自制无人机的科学家,他师从冯·卡门(TheodoreVonKarman)教授,与钱学森为同门室友,良师和益友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就是范绪箕,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著名力学家、航空科学家。当中国多种世界先进水平的"无人机"集体亮相珠海航展时,中外媒体纷纷询问这位被称为中国"无人机之父"的科学家有何感想,范绪箕感慨地回答:"这是我一生的理想之一,我非常高兴地看到理想在变成现实。"2015年11月21日,范老先生在上  相似文献   

2.
<正>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国学大师。钱穆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钱穆记忆力极佳,在私塾上学,"日读生字二十,忽增为三十",能强记不忘,又增为四十,每篇文字大约读过三遍就能背诵。他最爱看《三国演义》,傍晚屋里光线暗,干脆就爬上屋顶读,九岁时便能背诵《三国演义》。钱穆父亲的一位朋友听说他能背《三国演义》,便当即考他"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钱穆居然一字不落地当众背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辨证李白在安陆期间的事迹:一、开元十七年春后上书安州李长史;二、开元十九年自安陆首次入京;三、开元二十一年"浮黄河去京阙";四、第一次入京离去后的行踪。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中国翻译德语作家作品,数量之大与版本之多,歌德居第一,其次就是斯蒂芬·茨威格。茨威格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他创作丰富,以"诗人"身份步入文学殿堂,以"小说家"闻名全球,以"卓越传记作家"载入史册,他没有获得过诺贝  相似文献   

5.
党宁 《教育与职业》2008,(10):106-108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和活动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中国青年运动的领袖。他与瞿秋白、张太雷一起被誉为常州"三杰"。恽代英生活的时代,是中国近代最动荡、最黑暗的年代。为了寻找一条救国强民的道路,他与同时代的战友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人类求解放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比较的目的,安陆方言的比较句分为示差比较和显同比较.示差比较包括不及比较、胜过比较和递进比较.显同比较包括精确比较和模糊比较.最后总结了安陆方言比较句的构成条件,并指明安陆方言里不带"比"的比较句使用频率高一些.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8,(25)
又是一年教师节。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从教48年,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工作成绩突出,一生所获荣誉100余项,曾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捐资助教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他一生节俭,不抽烟,不喝酒,把省下来的10多万元钱捐给了社会。他叫郁忠诚,他不仅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还影响了自己的后代献身教育。  相似文献   

8.
他将自己一生全部的精力与智慧都奉献给了近现代中国的教育事业。毛泽东同志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对他的教学成绩大加称赞,认为他"在中国教育界有极大贡献"。他就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俞子夷。  相似文献   

9.
作品信息     
正梁晓声"家·国·天下三部曲"出版近日,梁晓声的"家·国·天下三部曲"——《家载一生》《我和我的共和国七十年》《微观天下事,不负案头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虽然世事变迁,但梁晓声的文字依旧有力量在,他拒绝浮躁喧嚣,关注现实民生,用自己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深度解读中国社会。"家·国·天下三部曲"依旧是梁晓声在2018年的心怀天下之作。《家载一生》记录的是作者内心深处难忘的最初记忆,也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  相似文献   

10.
潘志刚 《家教指南》2011,(1):112-116
"忽"及以它为语素构成的一些复合词,在敦煌变文中有时用作假设连词。"忽"作假设连词在中古已产生,是副词用法的进一步语法化。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认为"忽"作假设连词是"或"的同音假借字,情况并非如此。"忽若"、"忽如"、"忽其"用作假设连词是通过同义复合而形成的复合词。"忽然"、"忽尔"、"忽而"是"忽"加词缀构成的复合词,它们由于受到"忽"、"忽若"、"忽如"、"忽其"作假设连词的类推作用而产生出相同的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11.
容闳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 ,是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人。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他投身于救国强国运动中 ,积极主张学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及其设备 ,倡导普及教育、出国留学 ,一开中国新风 ,在科教兴国方面可谓远见卓识 ,有着跨时代的独到见解和实践活动 ,成为中国近代科教兴国的先驱。  相似文献   

12.
明代郑王世子朱载育发现了将音阶调谐为相等音程的数学方法,在中国音乐史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关于其师承何人的问题,《中国音乐词典》所记其早年师从何塘之说似有误。因为何塘卒于1543年,而朱载育1536年方生,童生师从何某一说不攻自破;事实上“师友于何塘”者是朱载育之父。  相似文献   

13.
日知先生从60年代初受部分苏联学者的影响,深陷"苏联学术窠臼"之中,不仅相信中国先秦时代也有民主政治,而且为之坚持和论证了一生,甚至越到晚年越是执迷,认为其民主政治程度比之西方古典民主政治不仅绝无愧色,而且还要丰富,还要典型。他的博学,无人堪比,他的坚持,精神可嘉,但他的论证,却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14.
阿斯本舰队事件是赫德在中国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赫德把持中国海关50年,那么,赫德是怎样通过阿斯本事件而飞黄腾达的呢?一、在清政府危难之际显身手.二、进退两难的赫德.三、确立地位的赫德.  相似文献   

15.
齐己生活在一个万方多难、遍地刀兵、生灵涂炭、灾难深重的时代。他自幼为僧,安禅静习,四处游方;60岁时任荆州僧正,掌管荆南僧务。齐己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他的诗既面对现实,描述唐末五代战乱,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并揭示其苦难的根源,提出了对理想政治的见解;又着力宣传佛理,阐述对佛教教义的解悟。齐己勤于写诗,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第一诗僧。  相似文献   

16.
(二 )关于浮夸风、瞎指挥风问题针对大跃进中各地发生的严重脱离实际 ,大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浮夸风、瞎指挥风问题 ,杨献珍进行了严厉而深刻的批判。他指出 ,列宁说过 ,离开唯物主义是错误的、危险的 ,甚至是反动的。有的人把列宁的这些话忘记了 ,还有人拿着唯心主义当宝贝  相似文献   

17.
傅雷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巴尔扎克步入中国的九十多年里,众多传播者为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佼佼者首数傅雷.他译介的巴氏作品独具魅力,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他对巴尔扎克的接受与传播是多方位的.既有译文的生成,也有对文本的阐释,更有深层的影响与传递.正是他的坚忍与执著、艰辛与勤奋,才使巴尔扎克的中国之旅变得如此灿烂夺目.  相似文献   

18.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卓越建树的实业家、教育家。清末民初,他弃官返乡,艰难创业。白手起家,创建南通大生纱厂和通海垦牧公司,后发展为庞大的大生产集团;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和中国第一座博物苑。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建成了从幼儿园、小学直到大学本科完整层次且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将南通建成“中国近代第一城”,受到国内外普遍赞扬。  相似文献   

19.
卫礼贤是19世纪90年代由德国新教传教组织同善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他在华20多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独特而深刻的认识,成为“伟大的德意志中国人”,是二十世纪初叶蜚声欧美学术界的著名汉学家。他和他在汉学领域里所取得的杰出的学术成果在中国文化研究和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产生过重要的历史影响,值得后人尊敬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贺友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连环画作家,在其60多年的漫长创作历生涯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他通过“从传统中寻找语言”,在积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连环画艺术规律,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当代中国连环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连环画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类型中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