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中实验课本《语文》第二册的第六单元“说明文”选了六篇例文,其中第一篇是我父亲写的《景泰蓝的制作》。这篇文章写于1955年。我父亲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结果只写了两篇,另一篇是《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景泰蓝的制作》开头说:“一天下午,我们去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  相似文献   

2.
[教例简述]这是宁云平老师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6.9.P24)。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巧设情景,引发参与兴趣。①教师:我们将以班为单位组织景泰蓝制作管理者协会,设三个部门:生产部、财务部、公关部,请同学们自由组合,老师为“董事长”。②全体“员工”的任务是:了解景泰蓝,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同学们整体阅读课文)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点:1、学习抓住生产过程的特点,准确地使用术语,有详有略地说明比较复杂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的写法。2、学习以生产过程的顺序为说明顺序的写法。3、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写法。讲授时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列出提纲,理清层次,突出要点。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本篇属于说明文,主要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与同类作品相比,它有三个特点: (一)在介绍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的过程中,突出说明工夫之大。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工艺品”,接着就在制坯中突出个“打”字,在掐丝段中突出个“精细”,在涂釉段中突出个“多次”,在打磨段中突出个“严细”,最后在结尾段明确写出“全部工作是手工,只有……借一点儿机械力”,而就在这一点机械力的借用上还指出,只用一部分,还有部分还得靠……两只手”甚至“非纯用手工打磨不可”。文中既有一般制作过程和制作方法的介绍,又有基本特点的强调,使得文章经纬分明。 (二)在介绍制作过程中和制作方法的过程中,还阐述其制作的原理,如第2自然段中写为什么用红铜做胎;第6自然段中写为什么用繁笔掐丝绘图;第15自然段中写水磨为什么用椴木炭等等原理,使得文章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教参一般把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分为六道工序,即做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电镀。其依据大概来自介绍每道工序的开启语(过渡句)。如“第二步工作叫掐丝”,“于是轮到了涂色的工作了”等。我以为将“点蓝”、“烧蓝”分为两道各自独立的工序,是没有看清课文、弄懂作者的意思所致。如果“点蓝”、“烧蓝”是一次性完成的,那自然各自为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的教学程序一般可采取创设情境——定向自读——师生研讨——质疑点拨——反馈练习几步。下面以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要点学习本文应着重了解并掌握说明文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此外,还应弄清楚作者为了准确、通俗地说明事物,如何抓住最有特征的工艺程序,有主有次地把景泰蓝的制作表现得十分具体、明确的。二、训练与自测 (一)本文说明景泰蓝制作的过程,有详有略。“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介绍得较详,有些工序则较略。为什么要详写“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呢?下面的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些是对的? A、说明事物必须抓住其特征,而这两道工序最能  相似文献   

8.
9.
《景泰蓝的制作》是叶圣陶先生的传世佳作,历年被选为中学教材。该文在说理的条理、详略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别具匠心,可称说明文中的上乘。怎样教授才能为佳作增辉,不负教材编排者的苦心,一直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以前我在讲授该文时,千方百计找图片、实物、资料,设计完美的教案,以期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语文基础训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往往事后回顾,总不免还存在许多遗憾。这次在塑料工艺职业班教授该文,进行了结合专业特点,加强语文基础训练的尝试,结果收到了比较现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语文组里有位老师家有藏品,有两只景泰蓝手镯,(一只景泰蓝袖珍杯、一只铜漆器花瓶)在教授《景泰蓝的制作》(苏教版必修五)这篇文章时十分有用。以下是两个课例:课例一(片段):师:请大家把书翻到前面的彩页部分,这里有一件景泰蓝制品——掐丝珐琅三环樽(简要地介绍了景泰蓝),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景泰蓝是如何制造出来的。生:哇,真是漂亮!(众声)师:这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按照景泰蓝制作的先后工序,详细地说明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接下去,就请大家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有关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不  相似文献   

11.
职业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第九篇课文《景泰蓝的制作》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在参观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后,于1955年3月12日写的一篇说明文。该文历来被选作高中语文课中说明文体裁的典范之作。课文逐一介绍了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六道工序的每一道工序的制作过程,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景泰蓝的制作的情况。作者按景泰蓝的制作顺序安排,抓住每道工序的特点,详略得当地加以说明,语言通俗、平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使课文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去年7…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九册的第四课《制作电热切割器》是节选学课,继《电热》之后,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按书中提示制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一起做,上课时带来。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图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电热切割器,用它将泡沫塑料切成该图案,比一比,看谁切得又快又好。此时,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各组展开了比赛,谁也不甘示弱。待学生切成后…  相似文献   

13.
《景泰蓝的制作》中一个句子的语法分析江苏省锡山市锡南高中邵南昌,吴伟昌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高中语文第一册),一文,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师生们对于这个句子的语法分...  相似文献   

14.
说明文等实用类文本的教学,要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语言的品读来理解、体会写作的对象,进而把握作家的思想情感(虽然有些文本情感表达不是很明显);通过语言的品读来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说明文这种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是它的语言,是它独特的言语方式,而不是其他的,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有语文性,让语文课成之为语文课。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试用<语文>教材,分别指出<蝼蚁壮歌>和<景泰蓝的制作>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景泰蓝的美丽是夺人心魄的,流转的光韵。炫目的色彩,都在静静地诉说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悠悠往事。她虽然没有玉石的晶莹剔透.也没有青花瓷的温润细腻.但那静静地泛出的金属光泽.透着富丽典雅.透着浑厚凝重。这非凡的气韵如何凝成.我们的好奇在叶圣陶先生通俗朴实的文字中得解。读《景泰蓝的制作》,眼前总会飘过那一个个华美的精灵,心神会始终追随着一个个铜坯瓷体.看着她们在简单的文字中慢慢地华丽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教了不下十遍,写下的教学后记,也不下十几篇。有时以为执行教学的目的基本达到,因为先生的文章结构严谨,条理十分清晰,口语化行文,通俗易懂,教与学都没有什么困难。但心里还是不踏实。原因是许多学生多次问及什么是“铜器作”?“掐丝”后的毛坯到底是什么模样?等等。这使我感觉到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这些地方也确实不容易讲清楚,总不能悬而不决吧?  相似文献   

18.
《我的老师》是一篇回忆性写人的散文。我们读着魏巍同志的这篇文章时,就象听人闲聊家常话,觉得通篇朴素自然,具体生动,几乎句句话都情真意切,十分感人。文章开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一节,提挈全篇,其中“最”“难忘”表达了“我”对老师思念情真,印象深刻。紧接着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记叙了“在我的记忆里”的“温柔和美丽的人”与“我”师生之间相处的几件事情。虽然所选取的并非“惊人”的“轰轰烈烈”的重大题材,而只是日常生活中平平常常的小事,但这几件小事却富有性格特征,可以因小见大,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反映出蔡老师的“慈爱”、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2月,南京市职教教研室在我校组织开设了一次语文示范课,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根据教学进度等一些条件,我上课的篇目是《景泰蓝的制作》。经历备课、上课、评课一系列环节,我深刻体会到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味。留住语文课的语文味,从以下三点做起。  相似文献   

20.
一、猜蜗牛 我先说一个谜语:“名字叫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它是什么?”由于低年级学生喜欢猜谜,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今天的课题上来,并且激起学生探究蜗牛的愿望。 接着检查学生捉蜗牛的情况,发给没有捉到蜗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